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流通道是保证物流业服务于区域内外经济流通的命脉和实现一体化物流的重要依托,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系统的子系统,从承担单一功能的运输服务到综合运输服务,再到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中,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文章在理论层面研究物流通道空间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物流通道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物流通道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解析其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趋势是国土空间开发与主体功能区格局优化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探索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演变的科学与政策内涵,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人口或经济的比例关系为基本参数,测度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前后5年的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点-轴结构的演变特征,揭示核心区域、边缘区域、距离轴线的国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结合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要求,从区域差距、资源环境效应、对外联系等方面分析国土空间结构演变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人口、经济进一步向城市化地区、城市群区域、主要开发轴线集聚,人口集聚过程快于经济集聚过程,人口与经济呈现相互均衡的趋势,且与全国自然承载力及考虑地理区位和系统整体性的地域功能适宜性的格局趋于吻合;不同功能区之间、区域板块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沿轴线区域与远离轴线区域的区域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国家"两横三纵"轴线无法适应我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及"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战略需求。据此提出:推动人口进一步向城市群及主要轴线核心区域集聚,实现人口与经济相均衡;进一步减少北方地区边缘区域的人口压力,从而促进人口规模与自然承载力相均衡;增加珠江-西江发展轴带,完善"三横三纵"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向外延伸沿长江通道、陆桥通道与包昆通道等主要轴线从而适应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的空间多功能利用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区域空间的多功能利用是应对土地资源短缺、实现区域合理分工的重要途径。土地多功能协调利用是区域空间多功能利用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在近6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区域土地空间功能的利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演变过程:①论述了1949年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下区域空间功能格局的演变过程;②总结了我国土地空间利用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单一土地利用向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大的多功能利用演变,从突出生产功能向注重“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转变的特征;③对我国各阶段的空间功能格局的区域发展效应进行了评价,指出长期对单一经济功能的追求导致了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土地其他功能的忽视,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缺失;④指出积极促进区域空间的多功能协调利用是中国在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城市的尺度,分析1988—2008年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政策存在明显的空间响应,在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下,城市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其中,1988—1998年,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空间地位不断得到加强;1999—2008年,东莞、佛山两大次核心城市形成,经济空间结构从"双核心"走向"多核心".  相似文献   

5.
都市圈物流网络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区域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形态及整体功能。认为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是在区域内形成更牢固、更平衡空间结构,增加凝取力的基本要求。城市节点作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囿于传统理论中行政领土的连续性,而应建构在经济中心城市或节点间的轴线上。区域物流网络对区域经济具有从属性和引导性双重功能。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对区域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和节点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通过研究大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大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总结了城市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对大庆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探索,对把著名的石油石化之都一大庆建设成为多元经济支撑、都市生活丰富、环境舒适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通过研究大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大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总结了城市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对大庆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探索,对把著名的石油石化之都-大庆建设成为多元经济支撑、都市生活丰富、环境舒适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标准是重要的软联通形式。立足标准合作实现城市间联动,是促进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以长三角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制定标准数量和经济联系强度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2016—2020年标准合作网络和经济一体化网络,揭示其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城市角色的演变规律,并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探讨长三角区域内两者空间协同演进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标准合作和经济联系拥有大致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间地理区隔被突破,大范围共享融合得以实现,但经济一体化领先于标准合作;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空间分异状态,网络东密西疏,中心城市以自身优势展示出较强的辐射溢出能力,核心—边缘结构显著。QAP检验显示空间中标准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格兰杰检验进一步验证两者彼此促进,互为因果。研究发现验证了标准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促关系,拓展了标准治理研究,也启发政策层面以标准合作牵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边境口岸及其承载城市进行了分析,并对口岸物流发展面临的运输通道、物流设施、通道运行与物流效率、对外开放及国际合作、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机遇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物流信息平台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交通、配送、运输等物流信息的响应和连通,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长期的规划,在区域物流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适的物流信息相应平台,实现物流中的货物从储存到配送和运输再到收获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1]加快物流企业对自身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为物流节点对货物的一体化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提升物流配送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对国际运输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亚欧大陆桥以其优势,逐步成为国际运输的重要力量.发展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对武汉市对外贸易和自身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武汉市发展亚欧大陆桥通道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为内陆城市利用和发展我国境内的大陆桥通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CBD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是城市的形象与发展平台,能够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变;CBD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上海CBD时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发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研发投入决策非线性特征和区域经济空间异质性,基于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研发投入对广东省4个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主要结论:(1)研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多种类型非线性影响;(2)国内消费需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3)采用半参数空间滞后面板模型能更好拟合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1)基于区域经济特征制定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2)积极完善区域经济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增长从经济中心向经济腹地的扩散效应;(3)从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两方面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杨贺  刘金平  蔡利平 《资源科学》2016,38(6):1109-1117
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资源型经济空间特征。非均衡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其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与演变。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对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171个县域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寻资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揭示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分异驱动力。研究表明:形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矿业、农业和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核心圈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农业来提升经济总量的豫东地区较为贫困,而交通基础建设加强了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提升了经济空间集聚速度。最后,给出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合理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苏  王超 《科技风》2013,(3):275
自古以来,运输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同运输的关系更为密切。马克思将运输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活动,它使物质产品产生空间位置移动,从而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价值,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是实现物质流通创造物流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的基础。一切物体的移动都离不开运输环节,运输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合理化,同时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较大比重。在进行物流活动中,运输费占据所有费用的比重最大。在我国承担主要运输方式的是公路运输,在铁路运输和水运不发达以及地势崎岖的地区,公路运输起着运输干线作用。  相似文献   

16.
概要介绍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分析背景,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中的公共支出政策演变,并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分析现行区域公共支出政策在区域扶持、地方贸易壁垒、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基于区域空间的公共支出政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资源型经济空间特征。非均衡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其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与演变。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对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171个县域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寻资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揭示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分异驱动力。研究表明:形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矿业、农业和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核心圈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农业来提升经济总量的豫东地区较为贫困,而交通基础建设加强了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提升了经济空间集聚速度。最后,给出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合理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空间经济学:21世纪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朝明 《中国软科学》2002,2(3):104-108
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空间经济学的演变轨迹,从研究 起点看,从经济研究的效率导向原则必然引伸出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选择,这正是空间经济学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必然转变为以利益导向新空间经济学,从而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内源结构及其所延伸的范畴;从实践过程看,由新空间经济学在探索中确立的标准范畴和组织形式必然转化为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所遵循的政策模式或行为规则,从而使空间经济学的标准理论在区域政策以及其管理方面找到了最为适宜的应用土壤。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定量分析的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间和空间差异的研究,既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与状态的重要指标,主要是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一定产业结构的区域内必然有着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论文从时间维和空间维两个方面,对辽宁省沿海的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6个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布局和其空间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21世纪地理学的特点:"从定性、静态到定量、动态研究",从而做到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在研究中应用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辽宁海洋经济地区差异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分析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主要采用动态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海洋经济发展过程和地区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统计方法主要采用区位商、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或基尼系数)、威佛组合指数。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有机组合,则能在定量分析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增加了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从而也改变了人文、经济地理主要以依赖思辨方法的文字描述来阐明客观现象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