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朝萌 《视听》2022,(2):9-11
为了实现传统媒体转型,重构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重塑媒体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封面新闻"在打造智媒体生态圈上下足功夫,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以内容为支撑,用大数据、AI、音视频、区块链等技术加持拉动收入,推动媒体电商融合拓宽产业边界.未来,封面新闻可从区块链加密经济的应用、打造智能文化产业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强势进入传媒行业当中,一举打破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生产及传播困境,由此创造出全新的智媒体发展新形态。这种全新的新闻媒体形态,主要是以"人工智能+媒体"来实现新闻主持内容的生产创新。然而在实际的智媒体新闻主持内容生产当中存在明显的冲突性,主要体现为新闻主持角色冲突、传播的人文价值冲突两方面。为此,本文首先分析智媒体时代新闻主持内容生产及传播的可行性,由此阐述新闻主持内容生产及传播模式,明确内容生产及传播中的冲突性,最后对播音主持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吕尚彬  李雅岚  侯佳 《新闻界》2022,(12):13-24+36
智媒体亦称智能媒体,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既有媒介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兼具智能属性和媒体属性,是一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技术革新推动社会信息传播底层规律改变,促使媒体组织通过有效利用新技术提升媒体信息处理水平和总体效能。媒体发展的智能化和智媒体建设是适应新传播语境、回应新传播需求的必然。在我国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媒体组织建设智媒体的路径、模式、策略有共性,亦多差异。文章聚焦媒体组织的智能化建设实践,通过对封面传媒的田野观察,反思并阐述智媒体数据驱动、平台打造和生态构建的三重主要逻辑,试图为我国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的经验材料和思考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峰 《传媒》2021,(3):53-55
2019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加持下,智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新方向.智媒体转型发展的重点是要打造生态系统、短视频即时布局、场景化快速切入,对主流媒体的战略调控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人工智能编辑部"无疑成为先驱存在,其许多创新探索都为主流媒体智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值得进行深入分析与规律总结.  相似文献   

5.
李鹏 《传媒》2018,(13):8-10
移动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过渡的这几年,新闻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震撼的大变革.带着"重新联接世界"的使命,封面新闻客户端(简称"封面新闻")于2016年5月4日上线.两年来,封面新闻从1.0测试版迭代到了今天的4.0版,用户数从0发展到了1000万,技术也从"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到了"视听读聊全息智媒呈现".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兴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将成为各领域发展趋势之一,传媒业也不例外。随着"人工智能+传媒"的推进,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不仅将各种媒体功能融合,同时具备智能属性,可与用户实时互动。"人工智能+传媒"将引发传媒产业形态的蝶变,对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庞俊 《传媒》2021,(9):55-56,58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AI)自面世以来,正在改变着整个媒体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以"声色俱佳"的报道形式,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空间距离.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国内顶级AI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普及应用,开发出涵盖智能采集、生产、分发等环节的智能编辑工具库,开启了媒体行业智能化的先河,极大丰富了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实践.本文将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编辑部"的创新"智"造进行分析,探讨未来人工智能在创新新闻流程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谷歌、Facebook.字节跳动、快手等就是智能化时代的优秀代表,而人工智能具体运用到传媒业实践,则预示着传媒转型升级为智媒体。如何成功打造智媒体?这需要基于技术在理念、智能传播、产品、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升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旗下的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三网合力打造的“人工智能编辑部”就是智媒体转型的领先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赵梅 《青年记者》2021,(24):4-5
什么是智媒体?有观点认为,智媒体是指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的智媒体,就是立足于共享经济,充分发挥个人的认知盈余,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自强化的生态系统,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信息和用户需求智能匹配的媒体形态.对以上观点提炼一下,"智能技术、全流程、信息与用户匹配"是解释智媒体的关键词.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组合创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所有相关环节的所有要素进行不断的重组和连接,来形成新的价值.所有的要素,都会因为片断性的、阶段性的技术更新,智能化更新,带来更高的效率,走向更新的发展阶段.那么,从媒体融合角度来看,数智时代媒体融合如何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鹏 《传媒》2019,(4):12-13
媒体融合发展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三个段落,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到智媒体。全媒体是刚刚开始媒体融合阶段时追求媒介形式的全,种类多,品种齐全,是物理的反应,相加;融媒体是我现在在推进的,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各种要素、各种资源的重新组合重新嫁接,努力形成合力。但从未来来看,应该是从基因进化角度推进融合,也就是智媒体,让信息传播跟人工智能相融合,最终实现传播的蝶变。  相似文献   

11.
10月28日,在由封面传媒主办的"创联未来——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封面新闻2.0版本上线.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说,封面传媒要打造的是"智媒体",是智能媒体,也是智慧媒体,尤其是要弥补机器算法带来的过度推荐等缺陷,加强人工干预,突出体现"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为技术引擎赋予正确的价值,保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做内容生产的"清流".封面新闻如何与《华西都市报》进行融合?李鹏说,《华西都市报》实行"双品牌"战略,充分彰显《华西都市报》品牌,强势打造封面传媒新品牌,进而以"双品牌"为支撑,以"双引擎"为驱动,推动《华西都市报》和封面传媒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延章 《图书馆》2021,(3):37-44
智媒体时代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创设了万物为媒的服务情境,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用户体验出发,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媒体时代公共文化服务蓝图,结合新技术进行用户画像、资源建设、服务交互、信息设计和感知体验等公共文化服务蓝图智慧支持设计,结合智媒体时代发展分析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的发展方向,旨在通过智慧化、智能化、智库化的用户体验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界的传统样态,学界也为此创生了诸多新的术语,但它们对闻传播学科范畴是否具有构建意义?对此本文运用了词汇学和逻辑学的理论、原则,从人们的社会言语和学者们的学术言语活动中,对"媒介、媒体、智媒体、智媒介"等术语进行了语用考察,发现在网络出现之后新的信息载体语境下,媒体和媒介这两个术语概念走向了同一。而在这两个术语中,人们更偏爱媒体,所以,根据词汇形成的客观规律,笔者选择了智媒体这一术语作为新闻与传播学学科范畴的概念。并从智媒体这一客观事物属性的研究中,总结出它的概念含义——智媒体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类人化的、处理和传播信息的系统化载体。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传播格局的颠覆性变化。智媒体时代,渠道多元化、内容故事化、生产智能化、传播场景化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新的趋势。本文基于安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探求媒体融合传播演变特点,以期给行业实践提供多元视角,全面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相似文献   

15.
段瑞疆 《传媒》2021,(4):69-71
封面新闻是主流媒体进行智媒体转型的探索与创新,旨在打造新一代媒介关系的互动形式,并致力于内容生产、技术发展、价值引导的理性塑造.本文以感知建构、语境重置、审美设立三个维度为研究方向,对封面新闻的再媒介化转型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融合媒体的应用场景和案例。一个人工智能底座平台——SMG制播智能服务中台,多个智能应用产品——Empower-Media赋能媒体平台、大型综合赛事敏感信息监测和播控解决方案、全媒体智能媒资、AI数据+AR虚拟特效系统等,这些人工智能应用赋予了传媒创新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传媒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极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写作效率,将内容精准送达不同受众;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推送的内容良莠不齐,在受众交互、人文情怀、深度内容挖掘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本文就人工智能与传媒结合的利弊进行分析,并为"人工智能+媒体"如何发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涛 《传媒》2018,(13):19-24
2018年5月4日,在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封面新闻举办的"第二届AI+移动媒体大会"上,笔者阐述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带来的变革及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袁媛 《传媒》2018,(8):66-69
智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从三方面对新闻产业链进行了重构:物联网与传感器新闻带来的智能化新闻信息采集,以机器人写作与编辑为主要表现的智能化新闻加工,以及以个性化新闻推荐为主要特色的新闻分发.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介产业的运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拟态环境与"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以及"后真相"时代的到来等.  相似文献   

20.
李鹏 《传媒》2017,(15)
今年5月4日,封面新闻3.0迭代上线,自主开发的"小封机器人"1.0版与用户见面,成为国内报业集团中首家拥有聊天机器人的APP.与此同时,封面新闻的算法推荐更加成熟和优化,机器人写作技术不断完善,朝着"AI+媒体"的前沿领域进军.封面新闻上线一年来,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不断提升,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朝着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和新型主流媒体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