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协调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了解海洋经济区域差异现状,厘清差异化形成因素及相应改善措施.根据1996-2011年沿海11个省的相关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及面板模型发现,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符合威廉姆逊的倒“U”形理论,且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行政区间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险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是海洋经济区域差异化的主要因素,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促进作用大于环渤海和泛珠三角区域.最后,就协调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泽宇  张震  韩增林  孙才志  林迎瑞 《资源科学》2016,38(10):1832-1845
区域海洋经济作为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测度其实现其对国家海洋战略响应程度的高低。本文梳理了中国各个时期海洋发展战略的演变趋势,运用以综合赋权法为基础的模糊识别模型、VAR模型及GIS空间技术对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海洋经济与国家海洋战略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低值地区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高值地区发展有减缓趋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上升态势;②山东、浙江、江苏对国家海洋战略响应程度一直保持高水平,海洋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趋势明显;辽宁、天津、河北早期响应程度较高,2006年以后趋于弱递减平稳状态;上海、广西对战略响应程度保持较高水平,且波动幅度较小,海洋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广东、福建、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受国家海洋战略影响不断提升,但存在一定滞后期。因而,未来应因地制宜地分类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以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优化是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海洋经济是广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北部湾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对发展广西海洋经济和广西经济至关重要。广西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区域、后发等优势和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落后,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亟需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北部湾海洋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耀光  韩增林  刘锴  刘桂春  张璐 《资源科学》2009,31(12):2192-2200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形成的各种生产和生活事业的总和。根据国民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内涵,海洋经济中的海洋产业也可以确定主导海洋产业。论文分析了形成辽宁海洋产业的资源基础、海洋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发展与结构特征等。由研究可知,辽宁主导海洋产业不仅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而且在地区分布上趋向于均衡。在确定主导海洋产业的方法上,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主成份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明确具有优势增长和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部门,通过主成份分析可以明确综合实力水平强的海洋产业部门。把2种计量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海洋水产、滨海旅游、沿海造船和海洋交通等为辽宁的海洋主导产业。论文最后对辽宁的海洋主导产业的布局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本文基于2004—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7.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江苏是我国海洋经济开始最早的地区之一。不同时期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古代海洋经济特点是以海盐生产为主兼渔副业,淮盐是苏北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产品。由于自然条件和时代变化的影响,近代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海洋产业出现了衰退的局面,"废灶兴垦"得到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不居。建国初期江苏海洋产业保持平稳。改革开放之后,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江苏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海洋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正逐步扩大。通过海洋产业推动江苏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8.
构建三投入两产出的效率测度模型,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沿海11省份2008-2017年的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借助4个矩阵3个空间模型揭示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各省份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值总体不高且存在波动,其中海洋强省和经济大省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优势,而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干扰,各省份海洋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值较高,达到或接近于DEA效率有效,但规模效率值较低且严重影响到综合效率,提升空间很大;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对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对相邻地区虽有影响但提升幅度不大,其中资金投入、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和海洋高等教育等对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正向影响,而海洋资源水平表现为负向影响;此外,海洋经济及其发展要素存在着地理空间、经济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其中地理距离上的相互影响大于经济距离。  相似文献   

9.
优化粤西海洋经济地域结构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豪 《软科学》2004,18(3):41-43,46
粤西海洋经济地域结构主要指由广东粤西港口、岛屿与腹地连接所形成的生产力区域结构。优化粤西海洋经济地域结构,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开发,建立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由沿海产业推动内陆腹地而形成的一种外向型海洋经济地域结构,作为粤西、大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0.
董锋  龙如银 《软科学》2012,26(11):85-89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彭飞  韩增林  杨俊  钟敬秋 《资源科学》2015,37(12):2441-2450
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脆弱性,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本文从敏感性与应对能力两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脆弱性评价指数模型、障碍度评价公式等对200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经济系统敏感性与应对能力走势一致,呈现出整体微降增加、局部突变,脆弱性变化平缓的特征;②中国沿海地区的脆弱性类型空间分布整体分散、部分连片集中,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东北沿海地区与华东沿海地区脆弱性逐渐降低,华北沿海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呈现内部两极分异的格局;③2006- 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即脆弱性渐高型(广西、河北、福建)、脆弱性渐低型(广东、天津、上海、辽宁)、脆弱性平稳型(山东、江苏、海南、浙江)。最后本文通过对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运用协调度模型对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1)近五年两系统间协调度平稳,无显著变化;协调度大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整体协同效应有待加强;(2)沿海地区省际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多数为海洋科技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杨俊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6,38(12):2244-2255
海洋旅游代表着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以当前海洋旅游资源为基础,综合分析沿海地区建设国家海洋旅游基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旅游基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中的辽东半岛东部海域、黄海海域中的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东海海域中的闽南海域和南海海域中的海南岛以及三沙市等区域的沿海城市;②在海洋旅游资源基础方面,南海南部海域、粤西海域、桂东、桂西海域沿海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适合风景观光、滨海浴场、沙滩、海岛型等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协同开发;③在旅游产业发展和潜力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可依靠产业发展和潜力优势,改善资源环境基础,打造海洋旅游国际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协同城市群创新发展海洋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人才发展已成为宁波市"十二五"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时代对海洋人才队伍建设从专业背景、层次结构与分布领域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宁波市的海洋人才发展在目标定位、研究机构层次、人才布局等方面依然存在若干问题,需从加强院、校、所建设和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两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集群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不仅对于中小企业获取规模经济优势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又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与集群化的互动效应,以及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差异问题,进而,提出发展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本文研究不仅对于宏观部门有重点地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后转轨时期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要素区际流动的视角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人员及创新资本空间关联矩阵下,长三角地区创新产出及数字经济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创新产出的提高,还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都市圈城市,非都市圈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创新差距。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特征,且只有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会对区域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合理的区域吸收能力能有效强化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代谢循环视角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雄合  孙才志  王泽宇 《资源科学》2014,36(12):2647-2656
在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代谢循环能力作为研究切入点,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包含发展度、协调度、代谢循环度的量化模型,对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变,结果基本显示了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布格局。其中强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天津市;中等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大连市、盘锦市、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较弱可持续发展地区为秦皇岛市、丹东市、潍坊市、日照市;弱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唐山市、沧州市、锦州市、营口市、葫芦岛市、滨州市。同时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该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