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C电磁振荡的形成过程是高中物理电磁振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较好地了解电磁振荡的过程,就必须做好电磁振荡的演示实验。传统的演示方法是用演示电表来演示。该方法要用到电感量很大的电感线圈,既不易得到又很笨重。此外,电表指针的惯性摆动也容易引起误解。而用示波器来演示该实验就能较直观地显示电磁振荡的过程,只是现有的该类仪器要么演示线路过于复杂,要么不能同时演示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实验操作也较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款电磁振荡演示教具,配合大屏幕示波器来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演示效果。下面介绍该款教具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2.
交变电动势的图像通常是把照明电路的交变电压输入示波器中,由示波器的荧光屏直观展示出来。但这一演示实验难以直观地解释为什么示波器荧光屏上展示的曲线正好是正弦曲线而不是别的曲线,也难以消  相似文献   

3.
学习交流电时,教师一般都用示波器来演示交流电的波形.由于交流电的频率较高,荧光屏上亮斑移动得很快,在水平偏转电极上不加扫描电压时,观察到的是一条竖直亮线,而不是亮斑在上下移动,当在水平偏转电极加上扫描电压时,观察到的是稳定的正弦波.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及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下面介绍一个实验:“用直流电演示交流电的波形”,并用示波器观察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用示波器显示的电磁振荡演示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的示波器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共振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声音的共振通常叫做共鸣。利用共振音叉演示声音的共鸣发出的声音太小,只有附近几位学生隐约听得到,效果很不理想,利用示波器把音叉发出的声波直观地显示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使学生能亲眼看到声波的形状,效果很好。1实验器材示波器1台,功放机1台,话筒  相似文献   

6.
共振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声音的共振通常叫做共鸣.利用共振音叉演示声音的共鸣发出的声音太小,只有附近几位学生隐约听得到,效果很不理想,利用示波器把音叉发出的声波直观地显示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使学生能亲眼看到声波的形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用示波器观察阻尼振荡波形是高中物理较为难做的一个实验。为了观察到一个稳定的阻尼振荡波形,我用一只2GP管控制继电器动作,使LC电路充放电就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如图)。  相似文献   

8.
示波器是常用的电子仪器,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出频率为10赫~100千赫的电学现象。但对于频率小于10赫的实验,用普通示波器就很难正常显示。根据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采用增加电容器的简单方法,将扫描频率扩展到1赫兹以下,演示低频电学现象和暂态过程,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示波器通常采用多谐振荡产生扫描锯齿波(如J2459型和325型等),锯齿波频率由振荡管阴极电容决定,例如扫描频率在1000赫~100赫范围内,电容容量0.047μF;  相似文献   

9.
RL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研究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中一项比较简单的研究性实验。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暂态过程的特点和电感特性的认识与理解。现就采用不同元器件,以及采用计算机采集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该实验时存在的问题与大家共同讨论。该实验所用典型的观测RL暂态过程的电路如图1。实验所用仪器有方波信号源和示波器,通过示波器的显示来观测研究电感L的暂态过程及规律。而这样的电路和装置很难观测到长时间的暂态过程。笔者考虑到师范教育专业类的教学应结合中学物理(初等物理)教学的需要,将该实验电路改成中学实验中研究自感采用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1熟悉示波器原理及其各个旋钮的功用 1)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研究各种电信号常用的一种电子仪器,示波器用示波管来显示各种电学量的变化,示波管内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轰击示波管的荧光屏发光,如果在电子轰击荧光屏前给电子运动区域加上一定的电场,则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按照电场的规律发生偏转,  相似文献   

11.
正一、示波器教学中的问题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仪器,内部核心部件是示波管,由电子枪、聚焦系统、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水平偏转电极XX'和竖直偏转电极YY'上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从电予枪前聚焦系统射出后将汇聚在荧光屏上一点,形成一个亮斑。如果在偏转电极YY'上加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在偏转电极XX'上加扫描电压,荧光屏上就显示正弦曲线。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扫描微调旋  相似文献   

12.
示波器是常用的电子仪器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出频率为 10赫~ 10 0千赫的电学现象。但对于频率小于10赫的实验 ,用普通示波器就很难正常显示。根据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采用增加电容器的简单办法 ,将扫描频率扩展到 1赫兹以下 ,演示低频电学现象和暂态过程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示波器通常采用多谐振荡产生扫描锯齿波 (如J2 4 5 9型和 32 5型等 ) ,锯齿波频率由振荡管阴极电容决定 ,例如扫描频率在 10 0 0赫~ 10 0赫范围内 ,电容容量 0 .0 4 7μF ,扫描频率在 10 0赫~ 10赫范围内 ,电容容量0 .4 7μF ,那么继续增大电容 ,扫描频率…  相似文献   

13.
1 方法一拍摄实验过程,利用录像机的静像功能制作阻尼振荡曲线的录像带。用摄像机摄下阻尼振荡演示实验过程,播放实验录像时,适时按下录像机的暂停(静像)键,即可从电视屏幕上观察到持续的阻尼振荡曲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直接使用录像机的静像功能来观察阻尼振荡曲线,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课堂上要准确搜寻到有完整振荡曲线的某帧图像,清除画面上的干扰杂波,教师必须花费一定时间仔细调节录像机。再则,观看静像时,录像机内高速旋转的磁鼓持续扫描录像带某一固定部位,严重磨损录像带,导致录像带所记录的信号劣化。第三…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用电流计演示电磁阻尼振荡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课本下册中编入了示波管和示波器使用的教材。这对备课和教学都是一个难点。教材在30页中写道:“……电极B的电压均匀增加的过程中,荧光屏上电子产生的亮点将从左向右匀速地水平移动……。”为什么B电极上的扫描电压均匀增加时,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亮点就匀速地移动呢,教材未作分析。在涉及示波管的大学教材中,或未作分析;或虽作分析,却偏重于数学的推导,对物理过程,则语焉不详。《物理教师》1981年第一期上的《示波器中电子射线的偏转》一文中分析了这一问题,明确地将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偏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电磁振荡实验,中师和高中物理教材均用电流计来显示振荡电流。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电感线圈,电流计指针摆动总存在惯性,与振荡电流方向不同步。因此,我们对此实验做了改进。 1.用示波器显示振荡电流波形。电路如右图,电感线圈L用40W镇流器,电容C容量为20μF左右(可用两只47μF、16V电解电容负极与负极相连代替),示波器用J2459型学生示波器,电源电压为直流8~12V。实验时,把示波器的“衰减”和“扫描范同”分别置于“10倍”和“10Hz”挡,“扫描微调”调到最小位置,适当调节“X增益”和“y增益”旋钮,在荧光屏上就显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RLC电路暂态过程中出现的充电、放电、阻尼振荡等过程,并对衡量电路充电、放电、阻尼振荡快慢的物理量,总结了图解法、最小二乘法等多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在物理实验中,一般用示波器来演示科萨如图形,并根据利萨如图形测量振动频率。利萨如图形的花样和两分振动的频率比、初位相有关。由于示波器工作机制限制,各分振动的初位相难以控制且在不断变化,因而示波器演示的利萨如图形是一个动态的,在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示波器是研究各种电信号的仪器,在现代生产、生活、科研、军事、航海、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现将有关问题归纳如下,供参考.一、示波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图1所示,当偏转电极 X、X′上不加电压,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打在荧光屏上时会产生一个亮点.若在偏转电极 Y、Y′(或 X、X′)上加电压,电子在竖直(或水平)方向上会发生偏转,从而使亮斑位置改变,当电压变化很快时,亮斑位置移动也很快.如果只在水平偏转电极 X、X′上加电压,荧光屏的亮斑就在同一水平线上发生偏转,亮斑看  相似文献   

20.
一、做好演示实验,引入洛仑兹力概念洛仑兹力是微观力,虽然从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可以推想出磁场力是直接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但这只是对洛仑兹力的间接感知.为了使学生较直接地感知洛仑兹力,必须做好课本上的实验:用阴极射线管演示电子束在磁场作用下的偏转.也可作这样的实验:用J2495型示波器进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即将两块从扬声器上拆下来的磁铁异极相对,分别按在示波器外壳两侧上,观察电子所显示的竖直方向偏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