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典型史实为题材,借助逻辑学、语言学、写作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成果,来总结和论证我国古代政治辞说的艺术技巧.文章从政治辞说的理论根基入手,探讨逻辑论辩在政治辞说中的基础作用,并以古代公文的写作范式为例具体分析政治辞说的写作技巧,以社会禁忌的广泛存在进一步透视在政治辞说运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避讳技巧.  相似文献   

2.
“美辞学”说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孔子提出了“情欲信,辞欲巧”,从传播的效果要求语言应具有文采。“美辞学”说的提法曾使人产生误解,认为修辞只追求语言形式的美而不论内容的真和善,从而使修辞实践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但事实上修辞学所研究的“美”不仅仅指形式美,它还含有“真”、“善”等义。“美辞学”说对语言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辞达”的概念最先由孔子提出,苏轼对此做了创造性地发挥,指出文学创作做到“辞达”并不易,并且遵守“辞达”并不是不要文采,恰是文采最自然的表现。这一理论是苏轼一生散文创作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归去来兮辞》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对于归隐行为本身,后代读者的观点不。有人说这是消极避世,独善其身,是对黑暗政治的妥协;另有人说这是他“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使然,那“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是何等的潇洒和痛快啊!若仅看到这表面的东西,或认为《归去来兮辞》所包涵的内容仅是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5.
从古人政治辞迭的写作来分析其中所体现公文写作的写作智慧的意识特征和思维性质,以及在社会禁忌中所运用的避讳。从速两方面采体现写作智慧是如何在公文写作乃至更广泛领域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友琴 《课外阅读》2011,(9):270-271
《归去来兮辞》入编高中语文必修5第2单元第1篇文章,已由旧教材的自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汉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在内容上一扫魏晋玄学佛理的玄渺空幻,代之以田园生活人情物态的清新淳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众多训释虚词的术语中,<虚字说>选用并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是"辞".<虚字说>中的"辞"尽管杂彩纷呈,但是与现在较完整的古汉语虚词训释术语体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虚字说>中的各种"辞"是有一定脉络可寻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苏东坡的“辞达”说作了客观的、历史的分析, 并着重分析其内涵,指出文学创作最难的地方就是“求物之妙”, 而作为表情达意的文辞, 其责任就是把这个“妙”准确、透彻地表达出来, 故名之新说。  相似文献   

9.
祝辞本为祭祀活动中祝福求福之辞。先秦的祝辞主要有祈祷辞、嘏辞和贺辞等。祈祷辞是祭祀仪式上人对神的赞美和要求,常规祭祀所用的祈祷辞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式和套语。嘏辞是祭祀中神尸给主祭者的致福,由祝官来传达。嘏辞多用第二人称“尔”,表示赐福给你。贺辞是人对人的祝福,本质上是嘏辞的世俗化。先秦时的这三种祝辞都沿用四言韵文的传统形式。虽然发生的典礼仪式和针对的对象各不相同。但内容与形式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辞达”说是对孔子“辞达”说的创造性发挥,是苏轼一生创作实践的总结,是他学思想最成熟的表现,是他独特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更多地表现了他学思想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政治发展是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人类政治生活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日趋完善的一个历史过程,它包括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在现代突显为政治改革。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民主法治为目标,以人为本为原则。通过完善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用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积极主动吸取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等基本途径,以立足国情、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渐进式”发展战略,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贬词褒用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甚广,它能够强化语意,浓化感情,活跃气氛,给语言增添含蓄动人的魅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贬词褒用的一些实例加以具体分析,探讨易色后的词语独特的修辞功能和艺术效果,展现其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论情感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重视教师的角色效应,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及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等,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词并被广泛使用。而国际交往的增多使得汉语新词的英译成为摆在众多译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文章重点讨论了汉语新词的主要来源分类,分析了汉语新词英译的现状与不足,以及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与英译方法以期提高汉英翻译水平,更好地开展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网络话语与传统话语之间的差异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差异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因素之一。话语差异预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活动的主动性,掌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这是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语语气词会赋予词汇或句子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使语言更加活泼生动。论文就维吾尔语几种常用的语气词进行详尽描述,并研究其赋予句子的不同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诗歌评点,方氏提出了词语修辞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响字说、虚字说。方氏词语修辞观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词语的修辞功能的分析和诗歌的命意、谋篇结合起来,与作品的题旨、情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衡量标准是评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实效性的客观尺度。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主体、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整合和转化运用程度上。对其进行正确判断需要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以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否深入理解、广泛认同和主动接受的认知标准;中学生是否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真假、是非评判,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情绪、情感和情操的情感标准;中学教师教学手段是否采取现代化科学化的教学衡量标准,以便学生更易接受和吸收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课程资源是否整合开发利用的衡量标准;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是否自觉主动地应用的践行标准。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兼议《论语》三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论语》虽是语录体,却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及《论语》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其中文化负载词时应遵循的原则——“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且以“学术性”为主,“通俗性”为辅。由此,翻译过程中应采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