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要求和重点内容,以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区块链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次技术变革,引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在回顾区块链与职业教育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区块链与职业教育的耦合效应,阐释区块链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用场域的技术思路,提出区块链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运营保障策略,以期打造"区块链+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树立"区块链+职业教育"的中国标杆,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才链和技术链是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有必要建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专业集群,以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人才瓶颈。其次,通过明晰人才链和技术链在产业链对接产业集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链和技术链构建了高职专业集群。最后,对机电类相关专业率先开展了集群建设的探索实践,为高职专业集群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链"是学科教学立意的灵魂要素,是支撑和推进深度教学的"第三只手"。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具体教学实践,可从逻辑链、思维链、情境链、问题链、价值链五个维度切入,寓教于"链",思行结合,探究深度教学如何因"链"而爱、因"链"而动、因"链"而效。  相似文献   

4.
工艺尺寸链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工序与装配尺寸链、确定封闭环、尺寸链解算方法、公差分配方法以及假废品分析等5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工艺尺寸链的教学方法。通过突出分析工艺尺寸链教与学的关键点,让学生认识到结构设计的同时,考虑后续的加工、装配工艺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9,(7):120-126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心化学分银行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解读。随后,文章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最后,文章从学分银行联盟链、侧链、主链三个维度,探讨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对于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公信力与效率、建设个人的终身学习电子档案有积极的意义,并为学分银行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链”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新内容。从“课程链”内涵解析、“课程链”建设的实施和“课程链”建设的教学管理诸多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课程链”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新内容。从“课程链”内涵解析、“课程链”建设的实施和“课程链”建设的教学管理诸多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述了区块链的含义、发展及其特点,分析了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知识共享障碍及其原因,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企业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应用可能性与有效性,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知识共享难题,为解决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知识共享障碍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业链是适应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系统化作业建构,作业链的高度结构化、强力关联性、丰富实践性等特征为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作业链模型建构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充分发挥作业链在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目标的找位、补位与越位功能,情境的择定、整合与优化功能和学习过程的驱动、构成与联动功能,从而提升作业的课程地位,优化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试论问题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本文对问题链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了探讨,研究了问题链与数学教研、学生思维发展、数学探究教学等诸方面的关系,提出了以问题链引领数学教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体化教育与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深入分析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 ,明确了一体化教育发展趋势对承担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客观要求 ,在剖析当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目标、结构等基础上 ,指出了当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一体化教育发展客观要求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 ,并对建立适应一体化教育趋势的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以及教办[2010]3号文中"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见,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管类专业实施了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基于"双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校企"双主体"合作的探索与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领导实务课程体系构建应由传统的学科理念转变为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的思路构建了领导实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特岗教师是我国为解决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师资问题而出现的特殊教师群体,研究其实践性知识问题对"特岗教师计划"的深入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西部农村特岗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实践性知识薄弱、教育心理学实践性知识缺乏、学科实践性知识不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教育泛城市化倾向明显;应用性学科理论知识匮乏,学术理论知识学而不化;地方课程理论知识与地域性文化知识薄弱。进而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加强师范教育的前期准备、特岗教师的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科学课程(教育)标准》,发现两者在课程宗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学习方式上基本思想较为一致,但在课程评价、教师进修、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表述上两者存在差异。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科学教育体系需要借鉴美国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学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师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师专院校应努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实施,培养有师魂、有底蕴、有特长、能创新的基础教育新师资。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技能,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其培养模式应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职教教师的能力素质必须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结合进行。文章基于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4位“双师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对教师本土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归纳了工学一体化课程下职教教师具有的九项教学能力内容,并将其划分为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两个层面的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三种类型,在对不同类型教学能力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跨界的集成性、生成的情境性和整体的互补性三个典型特征,为针对性做好“三教”改革背景下职教教师队伍培养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归纳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各层面的教师教育院校在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是有差异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体现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善课程结构、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仍存在学科本位、教育类课程地位相对较低、课程设置针对性滞后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走向将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变革的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和课程实施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Saudi Arabia implemented a new 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in 2008. There was speculation that many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did not possess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needed to teach this subject. To investigate this topic,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55 male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in Riyadh, Saudi Arabia.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had a low conceptual level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some of the teachers had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exact nature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did indeed need more training in what computational thinking means and how to teach this sub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