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知府衙门--南阳府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档案管理》2003,(6):32-33
南阳府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民主街,是我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府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至今已有730余年的历史。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40余间,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厢房、廊房、榜房、库房、官邸和吏宅等。整体布局坐北向南,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府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署的规划、形制、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员的袭封、属员诉讼、赋税等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南阳山川灵秀,物华天宝,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许多珍贵的有地方特色的文献需要我们去收集。我们拓宽收集渠道,主动同文化、宣传、报社、博物馆、汉画馆、武侯祠、医圣祠、南阳府衙等部门协商,征集碑刻拓片或照片档案进馆;把征集南阳名产、名胜、名人、作家群档案作为征集工作的重点。西峡县档案馆已把猕猴桃专家朱鸿云的个人档案部分接收进馆。南阳市档案馆派人多次赴京征集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的文学创作档案,以寄存的方式征集进馆其创作档案1173卷,藏书361册及部分书信、证书等。农民作家乔典运创作档案征集工作已进行了多次协商。卧龙区档…  相似文献   

3.
跟踪"汉代文化系列研究"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师范学院“汉代化系列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逐步形成特色的发展过程,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老、中、青人员共同参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汉代化研究”队伍。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积极参与这些科研项目,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总结了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在“汉代化研究”中所做的具体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4.
"河间府衙"历史悠久,其建筑形制及地域文化是我们追溯与探寻其辖区诸多村镇地理交通、历史传承、地域文化品牌的基础。其拥有府衙文化、诗经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  相似文献   

5.
辽阳市档案馆收藏着一件日俄战争时期辽阳州衙发布的“安民告示”。告示自成一格、笔流畅,用韵言写成,它记录了日俄战争的地点、起因及辽阳州衙对辽阳居民在日俄战争期间的安民通告。它是辽阳州衙按照清政府“局外中立”的原则发布的“安民告示”,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暴露得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中。相关部门开始改变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政策制定模式。出现了通过施放“决策气球”来测试民意的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典型事例,结合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论证施放“决策气球”是有必要的。对此,新闻媒体应该跳出陈旧观念的樊篱,充分地运用“平衙”的报道策略,积极地、负责地参与报道。  相似文献   

7.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摇篮、汉文化的发祥地,曾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等历史名人,汇聚了中国楚汉文化、医药文化、衙署文化、曲艺文化、玉雕文化等丰富的精品文化资源,构成了不可多得的"文化标本"。此外,南阳现代文化也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以二月河、周同宾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都享誉中外。读书塑造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决定市民的素质和修养。近年来,南阳日报以"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南阳"为己任,先后组织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强烈的读书活动,荣获"全国百家读书媒体"等荣誉称号,其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也入选"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8.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2011年,即墨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在广泛征求市民、专家的基础上,把修复古县衙作为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积极推进古县衙区域复建,挖掘保护文化遗产,展现古城历史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0.
为早日实现“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新城”的梦想,南阳市今年加大了城建、城管工作的力度。市长何东成先是暗访城管工作实际,接着召开全市性的动员大会,强调把城建、城管工作和树立南阳形象、为河南增辉结合起来。 南阳晚报在配合这一工作的报道中,除了在头版头条连发城建、城管工作的消息外,从3月21日至3月31日,10天内在一版右下突出位置,分别以《我们的城市像什么》、《畅通工程回头看》、《一言难尽的罚》、《市民请支持城管工作》等为题,连发八篇评论,突出了报道重点,拓宽和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强化了版面…  相似文献   

11.
到2008年11月5日,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新闻述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已经发表60周年了。这篇千言文章,指点江山,话古论今,洋洋洒洒,大气磅礴,显示出一代伟人的宏大气魄和博学多识。从那激扬文字的流畅笔墨中,我们看到毛泽东对南阳战略地位之重视,对南阳历史文化之熟悉,对南阳山水之钟情和对南阳人民之厚爱。  相似文献   

12.
茶陵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享有“湖湘第一衙”美誉的州衙遗迹,而毛泽东曾在此缔造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点亮了革命黎明的曙光.从而,茶陵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湖湘第一衙”,被冠以古代州衙的前世和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的今生之称. 州衙地处茶陵古城东部,系南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州(县、军)署衙,始建于南宋中叶,占地面积10 521平方米,建筑面积3 974平方米,青瓦灰墙、圆柱方檩、斗拱飞红、画栋溢彩,马头墙高耸,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  相似文献   

13.
1 太平天国的图书机构 1.1 诏书衙,主编书、汇修天王诏旨等事.太平天国称自己的书为<诏书>,诏书衙就是编撰诏书的机构,衙址在天京城内慧圆庵.  相似文献   

14.
范列 《新闻三昧》2006,(1):106-107
2005年8月16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衙州日报社记汪加干拍摄的《视而不见》荣获摄影三等奖。这不仅是浙江省本年度唯一的摄影获奖作品,也成为衙州新闻史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5,(2):31
小韩就是我那紫色脸膛的表兄,我明白他昨天晚上也在城外杀仗后,心中十分关切.听说衙门口有那么多人头,还有一大串人耳朵,正与我爸爸平时为我说到的杀长毛故事相合,我又兴奋又害怕,兴奋得简直不知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王燕 《今传媒》2013,(2):155-156
"南阳形象"是南阳市对外宣传的综合形象,反映出南阳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状况。"南阳形象"包括"玉文化"、"旅游文化"、"名人文化"等众多文化形象,形象在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形象定位不明晰,建设缺少超前、系统的理论指导,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高层次人才等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明确形象定位,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以及注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15日,南阳日报“社会早刊”以《越权批地,巧取民膏,一村镇建设管理所所长“栽”了》为题,做了一篇报道,导语部分写道:“一镇政府建设管理所所长越权审批土地建民宅,导致非法占用其它土地222.76亩,且巧立名目收取费用39.9万元人单位小金库,被认定犯滥用职权罪。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免予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18.
《新闻天地》2009,(8):F0003-F0003
南阳煤业分公司前身系湖南省白沙矿务局南阳煤矿,1976年11月29日建企,2001年12月26日改制为湖南省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阳煤业分公司。现隶属于湖南省煤业集团,系湖南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公司本部位于耒阳市东南37公里处的南阳镇。矿区面积15.5平方公里,现有在岗员工2500多人,下辖南阳庙、淝江、前进三对矿井,年核定生产能为48万吨。  相似文献   

19.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河南南阳网成立于2000年7月,2004年10月从南阳市委宣传部剥离出来,进行市场化运作。2010年6月南阳网响应南阳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与南阳日报社的新闻网合并成新的南阳网:由编辑部、新闻部、技术部、论坛部、摄影部、视频部、策划部、办公室8个部室组成,人员增加到50多人,固定资产增加到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