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对于一个深入课堂、植根教学的教师来说,最主要的不是对新课改的强调、阐释,而是实实在在地对新课改的实施———把新课改的理念、精神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促进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张扬。新课程应该有新课堂。作文指导:小小制作比武作文指导课,教师历来总是拟好题目,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写作的重点和详略,而后学生冥思苦想,挤牙膏地作文。能不能让学生在实践的亲历中当堂完成好作文呢?在一次说明小制作的作文练习中,笔者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小制作比武。有的做洋娃娃,有的做驳壳枪,有的做小航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人人…  相似文献   

2.
杜磊 《儿童音乐》2014,(4):73-74,58
正【案例】网上信箱杜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青年音乐教师。最近,学校领导决定派我代表中心学校参加市级"春风竞技——教师教学比武"中学组音乐教师"教学比武"活动,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决心努力做好准备,争取取得较好成绩。我知道,这项活动参赛教师除了上一堂音乐课外,还要说课。可是,我对于说课知之甚少,不知道音乐课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该怎么说?特来信,向您请教!  相似文献   

3.
背景介绍:2007年底,北京市宣武区教委在育才学校举办了"智慧教师,生命课堂"高中课改研究课交流研讨活动,由区带薪脱产培训班的两位教师和区"1—4—1"工程的两位骨干教师做课,共同研究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高中课改由关注基础培训转向了关注课堂教学,这里,我们选取其中的一节课,围绕如何在新课改下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展开讨论,以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评优课、比武课等赛课形式主要都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或推广教学经验等而举办的。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教研活动,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没有谁会说取消评优课、比武课。在几年的课改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教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在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学参考》2014,(20):F0003-F0003
<正>昭平县第五中学自2012年被确定为"广西高中新课改舆论与宣传项目样本校"以来,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以发放新课改调查问卷、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报》、筹拍《新课改成果》专题宣传片、整理编印教师新课改论文集等为载体,以关注研讨会、跟踪各类赛课、聚焦专家进课堂、报道各类教研活动等为方式,结合"MS-EEPO有效教育"改革宣传,创新性地开展新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推行以后,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喊要进行新课改教学,领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改理念,一时间关于新课改的观摩课、评优课、研讨课、创新课等公开课铺天盖地,好像一时间,大家都领悟了新课改的理念,并能准确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其实不然,这种公开课有好多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创新精神,但也有不少是形式上的所谓"创新",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实则堆砌浮华,背离新课改的实质。一、教学要摒弃设计模式单一的缺点,使教学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确保校本教研工作全面开展 首先.我们在确定研究课题后,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围绕课题研究确定教研课题,积极上好"五课"(即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课,初级教师的优质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探讨解决问题的视导课),评好"五课".  相似文献   

8.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备课不仅要重视"三备",还应关注自身准备即"备己".  相似文献   

9.
趁着寒假的空闲,鼓足勇气翻开朋友向我推荐的《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一书,不知不觉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头至尾地读完后,掩卷沉思,真的有很多感慨。对许多中小学教师来说,教研只是"精英"们的比武论道,或是大家一起听听示范课和汇报交流课,然后评一评、议一议;而对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感到很茫然。《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中小学教师指南》,不仅从方法上,而且从方法论的角度诠释了课例研究。它与传统的听评课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基于同伴  相似文献   

10.
<正>"说课"的主体,一般是授课教师。教师的"说课",最初主要用来帮助听课者更深入理解授课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意图、思维过程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说课"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讨、赛课、教师资格认证等教师专业活动中,"说课"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提升语文教师"说课"专业教学能力,先要理解"说课"的内涵和目的。一、"说课"内涵辨析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较早提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参加培训,学习理论,研究课例,探索实践,但部分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而且越来越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学校在新课改实践中到底应该为教师成长提供哪些服务?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放在"新"上,要最大可能地用"新"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常听到"微型课"一说,现在笔者所在地区评职称都流行上微型课了,甚至连最近的一次评选市教坛新秀都采用"微型课"的形式(以前都是封闭式备课,现场上课形式).显然,"微型课"作为一项新的听评课组织形式,正在得到广泛采用.同时"微型课"也逐渐被当作"赛课"的一项内容进入教学比武大赛.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也许炙手可热,但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它进行一番审视.1微型课的界定一般地,微型课是指以经验交流或训练、甄别教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在非常规教学情境下,按照课  相似文献   

13.
正一、缘何而起每年的3月,笔者所在的学校都要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今年数学第一学段的"比武"主题是"认识小数"。为此,青年教师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认真研读教材教参,也有些寻找着他人的课堂预设进行整合梳理。其中笔者随堂听了一位教师的课,颇有感想。【教学片段一】课件出示6个小数(5.9,15.6,0.85,36.00,2.60,  相似文献   

14.
<正>昭平县第五中学2012年被确定为"广西高中新课改舆论与宣传项目样本校"以来,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以发放新课改调查问卷、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报》、筹拍《新课改成果》专题宣传片、整理编印教师新课改论文集等为载体,以关注研讨会、跟踪各类赛课、聚焦专家进课堂、报道各类教研活动等为方式,结合"MSEEPO有效教育"改革宣传,创新性地开展新课改的舆论与宣传工作,并以课题研究促进新课改舆论与宣传的深入推进。据统计,自被确定为样本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全面推广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常态发展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从课程形态建设转向关注教学的新课改。当所有这些需求逼近教师时,另一个聚焦点——课堂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浮现。一个是新课改中最能动的因素,一个是新课改中最基础的实验室,于是关于新课改一切一切的反思都将紧紧围绕着它们展开。本期"反思录"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2008年3月15日,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开展了一次"实施‘有效课堂’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大型活动,从专家启迪、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学校举措等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出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历史新课改的推进,教育界发生了诸多变化。首先是历史新课程编写组的专家们时刻关注新课改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修改新课改的不足,保证新课改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接着是各地学校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做了课务分工、教师培训等调整,保证学校能在新课改浪潮中不处于下风。之后是各地教师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保证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改标准。这些变化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清楚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新课改以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通过"审视历史课堂",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审视课堂"并不是仅指示范课、公开课和研究课,我们觉得主要是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常规课",或者说"原生态课",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活动的真实体现,"原汁原味的课堂"更值的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全面推广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常态发展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从课程形态建设转向关注教学的新课改。当所有这些需求逼近教师时,另一个聚焦点——课堂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浮现。一个是新课改中最能动的因素,一个是新课改中最基础的实验室,于是关于新课改一切一切的反思都将紧紧围绕着它们展开。本期"反思录"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2008年3月15日,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开展了一次"实施‘有效课堂’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大型活动,从专家启迪、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学校举措等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出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全面推广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常态发展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从课程形态建设转向关注教学的新课改。当所有这些需求逼近教师时,另一个聚焦点——课堂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浮现。一个是新课改中最能动的因素,一个是新课改中最基础的实验室,于是关于新课改一切一切的反思都将紧紧围绕着它们展开。本期"反思录"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2008年3月15日,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开展了一次"实施‘有效课堂’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大型活动,从专家启迪、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学校举措等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出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全面推广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常态发展的新课改,需要的是一个从课程形态建设转向关注教学的新课改。当所有这些需求逼近教师时,另一个聚焦点——课堂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浮现。一个是新课改中最能动的因素,一个是新课改中最基础的实验室,于是关于新课改一切一切的反思都将紧紧围绕着它们展开。本期"反思录"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2008年3月15日,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开展了一次"实施‘有效课堂’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大型活动,从专家启迪、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学校举措等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出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