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晚学的什么?”父亲质问道。我听出了气氛里的火药味。“复习基……基础知识。”我迟疑地说。令我想不到的是,我回来后的第一句话便露出了马脚。“去哪儿了?”父亲继续问。“上……同学家了。”我意识到父亲已知道我没去上课,便改了口。“哪个同学?”父亲的语气变得轻蔑,音调上扬。一丝恐惧从心里涌出,我知道纸已经包不住火了。“你今天晚自习应该上写作指导课,你去的却是网吧,没错吧!”父亲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我那脆弱的伪装。我的全身震悚起来,下意识地靠在墙上。“我以前说过什么?绝对不许逃课、撒谎,你忘了吗?”“没……有。”我鼓足了全身的勇气,牙缝里溜出了两个字。  相似文献   

2.
当学生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第一次和第二次擦燃火柴这两节时,我问道:“你们读完这两段,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张云清同学大声说:“我有问题。老师,东西掉下来可以说‘落’,课文里说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亮光不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说‘落’?”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我上了一节自认为很得意的专题课《求函数的值域》,但学生提出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您举的例子定义域都为R,当定义域不为R时,能用判别式求值域吗?”“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用判别式求值域?”“用判别式求值域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幽默的语言能够发挥教育的功能幽默的赞扬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和激励;幽默的批评少了一种尖锐的苛责,多了一份关爱的轻嗔。有一次,有两位同学因为课前的一点纠纷,直到上课后情绪还一直没有稳定下来。看到这种情形,我问道:“同学们知道公鸡有什么习性吗?”学生们莫名其妙。我继续说:“公鸡最大的习性就是好斗。我们班就有两只好斗的公鸡,从下课斗到上课还是脸红脖子粗的。”这时,同学们会心地笑了,那两位同学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注意力也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了。二、关爱的语言能够温暖学生的心灵动之以情、以情激情…  相似文献   

5.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  相似文献   

6.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7.
校园幽默     
越位学生甲是一位足球迷,在代数课上正在看足球杂志,老师忽然提问他:“在这个数列中,如把3移到4的后面,会出现什么结果?”“越位!”学生甲响亮地回答.(陈贡学)没有朋友吗?上公共哲学课,学生来得稀稀落落。老教授走进教室,像往常一样拿起名册开始点名。“陈XX同学!”“到!”‘库XX同学!”“到!”“赵XX同学!”“到!”全班同学差不多点完了,毫不例外地都有人报“到”。“最后一个,钟XX同学!”教授连喊几次,没有人喊“到”。教授抬起头来看了看,无可奈何地说:“这位同学在这里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吗?”借代上课铃响…  相似文献   

8.
今天,讲第八课《成语故事》,当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吗?”这时全班同学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个劲地说“老师,我,我……。”我随即点了一名学生:“你说说吧”。  相似文献   

9.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外校教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课“生活中的困难”。在课上,有一句话反复响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教师一直在重复这一句话,这似乎是他心中的“标准”答案。教师问道:“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体会?”学生都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老师也不忘满意地表扬学生一句:“你说得很好!”我在思索,学生在这样的课上究竟能收获多少?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可能仅仅是教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几个“高尚”口号似的词语。当我们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真能做到这些吗?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发现 在开学的前两个周,我的英语课上总会有三四位同学从课上一直睡到课下,其中有一位几乎一节不落,老师走到他身边提醒也无效,据同学反映,这位同学无论上什么课都是这样?。一个高三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2.
周武 《江苏教育》2010,(6):34-35
“周校长,学校安排我上‘小小科学家’校本课,我怎么上呀?”“那么多学生全部走出教室去赶场子,能不乱吗?安全怎么办?“‘现在的学生比我们知道的还多,我们能上好吗?”……自从宣布了校本课程的课务以来,已经不止一位老师在我面前发愁。  相似文献   

13.
生理课     
“嘿,你知道吗,今天有‘那节课’。”坐在后排的同学神秘兮兮地说。那是在1998年,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什么课呀?”我问。“生理卫生啊,该讲‘那节课’了。”同学坏坏地笑着说。  相似文献   

14.
经典回放师:今天我们准备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篇文章是我从课外选来的。我先问问同学们,你们课外看不看小说?看过小说的同学请举手。(看学生的反应)看来很多同学都看过小说。(问一个学生)你看的什么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1……师:你们听说过微型小说吗?(部分学生:听说过)今天我选的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又称小小说。  相似文献   

15.
生理课     
“嘿,你知道吗,今天有‘那节课’。”坐在后排的同学神秘兮兮地说。那是在1998年,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什么课呀?”我问。“生理卫生啊,该讲‘那节课’了。”同学坏坏地笑着说。  相似文献   

16.
上好每一节劳动初深,是对学生进行劳初教育的重要途径。本学年,我接任了一至六年级的劳动课。上第一节劳动课我就同学生什么叫劳动,一个同学不加思索地站起来就说:“劳动就是干活,就是扫地.擦桌子、擦玻璃。”还有什么?我接着问,“种地,把日冒,……”还有什么?我继续问,同学问答不上天了。这时我就说:“警师教书,学生学习,科学氛愿种研是不是劳动?”学生好另的回答:“不R。”我听@J这样回答既定后该可笑,更感到深染的内乐。课程计划上明明安排着每周一书分初探,上级又发放了劳动课不,为什么学生连什么是目初都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案例1】当激情遭遇冷场一次公开课上,我教学《触摸春天》,当我抛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使安静能极其准确拢住蝴蝶呢?是神赋予的灵性吗?当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当学生时,我也有过一次中学时代的最后一课,仅有的一次,照理该弥足珍贵,记忆犹新,但什么记忆的碎片都没有留下。是那些老师不尽职吗?肯定不是。是自己不认真听课吗?我想也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应该是那一课没触动我的神经末梢,没拨动我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每每有老师或同学问起父亲的职业,我总是闪烁其词,羞于出口。回到家就忍不住(抱报)怨父亲:“你做什么不好,干吗偏偏要去当修鞋匠?”父亲并不(脑恼)怒,总是故作轻松地说:“修鞋也是一种工作,没什么不好啊。”  相似文献   

20.
“老师,您早!”“老师,您好!”……走在校园里,学生们正和你打着招呼。听着他们清亮而略显羞涩的声音,看着他们青春、靓丽、矫健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纯净的心灵,此时你幸福吗?“老师,时间过得真快,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老师,让我一直做你的学生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