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蕙 《天津教育》2009,(9):6-11
写在前面的对话:“传统”与“当代”的对话 “传统”与“当代”如同根与叶的关系。对于学校来说,“传统”是初创历程、发展脉络、核心理念、历史名人、社会风评、精神气质的总和,“当代”则是当今时代学校发展的新鲜经验、变革步伐、服务意识、教育活动、社会地位等要素的累加。从时间轴上看:根是原点,叶是时下;“传统”是历史文脉,“当代”是时代表征。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要在时光的流变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认识到“传统”与“当代”并非具有同一性,也绝不容许断裂。也就是说,“传统”与“当代”有着一以贯之却各自不同的特征,“传统”必须得到“当代性”的解读和传承,而非不加选择和更新地照搬“传统”,这就是“传统”与“当代”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同时,“传统”与“当代”应是相互渗透、彼此丰富、共同发展的,而不是彼此断裂的。一方面,“传统”提供给“当代”对教育问题的解释和相关经验;另一方面,“当代”的进步元素也会为“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表现形式上看:根为无形、内化,叶为有形、外显;“传统”多为无形的历史、风格、常识、规范等教育资源,“当代”多是有形的硬件,如建筑、设施等和可以量化的软件,如人才、智力成果等。无形可以变为有形,“传统”可以作为精神财富渗透、体现在当代学校每个成员的言行中。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学校,要正确看待无形和有形的教育资源,恰当融合“传统”与“当代”,既不能将“传统”作为档案永久地尘封,也不能把“传统”视同为“当代”,而不去更新观念、联系实际、改造现实。  相似文献   

2.
在书法创作中既要注意发扬“传统”,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从而使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二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推动书法艺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有两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人性善”为哲学基础,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理念,以“正义君子”为培养目标,以“四维”“八德”为施教内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主张“知行相须”,强调“修身为本”。从根本上说,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就是教人懂得做人,懂得爱人的教育;“修身为本”是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方法,“教人如何修身”几乎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发展史的全部内容。我国优良的道德教育传统应予继承与弘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应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传统道德以新的内涵,欲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重估传统     
传统作为文化的积淀和生成,构成人的文化坐标。理解“传统”有两种可能的视野:在本体论意义上,传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特定存在方式,可称之为“文化传统”;在知识论意义上,传统则充当被变革、被超越的对象,可称之为“传统文化”。对文化传统的自觉捍卫,其意义已超出了保守与激进之争。轻蔑传统,终将被历史所轻蔑。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一味地强调“变革”,强调“创新”(实际上只是在“变”和“新”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于是有许多老师就怀疑“传统”,甚至叛逆传统,摈弃传统。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的经验值得重视,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观点,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这一观点难以被摆到桌面。无论是“揭竿而起”的改革发起,或是热情追随的实践,都会顾虑对传统教学经验的推崇和强调可能影响“革新传统”的决心,消减“教育创新”的勇气。即便有专家重视“传统”,也只是悄然提醒实践“注意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人们在理论上不明确肯定“传统”优势,在实践中对“传统”经验有意无意地放弃,造成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出现令人担忧的一幕又一幕。对此,我们应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刍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传统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本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充实传统教学中“一嘴”“一书”“一笔”的内容,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一、思想教育内容上的“扬”与“弃”“扬”与“弃”的关系,就是继承与摒弃的关系。坚持“扬弃”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以“扬弃”的观点来审视思想教育的内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科学地处理好传统教育与典型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对传统教育的处理,必须正确运用“扬弃”的观点。一方面,传统教育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如“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它们曾经对提高思想觉悟起过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教育的内容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何在…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音乐与发展河北现代区域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音乐与发展现代经济“联姻”,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话题。在发展区域经济中,传统音乐具有“新视窗”、“金纽带”以及扩大“内需”之功效。探讨传统音乐,旨在使之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读书方式面临着“阅读革命”的考验,尤其是“80后”被视为网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孜孜以求的“读图”、“流行取代经典”等反传统文化景观蔚然成风,再加上学校其它学科的冲击和影响。在汉语文有可能被“边缘化”的今天,传统渎书方式还要不要?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读书?中小学生如何在读书中接受传统的人文精神教育?所有这些,是问题.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明的宗旨是重所学知识的现实实践价值,因此中国传统文明形态具有实践价值,因此右国传统文明形态具有“学而优则先”的特性。这种特性造就了中国的文化基准层次结构:在“政治本位”制度下表现为“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在“经济本位”制度下则体现为“学而优则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国应以“则优则先”的传统文化为基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字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扬”(即继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个性,探究民族特性沉淀的过程,继承民族优秀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弃”(即批判)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传统,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人民公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是针对现实“社会冲突”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但其文化渊源却相当悠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大同太平、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和谐因子,实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在当前,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基因,必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和历史划分 传统教育是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提出来的。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宣称自己的教育主张为“进步教育”,而把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的,以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称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一词的由来。从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科学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形而中既非道,也非器,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西方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可谓“机械式”的“器物学”,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而中国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合一”为前提而产生的“气象学”为基础的生成论的研究传统,长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两大科学传统。中国传统科学在近代的命运,不是被证伪,而是被打败。世界未来科学的发展,将取决于中西两大科学传统的会通与互补。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在中国文化现代发展中摆正中国传统科学的位置,才能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科学的未来发展中,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霍克海默尔的“逻辑结构”霍克海默尔(MaxHorkheimer,1893-1963)在分析“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的功能时,认为他的“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之间存在着逻辑结构上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传统理论”的普遍概念与实存的事物的领域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诗歌创作》课程教学通过对传统“诗教”方式进行“扬弃”,把传统“诗教”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弥补传统教育上的政治教化的目的,并通过诗歌品读欣赏、亲身创作的感性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其审美、创造、想象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在化学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化学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以初中化学“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为课例,截取了《将邪神剑》观“冶炼”、引经据典道“矿石”、说文解字话“铁意”3个教学片段,对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指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物质和精神上人们“创造”的那部分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概念十分广泛,在文化中存在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也就是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在外国所谓“大传统”常指封闭在学校或教会里的上层传统文化,而民间文化则是民间一种通俗文化,或民俗文化。在中国如《诗经》里的雅颂是庙堂文化,加上民间搜集的民歌“风”是把民间文化上升为精英文化了。中国上层文化消亡甚多,保存下来的大量是民间文化或从民间文化提炼上来的精英文化。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所要弘扬的祖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的内涵有一个从宇宙本体到价值本体的演变;而“信”的内涵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扩展,二者在道德评价处重叠成为道德概念。“诚”和“信”相连使用成为一个独立范畴,既指“诚”又指“信”,使传统“诚信”具有了较全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