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年教毕业班,到下学期时,总会教到《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詹天佑》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中分别有“严峻”和“竣工”这两个词。每教完一课,进行词语听写,当“竣工”一词未教时,学生写“严峻”一般不会错。可教完“竣工”后,学生听写“竣工”,总有许多人把它写成“峻工”;再写“严峻”时,又有许多人把它写成“严竣”。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生对偏旁的混淆,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多年教毕业班,到下学期时,总会教到《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詹天佑》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中分别有“严峻”和“竣工”这两个词。每教完一课,进行词语听写,当“竣工”一词未教时,学生写“严峻”一般不会错。可教完“竣工”后,学生听写“竣工”,总有许多人把它写成“峻工”;再写“严峻”时,又有许多人把它写成“严竣”。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生对偏旁的混淆,是正常的。通常我们只是高高在上地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没有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体谅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劳而无…  相似文献   

3.
今日 ,翻阅《课堂写真集》(我把自己的教学日记美其名曰《课堂写真集》) ,发现在教《暖流》一课中“滕王阁”的“滕”这个生字时 ,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 ,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滕’ ,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 ,然后对学生强调 :不要将此“滕”写成彼“腾”。改完作业 ,发现全班62名学生有27人将此字写错 ,错误率达43.5 %。其中 ,多数是把“滕”写成了“腾” ,小部分是把“滕”字右下的“”写成了“水”。过后 ,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 ,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 ,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 ,使学生对两…  相似文献   

4.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5.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6.
今日,翻阅《课堂写真集》(我把自己的教学日记美其名曰“课堂写真集”),发现我在教《暖流》一课中“滕王阁”的“滕”这个生字时,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滕”,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此“滕”写成彼“腾”。批改完作业,发现全班62名学生有27人将此字写错,错误率达43.5%。其中,多数是把“滕”写成了“腾”,小部分是把“滕”字右下的部件写成了“水”。过后,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使学生对两个字产生了混淆…  相似文献   

7.
一、教好课文 启迪思维每一篇课文 ,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这些都可能成为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作文灵感的钥匙。因此 ,紧扣每篇课文的特点 ,深入剖析课文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照“样”作文 ,可以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思索 ,受到启迪 ,练好作文基本功。这样做具有直观形象和知识迁移快的特点。如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是一篇参观记 ,教学这篇课文时 ,应抓住课文按参观顺序有重点地介绍所见所闻的特点 ,使学生在写参观记、游记方面得到启示。随即指导学生“照样子”写《参观×××》《游×××》,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8.
刚开始教学“落”时,只有少数学生把它写成左右结构,后来学了“满”以后,许多学生对“落”和“满”的结构混淆不清,有的把“落”写成左右结构“淳”,有的把“满”写成上下结构“赫”。究其原因,是这两个字都有“艹”和“氵”,但它们的书写顺序不同,“落”要先写“艹”,“满”要先写“氵”。学生稍不注意,就把顺序写反了,如果又把其中一个部件写大些,  相似文献   

9.
《称象》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曹冲小时候利用水的浮力 ,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是一篇难得的益智课文。有两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都抓住了“曹操听了直摇头”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进行教学 :教例 1 学生读书思考并展开讨论。师 :谁来说说“直”的意思 ?生 :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 ,在这里应该是“一个劲儿 ,不断地”的意思。师 :他理解得对不对 ?(所有的学生的思维都被集中在“直”是不是指“一个劲儿 ,不断地”的意思 ,即回答得对不对的判断里。)生齐答 :对。 (教学环节就此结束 ,教与学顺畅无阻。)教例 2 学生读书思考后展开讨论。师 :谁来…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1.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11,(11):54-57
师:进入第七单元,我们学习了《倔强的小红军》和《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两篇课文。这是两篇战争题材的故事,写得生动形象。今天,我们放慢学习的脚步,回味学过的两篇课文,来研究研究如何把大家熟悉的事写成一篇好作文。A同学,你喜欢看电视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说的“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空间。一、利用标点符号补白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如教到《泉水》一课最后一段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两个词,后面有六个小圆点,这叫‘省略号’,它告诉我们泉水还流过很多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13.
《与妻书》是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上的一篇课外自读课文,文字流畅,所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学生完全可以读懂。但《与妻书》不是一封普普通通的遗书,它是清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生前给他的妻子写的一封非同寻常的绝笔书。它是一曲充满革命豪情的“正气歌”和揭露清王朝腐败的战斗“檄文”,又是一篇情真意切、说理深刻、感人肺腑的抒情文。所以,我在教《与妻书》这篇课文时,没有把它当作一般的课外自读课文处理,而是在学生按老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有些课文的题目,看起来似乎一般,但如果细细地加以品味的话,却可以领悟出深刻的旨意来。在总结《钻石》(小语八册)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课文要取‘钻石’为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课文写的是这位姑娘把拾到的一  相似文献   

15.
<正>看图写话是教师指导学生把从图画中看到、想到、感受到的内容用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以及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小老鼠玩电脑》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的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信息展开想象,学习表达”。围绕这个要素,教材选编了《古诗二首》《雾到哪里去了》《雪孩子》三篇课文,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小老鼠玩电脑》这个写话训练。不论是课文内容还是写话训练,核心都指向单元语文要素——课文是学习方法,写话训练是运用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写话训练中呢?笔者以为,唱好“三部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少年闰土》多次被选编成课文,可美中不足的是彩色插图里出现了常识性错误。这篇课文我已讲过多次,插图也曾多次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过,但却从未发现其中的瑕疵。这学期写《中秋之夜》的作文,大多数学生没经过观察,凭空想象,竟把中秋之夜写成“了繁星满天,众星捧月”的奇丽景象。为此我特意让学生在月圆之夜观察了一番,明白“了月明星稀”的道理。想不到这次在指导学生观“察月下刺猹”的彩色插图时,学生们纷纷指出“:既是圆月,哪来那么多的星星?”真是一句话提醒了梦中人。这时我才注意到插图上圆月的附近及远方的天空竟出现了几处稠密的星星…  相似文献   

17.
当我快教完《半夜鸡叫》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看课文的题目应改为‘半夜学鸡叫’好一些,因为课文的第二段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是讲高玉宝发现了周扒皮半夜学鸡叫这个秘密。”“半夜学鸡叫?这个问题提得好!”我随即把《半夜学鸡叫》与《半夜鸡叫》两个题目并排写在黑板上,并提出3个问题:一、课文的重点是写周扒皮学鸡叫还是写半夜鸡叫,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二、半夜  相似文献   

18.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3,(20):23-24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教”就像那知时节的好雨,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便是“无痕之教”!一、设问无痕例: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西门豹》时,提出的五个问题是:(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  相似文献   

19.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鸬鹚》一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文中有一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上这一课时,都会紧扣住句中的这个“抹”字做文章。最近听了本校的两堂关于这一课文的公开课,两位教师也都不例外地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挖掘这个词的内涵,通过换词比较、朗读,潜心体会文中此处用“抹”的好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很讲究突出重点、难点,这是共知的。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可能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可能是一段文章。善于抓住这些重点进行突破,对理解课文、揭示中心、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校刘杰老师教《小蝌蚪找妈妈》(小语第四册一课)时,把课题中“找”这个中心词作为突破口,从揭题到逐段讲读都紧扣这个“找”字。问题设计恰到好处,激起思维,教得既有力度,又有深度。如揭题时,她提问:“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想想,课文主要围绕课题中哪个词写的?”学生回答出“找”字后,教师又问:“哪个孩子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是它迷路了吗?”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