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参是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用以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表达群众的呼声与诉求。媒体应努力办好内参,并不断扩大内参的影响力,以提升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地方主流媒体就是地市党报。作为地市一级的党委机关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基层党报,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准确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  相似文献   

3.
言论是党报的旗帜,是党报的灵魂.党报言论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和指导性是其他纸质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党报言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但是,综观当前党报的部分言论,仍然存在着质量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有的生动不足、严肃有余,有的"灌输"说教、泛泛而谈,有的高高在上、无的放矢,有的不痛不痒、观点模糊.这就势必要求党报言论在贴近人民群众中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作为地市的主流媒体,地市党报舆论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好人民群众的诉求,提升区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摆在地市党报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市党报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注重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积聚舆论正能量,增强服务主动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深化主题报道奏响发展强音  相似文献   

5.
刘新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33-134
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地市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然而,由于受传统办报模式、报道方式的影响,缺乏亲近感和可读性等问题,一直在很多地市党报或多或少存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体激烈竞争,尤其是都市化媒体的冲击,进一步增强地市党报的可读性,增强其影响力、竞争力,愈加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党报,承担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使命,党报如何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发挥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党报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地方党报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特别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党报工作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考验,党报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方党报就必须在提升影响力上下气力,服务中心,以权威新闻主导舆论,贴近基层,以民生新闻赢得读者,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打造地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品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叫响党报品牌,发挥主流媒体优势,正确引导舆论媒体的影响力来自高端、权威。地  相似文献   

8.
当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大趋势,融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舆论环境和媒体格局。作为以严肃内容为主,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方党报,也面临着公信力弱化和影响力迁移的挑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地方党报需要从提高政治站位、找准特色定位、提升内容质量、培养人才队伍等方面入手,重塑和提升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在融媒体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的舆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地方党报也因此受到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方面的挑战,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党报需要提高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这样才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党报作为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及时传达党的理论成果的舆论阵地,在读者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本文提出了地方党报提高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具体措施,促进地方党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信力,是指媒体在受众中的信任程度,我国的广播、电视、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代表着党、政府和人民的心声及根本利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同时,我国的媒体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因此,它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公信力。县级媒体因与老百姓贴得更近,更具有指导性和亲和力,老百姓把它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媒体是主流媒体,代表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声音.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情况既是公众眼中的媒体形象,也反映出公众对媒体乃至政府的信任程度.本文以最新的数据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媒体属性、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三个方面的媒体可信度情况,对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受众认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重大主题报道,是指围绕重大主题、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进行的连续性、战役性的新闻报道,深入宣传贯彻党的政策主张,全面反映当地落实情况,体现党的意志与人民心声,是主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地市党报主题活动报道做得好,能够切实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提高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要提高公信力,必须要与党中央的决策步调一致.切实担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重任。近年来.我国有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力.这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从理论上讲,“权威力”和“公信力”同属政治伦理范畴。试想.当一次次虚假的报道见诸媒体.媒体岂不成了一次次叫喊着“狼来了”的说谎的牧羊人.失去了诚信;当真实的新闻报道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拜金主义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媒体岂能赢得受众的忠诚度;当与构建文明社会相违背的低俗之风一旦充斥媒体.媒体的道德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当不良广告的一笔笔收入成了媒体工作者的奖金.媒体工作者在获奖之后不也一步步蜕变为欺骗者的同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市报人》2014,(12):48-49
权威性,是党报影响力的根本要素,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超过各级各类党报。这是党报自身的性质决定。分析党报权威性的构成原因和要素,促进这些要素的强化,是维护和扩大党报权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妍 《传媒》2001,(10):55-55
广州某报在头版用大标题刊出《广州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一文,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它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广州人民的感情,损害了广州的声誉和形象,而且使人民群众对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实际上也玷污了这媒体的名声。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强调,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媒体生存的基础。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我们的各级党报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公信力。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就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媒体是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官方新闻传播平台。地方媒体公信力主要体现为立足本土的地域定位,讲老百姓故事的内容定位和"说"新闻的风格定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地方保护主义会制约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施压导致虚假新闻频出,但新媒体技术为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带来机遇。地方媒体要积极改革以符合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以及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积极拓展信息资源,敢于创新,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地方媒体的舆论宣传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党委机关报作为党委和政府的喉舌,毫无疑问是人民群众所认可的宣传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最有权威的纸质媒体。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而展开的党务政务宣传报道,是各级党报发挥政治优势、完成政治任务的需要,也是发挥党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工作要求变成广大群众实际行动的需要。搞好党务政务宣传报道,是各级党报的基本职责。在今天,党报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派,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引导者,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言人,就必须时刻胸怀自己的服务对象,满腔热情地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不断为党和…  相似文献   

19.
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信任党报党刊,这是党报公信力的体现。我们要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党报的亲和力、影响力,使党报在党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燕 《传媒观察》2014,(3):62-63
正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迈入自媒体时代,它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话语格局,引发媒体结构的重新布局。党报作为舆论引导的主体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尤其是一些地方党报的群众工作被弱化或者被忽视。如何正确认识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发挥优势、抢占阵地、彰显公信力?党报群众工作必须根据新的媒介环境进行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