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营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资源瓶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贺立龙  蒋琳 《软科学》2008,22(6):117-120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障碍主要体现在创新的资源瓶颈方面,即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瓶颈。因此,要从强化创新危机感与成就感、发展科技要素市场、缓解创新融资难题、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等方面突破民营企业家创新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2.
企业制度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而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制度竞争力形成的核心人物,本文结合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路径,通过民营企业家素质模型分析,揭示从基础素质、核心素质和企业家自律等方面培养和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相似文献   

3.
熊琼 《科技广场》2004,(10):92-93
企业家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家又明显缺失,其原因有法律、政策等因素:须从改善宏观环境、企业家合格化和建立“企业家机制主导”模式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张敏 《科学学研究》2020,38(5):886-894
资源拼凑曾经是新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策略,如今却面临弱化企业家精神的质疑。本研究以非新创民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聚焦不确定环境下的政企互动情景,对非新创民营中小企业的资源拼凑行为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关联予以揭示。研究发现,资源拼凑与企业创新导向呈倒U型关系,并对企业前瞻性和风险偏好均存在消极影响。政商关系对资源拼凑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存在“双刃剑”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对资源拼凑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存在倒U型的调节作用。因此,重振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在于把握“亲清有度”的政企互动准则和价值逻辑。非新创民营中小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资源拼凑的战略意义并赋予其更为深刻的行动内涵,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企业家创新的相关文献的梳理,界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内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影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全方位的分析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各因素的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产生积极创新意愿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劳动力过剩,但企业家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家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如何激励更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及企业家来投资创业,也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千千万万创业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李鸿雁 《科技与管理》2008,10(3):107-109
首先,对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中外模式简要地进行了比较;其次,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特征,指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环境与国外企业家的发展历程相比有很大差距;最后,通过综合评述,指出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民营参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考虑了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4年发生民营参股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参股促进国企创新,且民营参股比例与创新正相关。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偏差后结果一致; 制度环境对民营参股企业创新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显著增强民营参股企业创新。研究结论为现阶段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政策启示,也为各地区根据制度环境差异,制定针对性政策完善市场、金融和法治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证企业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具有稀缺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资源,分析民营高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特点,并提出企业家要素资源是提高民营高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具优势,仅仅依靠单一的内部资源远远不够,愈来愈多的企业家开始对外开展研发合作。为了考察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研发合作、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之间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企业家社会资本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②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和技术社会资本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获取研发合作机会;③研发合作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创新质量,并且研发合作在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技术社会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④企业家商业社会资本对研发合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创新是企业家在不同制度环境下配置其才能的产物.较好的制度环境激励企业充分雇佣具有创新才能的企业家,创新路径以自主研发为主;较差的制度环境激励企业较多雇佣不具有创新能力但有能力减少制度成本的企业家,创新路径以模仿为主.本文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企业层面的截面数据,证明非创新才能的提高和制度的恶化阻碍了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和创新强度,而非创新才能的提高通过减少制度成本减缓了制度恶化对创新的边际负影响.在技术差距较大时,制度对创新的阻碍可以通过企业家才能配置缓解,从而保持较高增长,但这是以创新路径由自主研发型向模仿型妥协为代价的.而技术差距的缩小以及提高知识和人力资本等政策,只有在限制政府寻租,营造公平公正经济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桥梁作用,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怡安  赵雪苹 《科研管理》2019,40(5):90-100
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而企业家精神的激发要依靠制度环境的变革。利用2011-2015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了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效应,发现制度环境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其中,政府管制与法治水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而金融发展和地区腐败对其影响较弱。本文发现法治和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交互作用为正,而金融与政府对企业家精神的交互作用为负。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结论表明,为了引领经济高质量增长,应为企业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核心人物,其素质的高低对于民营企业的生死存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社会学中个体角色认知的理论,在对民营企业家角色认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由基础素质和核心素质构成的金字塔式素质模型,并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民营企业家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分的依靠企业家,将企业文化变成个人的文化,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误区。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加强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创建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才能保障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从制度的角度审视这一问题便可发现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基本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缺陷或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我国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症结之所在。因此,进行制度创新不失为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杨慧辉  潘飞  胡文芳 《科研管理》2020,41(6):181-190
采用因子分析法,本文从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能力构建了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指标,研究不同终极控股股东特征环境中的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匹配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越大,股权激励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会抑制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大,股权激励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越强;而且,国有控股股东与企业家型的民营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与企业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相比,资本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对股权激励抑制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剧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家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爽 《预测》2004,23(5):48-51
本文对企业家创新的重点领域、一般模式以及有关创新领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论述,认为:(1)从效率意义上说,企业家创新的重点领域是制度和文化创新;(2)企业家制度创新包括外生性制度、内生性制度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创新的成本约束使得现阶段中国企业家在后两种制度创新上更有作为;(3)企业文化创新为企业奠定人文和信念基础,通过协调矛盾、引导合作、减少制度创新成本等促进企业的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贫血症"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直接融资渠道不够通畅、银行经营政策与金融环境不佳、非正规融资的金融压制等所致。创新融资制度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在创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法制化路径上,可采取组建新型融资机构、建设资本市场、完善融资征信制度、规范非正规金融市场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经济基础薄弱、生态脆弱和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多重约束,其特色农牧业创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依据当地制度、资源和文化环境实际,从农牧业资源创新、农牧业技术创新、农牧业经营创新、农牧业环境创新四个方面,对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创新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甘肃少数民族特色农牧业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企业家精神为切入点,引入制度环境中间变量,构建并分析企业家精神与高技术服务业创新绩效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聚焦企业家精神内核、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以及重视动态制度环境适应性等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