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关于短跑后蹬角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蹬力是短跑主要的动力来源,是推动人体前进的基本条件。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与步频。然而后蹬角度的大小,对后蹬力的利用率,对步长与步频都将产生影响。后蹬角度大,对后蹬力的利用率、对步长与步频都会起消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如何减小后蹬角度,以利于改进短跑技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技术我国短跑运动员要加大跑的振幅。几年来观看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技术图片和通过外国运动员在我国比赛时对其技术的现场观察,我们都会发现同外国短跑运动员相比我国短跑运动员总是动作幅度小,跑时显得全身紧张僵硬。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就是我国短跑运动员的前摆动作放不开,速度慢,扒地动作不积极;后蹬伸展不充分。这样的技术,失去了有利的用力机会(时机),是我国短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近几年来,世界短跑成绩提高很快,百米已达到了9″83的成绩。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大致可以概括为:快速前  相似文献   

3.
对于短跑这项体育活动而言,放松技术不仅与体育成绩息息相关,还能最大程度上将运动员潜能激发出来,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于各种学术角度分析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特点以及影响放松技术的因素,然后针对影响放松技术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短跑运动员放松跑能力与改进短跑放松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髋部伸展技术”对提高100米成绩有明显作用,尤其对加速疾跑和途中跑的技术产生积极影响,强调摆动腿的前摆速度和支撑腿与地面的角度是否合理对步频步长都有改进作用。短跑中用髋部伸展技术,可有效提高加速疾跑与途中跑的速度效果,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速度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而在短跑之中速度又是由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决定的,步长和步频的长短与快慢同时又受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所限制。目前我国的短跑成绩落后,说明我国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够平衡,在技术动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运动成绩。一、身体素质欠佳,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短跑的优异成绩,重要的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水平。因而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我国近代短跑训练的主要环节之一,而现在不少教练员忽视了运动员全面的身体素质的训练,由于身体素质水…  相似文献   

6.
短跑成绩是衡量青少年运动员速度能力的主要指标。影响青少年短跑成绩的因素,除了身体素质指标外,合理的短跑技术是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的保障。所以,提高青少年短跑成绩应从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正确的技术方面下手。  相似文献   

7.
“蹲踞式”起跑技术是短跑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运动成绩增加运动速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短跑项目技术的发展和规则的变化,起跑的快慢对短跑成绩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蹲踞式起跑速度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顺 《山西体育科技》2010,30(1):22-22,24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短跑技术的发展和规则的变化,起跑的快慢对短跑成绩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为起跑瞬间的快慢,不仅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各阶段技术发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短跑的比赛成绩。为此,本文就蹲踞式起跑速度作一简单阐述,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短跑成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起跑技术绝对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起跑技术的好坏对运动员的最终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短跑项目训练中就要注重起跑技术的训练,达到最佳起跑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短跑是田径项目的基础,受到广大中小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近年的世界大赛上,我国短跑项目出现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现代短跑竞技水平和体能训练的不断提高,高强度对抗的比赛中运动员在高速跑动中的放松技术显得至关重要,对短跑成绩的影响也显得尤为突出,高度协调的放松技术是现代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重要技术特征。长期以来,短跑运动员只重视爆发力和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影响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运动员途中跑的协调放松技术是影响短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协调放松跑入手,对短跑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协调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提出几种提高协调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主要应重视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及采用与短跑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进行训练,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训练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田径短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提高途中跑技术,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其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加大步幅、加快步频。短跑的教学应是多方面的,但传统的教法过于强调掌握技术环节和提高成绩,忽视了发展短跑所必需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其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事倍功半。中等技工学校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已掌握一定的短跑技术,具有一定的力量、速度和其它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适量的素质练习内容,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和教学进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提高短跑成绩和促进身体素质的正常发展。为了证  相似文献   

13.
黄文德 《精武》2013,(36):34-3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男子100m跑运动员各个阶段跑的成绩,运用V彼得洛夫斯基提出的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的评价标准,分析短跑运动员短跑技术训练的特点,指出运动员技术训练上的不足,旨在为短跑教练员指导的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为了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人们从各个角度对短跑运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范围涉及短跑的技术、运动员的形态、生理、心理和训练学等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对短跑的疾跑、途中跑这两个部分的探索较为详尽,但对起跑及与疾跑的关系上研究尚少,而这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当前很多院校在平时的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就是短跑,但是有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在日常的体育课程参与过程当中,短跑成绩往往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本文将就超等长力量结合阻力训练对高校大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安英华 《体育师友》2010,33(4):18-18
短跑是最能体现速度和力量素质的田径项目,是其他一切运动的基础,短跑中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等几个技术环节相辅相成,每一步都影响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的发挥,短跑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取得成绩的关键时期,更是一线体育教师和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但经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却发现很多运动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跑的成绩,针对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短跑技术比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研究或采用的短跑辅助练习必须适合现代短跑技术的需要,保持它的技术特点。过去的短跑训练加大后蹬,摆动式的短跑技术,利用斜坡跑训手段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现代以屈蹬,膝盖前顶、高抬、扒地式的短跑训练技术的要求。不能合理掌握斜坡训练的适宜角度,盲目的利用斜坡跑做为短跑辅助训练手段,使运动员下肢关节扭伤,或造成撞击性骨膜炎,严重地影响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发展。笔者在几年的训练实践工作中认为采用斜坡跑作为辅助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短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技术特点的变化与人们对短跑动力的认识是分不开的。“短跑途中跑的动力来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如果搞不清动力来源之所在,在训练中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由于短跑是一个周期性运动项目,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错误或缺陷在比赛中都会被重复几十次,  相似文献   

19.
从体质测试资料分析影响男生短跑成绩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研究目的短跑是处于缺氧状态下完成的大强度肌肉活动,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它既是奥运会的主要竞赛项目,同时又是学校体育中最基本的教材内容。研究影响短跑成绩因素的文献已有不少。从竞技体育的角度分析优秀运动员的短跑,普遍认为遗传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训练对步频的影响甚微,训练不能改变红、白肌纤维的比例等等;而对学校体育来说,起点较低,训练的因素对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还是相当明显,故对影响学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综合法和调查访问法,对短跑运动员步幅的大小和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短跑的技术对成绩的影响和如何解决步幅小的问题进行了阐明。从中发现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步幅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原因是一方面部分教练员只能过直观分析认为我国男子100米运动员步频有余,步幅不足;另一方面是决定速度的两个因素没有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