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充分体现了保护用人单位培训利益的立法思路,能激发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职教育的积极性。十七条有关培训服务期的规定在实践中有可能被用于“规避”订立二次固定合同,由于此“规进”行为必须通过对劳动者规范的培训来实现。将促使用人单位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并通过续延服务期稳定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共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能够约束用人单位随意约定培训服务期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伴随着它的实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众多的困惑,甚至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法》的修改。许多用人单位认为:该法过多地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有个别的用人单位全然不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回事,现实中,违法用工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做了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在授予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权利时,有意无意间损害了劳动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的利益。《劳动合同法》的完善就是要采取措施,防止劳动者滥用单方解除权;完善劳动合同解除的后合同义务的规定;针对不同的人才和岗位延长或缩短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预告期限。  相似文献   

4.
作为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合同法》,与过去《劳动法》中涉及劳动合同关系部分的内容相比,有若干新规定。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新规定,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6.
桂文 《广西教育》2008,(12):5-5
3月21日,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外发布了《劳动合同参考文本》(以下简称《参考文本》)。这个参考文本是该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的,适用于区内的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里的专业技术培训应有别于企业平常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培训。在用工过程中,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使之更好地为单位服务,经常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类职业培训也是《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的一项义务,用人单位不能因向劳动者提供了职业培训便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履行的特殊性(即人身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必须对其进行特别的规制,以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责任的利益平衡。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服务期、劳动合同的竞业限制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由于本法牵涉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争论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例如本法规定的有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从解除条件、程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还存在立法上的缺陷,应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新的规定对企业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劳动关系及用工策略等提出了挑战。如何运用新的法律规定签订一份能规避法律风险、减少用工成本和解雇成本的合同,是摆在用人单位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就如何完善试用期间的录用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问题,围绕招聘工作的录用条件、合同的审查、订立、解除、离职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云 《考试周刊》2014,(68):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涉及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对用人单位的规范,都是前所未有的。总之,《劳动合同法》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姜颖  燕飞 《中国教工》2008,(6):36-39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自《劳动法》颁布以来一部最重要的劳动法律。由于涉及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对用人单位用工有直接的影响,该法自颁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震荡,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对这部法律持比较抵触的情绪,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本文就主要的争议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以澄清这些认识,有利于正确理解和执行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3.
培训违约金制度是高校在职培训管理规定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在归纳高校现行在职培训违约金制度的基础之上,结合《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关条款,并基于平衡高校管理与参加培训教职工利益的原则,就改进高校在职培训管理中关于违约金条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您好,我要到一家单位实习,但是没有任何书面约定可否去试用? 你好.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15.
实习兼职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实习(兼职)一般在实际运用中被认定为劳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所以,适用《民法总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进行调整,不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当然,若是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实习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约定为劳动关系(如签订《劳动合同》等),可按劳动关系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和施行,旨在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用人单位招聘和大学生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用人单位在需求要素上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忠诚义务、沟通能力和基础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由此,"不胜任"成为眼下一些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主要理由。对此,有关专家指出,用人单位认定职工"不胜任"不能仅凭主观,需要有公正、客观的工作考核机制。此外,用人单位即使以"不胜任"为由解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动性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必将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以《劳动合同法》为研究对象,对《劳动合同法》中与劳动关系管理相关的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提高法律意识,提升劳动关系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用人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约两次之后再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用人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规范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限定了违约金条款的适用,适当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可以通过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措施来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但由于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过于原则,因此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科学界定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及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