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日前,省教育厅现就开展精准帮扶乡村小规模学校附设幼儿园(班)有关工作下发通知,要求从"因地制宜,合理分工""精准指导,对口帮扶""硬件改善,软件提升"等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工作。通知指出,精准帮扶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各县(市、区)要统筹当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发挥各级示范园的帮扶带动作用,针对不同乡村小规模学校附设园(班)的实际困难,统筹安排、合理划分帮扶工作片区,做到各片区至少由1所县级以上示范性幼儿园园长担任片区长,主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需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防止返贫和可持续性精准帮扶作为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精准帮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核心内容。在可持续性精准帮扶视角下,通过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深度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贯穿脱贫个体一生的永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精准帮扶的新定位,深入剖析职业教育精准帮扶的可持续性面临因教直接返贫、因教间接返贫和因教隐性返贫的困境,从构建柔性化的资助体系、提升就业质量、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等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精准帮扶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同时,教育扶贫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保障。立足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两河口镇的教育扶贫实践,分析教育扶贫实施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提出破解路径。研究发现,该地区通过控辍保学、精准资助、结对帮扶、职教帮扶四大教育扶贫措施进行"造血式扶贫",提升人力资本开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但教育扶贫也面临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与扶贫效益不明显、教育精准扶贫瞄准偏离与政策悬浮、教育扶贫主体单一化与扶贫客体被动性的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厚植人力资本,增加教育投入供给、构建教育精准扶持治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多方扶贫主体参与的教育扶贫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20,(1):26-31
通过对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37位校长的问卷与访谈调查研究,发现:入选校长对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具体形式与暑期培训等各环节比较满意;该计划不仅明显促进了入选校长教育理念、管理智慧与社会影响的提升,而且对其周围同事、学生、学校、乡村校长职业声望及所在区域的教育政策与文化均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显性影响。整体观之,"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初步实现了其培养"乡村教育家"的初衷,但仍需深化跟岗实践的帮扶指导环节、增强暑期培训课程的实践导向、完善校长委员会的精准帮扶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华东师大李季湄老师在谈到当前教育均衡化发展形势下城乡帮扶的长效性时,曾经说过:"没有实现双赢的帮扶都不会长久,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效。"那么,幼儿园的对口帮扶活动应该如何改进,让城乡幼儿园在研究过程中,双方平等、尊重,实现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实现帮扶活动的深入长效呢?我们的做法是:一、师徒结对传帮带,引领示范共成长我园有着一批素质良好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将网片内的骨干教师和我园的骨干教师结对,成立了教研大组。通过这些骨干教师"传、帮、带",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缩短城乡幼儿园的差距,促进全县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园以幼儿劳动教育为抓手,开展精准帮扶乡镇园所课题研究,通过把脉调研、同研共享等策略,精细下园指导过程,推动乡镇幼儿园课程改革,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城乡幼教差距日益加大的情况。我市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对口帮扶工程。2004年初。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大力实施教育对口帮扶的工作意见》,出台“对口帮扶”政策.启动了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口帮扶”工程。《意见》要求全市范围内的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充分发挥实验、示范、辐射作用.在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品位的前提下.必须实质性地对口帮扶一所一般性幼儿园或乡镇幼儿园.共同提高办园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实现信息化与扶贫深度融合要解决当前存在的农村教育瓶颈问题可以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城乡教育的组织变革,提升乡村学校的创新能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解决乡村教师"派不出、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也即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具体操作上,可以选取农村偏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高校教育帮扶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帮扶更是消除贫困、斩断穷根的必要途径,也是“五大振兴”的不竭动力。当前,高校教育帮扶面临多元主体缺位、单向思维固化、实施措施粗放等困境。高校在教育帮扶中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做好顶层设计,以理念提升为手段增强思想根基,以精准施策为核心推进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对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扶贫是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域5县32所乡村学校105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但同时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学校需要整合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方法和创新帮扶实践体系,以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受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物质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的限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这一教育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而且阻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因此,作为乡村一线教师,我们应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助力乡村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的精准培训不仅有助于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还能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笔者分析了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现实困境,阐述了新时代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内涵和价值,从内在需求、乡土文化、专业发展等维度,就新时代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中,"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有效的推进策略,打通教育帮扶"最后一公里"。一是守土明责,明晰培养基地在教育帮扶中承担的"非常"角色和"特别"使命;二是务本求实,清晰角色定位,凝聚价值共识,创新管理模式;三是精准发力,拿出真招实招,采取"四式一十二招",力求让教育帮扶"真""实""精""准"。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共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农",从教育供给侧层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以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产业、技术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较快,然而教师流失与缺失问题依然存在。乡村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并不高,且应成为精准帮扶的核心内容。以乡村职前教师为例展开调研,发现该群体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师生认知不足,教学管理的指导低效,乡村文化融入不佳及实习就业保障制度不优等成长症结,特从个体、学校、社区及政策层面提出精准帮扶其成长的共同体策略。职前教师作为乡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储备之一,应以共修方式来提升其专业成长可成为发展师资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精准就业服务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要重视并将精准就业服务作为就业工作的核心。"精准帮扶一二三",即一次覆盖、两次督促和三个落实,把握其重点环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构建"一生一策"的学生动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萌 《中国培训》2023,(2):26-2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十四五”期间,决定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明确将职业教育培训协作纳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重要内容,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帮扶重点,扩大东西部地区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供给和输出。  相似文献   

18.
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诸如优质课程资源匮乏、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教师交流机制与鼓励政策不健全、学生生源持续消退等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稳定的城乡教育教研共同体,盘活优质资源,完善并落实城乡教师交流鼓励政策,以进一步提升他们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乡村教师数字化教育能力缺失、乡村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堵点。因此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逻辑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解决乡村教育生态失衡等问题,实施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云平台联接城乡学校,汇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应。  相似文献   

20.
学前一年教育对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对学前一年教育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城乡间比较.发现学前一年教育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与县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比较接近,而乡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质量则相对比较落后.为缩小城乡差异,应提高财政投入重心,确保政府在乡村学前一年教育中作为;建立多元投入渠道,引导教育资源向乡村学前一年教育倾斜;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保证学前一年教育质量;改善乡村幼儿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