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古至今,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文人论政"的传统,学者一般认为,近代通过报刊媒介进行的报刊论政从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始,到1945年储安平《观察》被查封终。当前新媒体语境下,通过自媒体进行的"文人论政"现象渐渐被人们关注。和报刊政论一样,自媒体人借助"新媒体"手段,创建"新文体",表达"新观点"。本文从文人论政的源起、嬗变来分析自媒体下"文人论政"现象的成因和特点,最后对自媒体下"文人论政"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人论政”,或曰政治家型报人办报,主要是指报人应具有政治家的一些重要素质,如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政治智慧、政治勇气等,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他们的这些优良的政治素质,对于他们当时的政治作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后世的报人,也产生了示范性的影响。“文人论政”的历史回顾近代中国不以功业而以思想、言论报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王韬为第一人。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报纸取名“循环”,部分地表示了王韬的循环史观。他坚信,中国通过变法图强,能够再度崛起。《循环日报》仿照西方报…  相似文献   

3.
杨文环 《今传媒》2013,(4):144-145
王韬是19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学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被誉为中国新闻记者之父,亦被称为“具在专门办报思想第一人”.笔者认为,王韬先生之所以能得如此高度评价,与他的新闻思想密不可分:重视报纸信息传播、“立言”的新闻功能观;强调报纸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新闻政论观;提倡品行诚正,博古通今的新闻人才观等.正是得益于这在当时极具震撼力的大胆思想,使后世得到启蒙,而其报刊实践及系统的报刊理论又奠定了我国近代报刊的基础,从而展示了王韬对中国新闻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韬是我国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提出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政论思想、报刊功能理论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开创意义。同时,由于受时代和个人的局限,王韬的新闻思想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言论自由、政论思想、报刊功能理论同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矛盾与妥协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辩证地...  相似文献   

5.
解雯昕 《新闻世界》2013,(7):303-304
【摘要】“文人论政”是近代中国报刊史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启蒙。本文试从分析“文人论政”的定义及缘何消逝、“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及现状入手,针对现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文人论政”的精华中发现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1874年1月5日他创办了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之一——循环日报;他是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在他启蒙下,到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了我国近代办报思想;他是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经梁启超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我国近代报刊以政论为主体的显著特点。王韬在我国新闻史上是一位颇著影响的人物。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他的报刊活动进行过研究。本文就王韬报刊活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考证,现就教于新闻界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7.
王韬被称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有两个特点,一是文章风格迥异,为后来的报人发展成为"报章文体";二是第一次把那个时代文人的民族意识写进报刊当中,使之与报刊思想融合在一起。王韬政论文中的"民族意识"形成的条件首先是时代背景不同,这使得王韬的政论文有别于"清议"时期和"文人论证"时期;另一个条件是媒介生态发生了改变,中国报业发展到了历史新阶段;此外,王韬本人的涉外经历和传统文人身份等个人因素也构成了王韬政论文的"民族意识"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19世纪70年代,在那内忧外患的非常岁月,以王韬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报人勇敢地面对现实,摒弃了“言不论政”的陈规,在报刊上大胆地评说时局,议论朝政,针砭时弊,鼓吹变革,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特别是王韬主编的《循环日报》,以其质高量大的政论,在中国报坛上竖起了一面旗帜,为已经存在和即将问世的近代报刊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维新运动中的改良派报刊政论,是对王韬开创的报刊政论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务报》的主要创始人汪康年,就曾立志要把该报办成象《循环日报》一样出色的报纸,“欲与天南逐叟争短长。”这说明王韬对维新派报人影响之大。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看,王韬的报刊政论都是维新派政论家们的启蒙范文。他的报刊政论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树娟 《新闻传播》2010,(7):109-109,111
文人论政特指近代文人通过报纸发表言论,议论政事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19世纪.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腐朽的清政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了帝国主义的挟持.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些进步文人在学习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后.对国家前途进行思考,并通过办报、办学堂、办会社等形式宣传变法、革新思想、启迪民智,以期促进民族之强大。王韬、梁启超、张季鸾、储安平等报人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任《大公报》15年主笔的张季鸾更可谓文人论政的典范.虽然“文人论政”渐随历史消逝.但中国文人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救国救民的这一探索、实践.已经构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独特且耐人寻味的一页篇章.也对反思现在新闻界出现的问题有所警示、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韬是人所公认的中国“具有专门办报思想的第一人。”然而,王韬又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新闻思想家。他的办报思想既建基于对于报刊的直接体验之上,同时又在报刊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恰是中国大部分新闻思想代表人物的共同特点。因此,关于王韬的新闻思想,还得从他的办报说起。  相似文献   

11.
徐新平 《新闻三昧》2006,(10):52-53
王韬(1828——1897)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被誉为中国新闻记者之父。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开创者,而且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1874年2月,他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中国第一份完全由华人主编和管理的中文日报。在长达30余年的报馆生涯中,王韬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思想。一、对报刊功能认识王韬认为,报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广见闻、通上下、通内外、辅教化几个方面。第一、广见闻。人们见识的增加、眼界的扩大和认识的提高自然有许多途径,但在当时交通不畅、传播缓慢的时代,最佳的方法就是办报。王韬将中国与…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王韬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代,是他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要实行变法自强,救大厦于将倾。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王韬充分地认识到西方报刊在社会生活当中的积极作用,首创《循环日报》鼓吹变法,倡言政治、经济等,并论述现代报刊的作用。就新闻学领域来看,前人更多的是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研究王韬的,本文笔者试图从舆论学的角度对王韬新闻思想作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马芝 《军事记者》2002,(8):61-63
王韬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名报人。1874年,他游历西方后,在香港创办和主编的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之一——《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新闻言论而首开我国人论政的先河,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声名远扬的报刊政论家。然而,由于《循环日报》的散失,数十年来出版的新闻史学论在介绍和评说王韬的报刊新闻言论时,  相似文献   

17.
文人论政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近代中国报刊的发展使时评成为文人论政的轻骑兵.纵观中国新闻史,时评热多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多发,公民的参政意识增强,在报刊上形成公开讨论社会问题的公共领域,成为公共领域的主要担当.当代时评热发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新媒体的高度发展、新闻娱乐化的大背景,导致了时评症结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王韬与富兰克林的报刊活动,首先基于谋生获利的需要,因此,他们的报刊实践有其商业逻辑。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场域,王韬办报有其干预政治的现实考量,富兰克林则力图在商业与政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也是中美早期新闻业的基本写照。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试图从源头上分析,中国的新闻业缘何素来与政治亦步亦趋,而美国的新闻传统虽然诸多反复,但商业化作为一个基本的线索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报纸的政论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迫切需要政论来开启民众的智慧。当时所办的报刊以及读者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报刊的政论文章:报刊影响力的大小也取决于所登政论的好坏。因此。维新派有影响的报人都是声名远播的政论家,如王韬、梁启超和汪康年就是杰出的代表。政论时代必然会产生政论写作的理论,研究和总结维新报人言论写作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当时代表报人言论写作的特色,而且可以为当代言论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韬一生著述丰瞻,其内容涉猎甚广,学术价值颇高。王韬的作品可分为撰著类、编辑类、翻译类、出版校刊类等,这些作品涵盖文学、政治、科技、新闻出版、教育、宗教等多个门类,其内容具有极强的思想前瞻性,对当时社会与学界的影响很大。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和改良主义思想先驱,王韬的历史地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王韬的著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