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常以家庭为背景,弥漫着病态甚至变态的荒诞亲情,形成了独特的“品特式”戏剧。品特的创作灵感多源自他对出生地哈克尼往事的记忆,特别是他与几位哈克尼少年组成的“哈克尼群体”对其产生的终身影响。品特爱恨纠结的“哈克尼兄弟情结”弥漫在记忆的深处,不断在其作品中出现,被神话、被扭曲、也被升华,少年时代的美好纯真,在生存重压下被异化,在金钱磨蚀中被变形,面对威胁时被锐化,从而构成了品特戏剧中“荒诞”、“威胁”、“背叛”主题的如影相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威胁主题和以重复、停顿、沉默为特点的品特式语言特点入手,解读了英国剧作家品特早期独幕剧《送菜升降机》中的“品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特别是早期的剧本大多表现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受到的外来的威胁,他通过戏剧作品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感悟。品特认为人的生存恐惧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几乎每天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品特作为戏剧家的戏剧思想核心。这种戏剧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荒诞派戏剧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贝克特和卡夫卡等荒诞派剧作家的影响,以及他的家庭和生活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常常表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与隔阂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动荡与飘摇,形成了独特的“品特式”(Pinteresque)戏剧。品特作品向来以神秘怪诞著称,而他本人又强调“文本的自足性”(the self-sufficiency of the text)而拒绝阐释,令人以为他的作品均出自作者的杜撰虚构,但事实上品特的作品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描述作者和人物的关系时品特曾这样说道:“在一定程度上,你和他们玩的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游戏,是猫捉老鼠,捉迷藏,躲猫猫。”本文以“游戏”这一品特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以品特的早期代表作品《房间》为例,从品特的童年游戏、品特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和品特戏剧作品中的游戏三个方面探讨了游戏对品特自身及其戏剧创作的巨大影响,由此推断品特的戏剧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早年生活中游戏的继续和替代。  相似文献   

5.
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作品。奠定了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后现代戏剧作家的根基。在他的“威胁喜剧”中,无论是看起来晦涩的语言、似乎没有情节的故事,还是反映现代社会异化的主题。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荒诞和晦涩只是品特戏剧的表面特征,究其实质,应该说它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英国社会的状况,具有发人深思的思想力量和激起共鸣的巨大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哈罗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发现了在日常闲聊下的深刻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相似文献   

7.
周静 《考试周刊》2012,(75):22-23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他的创作实现了荒诞与现实的统一.又充满了戏剧张力。“张力”一词作为文学评论术语指的是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本文试用张力理论分析品特的戏剧《山地语言》。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品特被评论界誉为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作品中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是经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哈罗德·品特是一个犹太裁缝的儿子。二战后,12岁的哈罗德·品特进入伦敦Hackney区的语文小学学习,在那里他接触了戏剧表演,在学校舞台上扮演了麦克白和罗密欧等角色。这段童年经历让他立志献身戏剧事业。他常常幻想自己成为萧伯纳那样优秀的剧作家。他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剧本,弄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他母亲都觉得这…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品特被评论界誉为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作品中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是经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哈罗德·品特是一个犹太裁缝的儿子。二战后,12岁的哈罗德·品特进入伦敦HaCkney区的语文小学学习,在那里他接触了戏剧表演,在学校舞台上扮演了麦克白和罗密欧等角色。这段童年的经历让他立志要献身戏剧事业。他常常幻想自己成为萧伯纳那样优秀的剧作家,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剧本,弄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哈罗德·品特的…  相似文献   

10.
张艳霞 《考试周刊》2011,(27):31-32
品特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确立了自己在英国剧坛上的地位,开创了"威胁喜剧"的形式,被认为是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家。品特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其荒诞的情节,支离破碎的语言和模糊的人物性格都彰显了"品特风格"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哈罗德·品特早期的“威胁喜剧”展现了饱受外来威胁的人类生存状态.剧中人物语言、行为、性格的矛盾性和狭小、封闭空间传递的威胁感构成了“品特式”戏剧的主要元素.品特以喜剧手法传达了强烈的社会悲剧感,阐释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悟,开创了全新的戏剧风格.  相似文献   

12.
【试题回顾】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作文题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少年时立志成为萧伯纳那样的优秀剧作家,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心醉神痴。做裁缝的父亲知道后问品特:“你快乐吗?”品特回答:“我非常快乐,而且还在享受读书和写作的过程。”父亲说:“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享受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就是成功。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裁缝,但每当给别人做衣服时,我就非常快乐。”请以“享受过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相似文献   

13.
高良 《现代语文》2013,(4):51-54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1]。生于英国伦敦东部哈克尼地区一个葡萄牙——犹太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女装裁缝,家境并不富裕。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度过的。1948年,他到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1957年开始戏剧创作。迄今为止,品特一共创作  相似文献   

14.
哈罗·德品特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及剧场导演。少年时,他迷恋文学,尤其崇拜萧伯纳,立志要成为萧伯纳那样的优秀剧作家。于是,他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心醉如痴,常常废寝忘食。有一天,做裁缝的父亲把德品特叫到面前,笑着问:"现在这样,你感到快乐吗?"德品特认真地回答说:"我非常快乐,而且还在享受读书和写作的过程。"父亲高兴地说:"儿子,这说明你已  相似文献   

15.
陶澜 《科技文萃》2005,(12):59-60
2005年3月宣布决定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集中精力于政治活动的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成为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4天前,10月10日,品特刚刚度过他75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人们最期待的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由于身体欠佳没有现身,他通过事先录制好的录像,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他说,“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英国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解释品特获奖的原因时,瑞典文学院评论他是二战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在戏剧作品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切入压抑的封闭空间”。文学院说,品特“令戏剧回归其最基本的元素:封闭的空间、意想不到的对话,人们处于相互的支配之下,伪装被剥落”。文学院认为,品特开创了“品特派戏剧”,影响了整整一代英国戏剧人。  相似文献   

18.
瑞典文学院10月13日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 品特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这位文坛 巨匠多次直言不讳地批评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政策,反对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 10日,品特刚刚度过自己75岁生日。  相似文献   

19.
哈罗德·品特在《看门人》中通过话语权利的争夺和舞台动作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无法消除,彼此的存在亦即彼此的威胁,外在空间的压抑象征着生存选择的艰难。品特戏剧的表现方式是多维而前瞻性的。  相似文献   

20.
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品特"强行打开了受压抑的封闭房间",这句话看上去让人难以理解,实则是领悟了品特作品的主旨。品特所要阐述的观点正是外来的势力和威胁不断使得现代人岌岌可危,蛰居在自己的狭小空间之中。"房间"实际上正是现代人试图得到安全和庇护的最后的避难所,而这种庇护却根本不可能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