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迅速发展的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为背景,对北京市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重点指出了该地区民办高校在教师资源高效利用上的三个方面的表现:对兼职教师、公办高校退休教师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社区、工商业人才的开发与运用,以及对双肩挑复合型人才的开发与运用。总结提出民办高校长足的发展必须在高效人力资源的利用同时壮大自身的专任教师队伍,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补充力量,30年历程中稳步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竞争已逐渐演变成人才的竞争。然而,民办高校的人才管理理念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旧观念中,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诸多困境。为此,本文深入研究民办高校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帮助民办高校完善对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在教师绩效考评上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和操作失误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民办高校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利用混合标准尺度法确定教师绩效考评标准及权重,得到教师绩效考评综合评分关联矩阵表,尝试从整体上设计新型的、有民办教育特色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了教师资源这一制约北京非学历民办高校发展的因素,利用年鉴的统计资料和相关部门实地调查所获取的数据,结合北京非学历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对其教师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理出其当前存在着教师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完善外部政策和加强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成为了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中,关系着学校发展与教学质量的就是教师。就现阶段而言,很多民办高校缺少教师或者说是留不住教师,针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展开了对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其先进理念于上世纪末移植到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无论是在学校整体发展还是教师自身提升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仍然存在着弊端和发展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今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站在一线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对民办高校如何科学、合理和客观地使用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玉芬 《文教资料》2013,(24):81-82,137
民办高校的兴起与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是民办高校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保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只有全面和正确认识教师的“人性”,树立科学的学校管理的人性观,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文结合民办高校教师的特点及管理现状,论述人性假设理论的运用对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研已成为教育的制高点,其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障科研工作优质高效的关键。搞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利用教师资源,通过教育科研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CoPs的理念体现在共同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展现和深化知识等三个方面,它能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情感的支持.以创建"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为目的的博客共享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将教学的人力资源凝聚起来,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本文以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基于CoPs的理念开发的博客平台为例,探讨了利用博客实现资源与经验共享,促进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的探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开发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就是指国家有计划地采用教育、培训、使用等多种有效途径,并经过受训教师的主观努力使其生理、心理、智力、技能等方面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劳动能力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提高教师的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使国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那么,如何进行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呢?一、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人力资源具有可投资性,它作为一种经济性资源,具有资本的属性,与物质资本一样,是投资的结果。因此,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训,必需要有足够资本的投…  相似文献   

11.
师范大学综合化与综合大学办师范的历次纷争共同构成了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在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逐步转向开放的过程中,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纷争,从而影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但二者之间的纷争不是不可调和的,通过均衡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可以不断缓解二者因利益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着力推进师范大学"回归"师范性和综合大学"重启"教师教育,在不断提升其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能力,进而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需要从“适应”转向“引领”,从“学术水平”转向“教育水平”。为此,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应系统评估教育资源;在“研究”的状态下培养、服务、引领;完善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成长的特点;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学士。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教师资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类。专职教师主要由大中专院校培养,兼职教师中一部分来自大中专院校,一部分由工矿企业调入。从当前职教师资培养状况来看,主要存在知识结构单一、教师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足、兼职教师短缺、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应突出“两化”,规范培养途径;强调“双证”,实行聘任制度;强化终身学习,实行培训制度;坚持“能力本位”,实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斌贤 《教育研究》2005,26(12):19-24
近10年来,若干所高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的需要,自发地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多种教师培养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从对其中“4+2”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它适应了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我国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应当确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元化和整体化,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有机结合,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敬业意识淡化、“信念”出现动摇;人生价值取向“中性”,精力投入减少;“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师范教育示范作用降低;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弱化等问题,本提出了理论教育、榜样示范;制度规范,政策引导;自我修养,实践完善的对策,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美国高校兼职教师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美国高校兼职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索兼职教师未来职业走向,从中得到启示,借鉴美国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的经验,推进我国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发展及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兼职教师培训体制;完善兼职教师薪酬制度;搭建良好的兼职教师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7.
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示范引领、雪中送炭目标落实的关键是要提高培训有效性。"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应由因人设课转变为按需设课、由拼盘型课程内容转变为主题式课程、培训师资队伍组成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转变为专职教师为主,培训资源依靠外援转变为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等四个转变以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逻辑性、专业性和本土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并且青年教师必将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者,同时也是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智力支持者,所以培养合格和优秀的高校青年教师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本文围绕怎样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要求体系,从党的教育方针、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应具备的学科业务知识、教师职业修养、职业规划、高校师生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全新的环境下,怎样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教育人才是众多师范高等院校面临的难题。通过合并、结构调整、升格等方式生存下来的综合性大学往往不够重视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职前培训不是特别到位,导致师范毕业生从教时很难迅速地进入教师角色,对教育是一种损失。借鉴英国教师教育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其教师教育的亮点——伙伴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大学和中小学的优势来共同培养教师。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应该在以本校雄厚的学术实力为依托的基础上定位工作目标和重心,理顺理论与实践、教育机构与实习学校等的关系,共同实现教师教育的连贯性和一体化,使实习成为真正提升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强有力的手段,来达到改进教师教育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从静态的"单一获取"到动态的"利用、建设";教师资源配置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在职教师培养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终身学习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