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于环境整治决心持续加强,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社会整体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度和对生态修复的诉求度逐步提升。未来的环保从业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培养一批从事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价、生态修复及其工程施工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社会调研,认为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增设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供需调研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标准研制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工作需求,针对污染修复行业内部企业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现状及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开展调研,以了解当前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本行业企业对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知识要求及趋势,从而为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学校、学生、企业与政府构成顶岗实习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行,离不开各个部分的协调与合作。系统内各个部分积极多维相互作用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章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生态学分析,并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尝试搭建高职顶岗实习生态系统,为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备受关注,社会亟需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研究。文章结合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贯彻科研教学融合理念,依托淮北煤矿塌陷区的地域优势,以学生学习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为专业特色,从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和各专业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总结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机构有针对性地对其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选择统计分析和专家调查法,能够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现状从专业数量、专业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解剖。对比分析不同专业发展前景,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专业,并提出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启示与建议:压减开设数量多但不具发展前景的专业,鼓励开设数量不多但具发展前景的专业以及开设数量和发展前景相匹配的专业。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又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十一五”期间,西北地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预防保护与生态修复进展不断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新突破.但是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已威胁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应该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健全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育生态学基于生态学原理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把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认为教育是一套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和动态性的生态体系,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可以发现其呈现出整体不平衡、系统性不平衡以及动态性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促进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加强教育环境的外部生态建设,又要加强教育环境的内部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教育部在2012年新颁布的一个特设专业,隶属于自动化类专业。文章简述了该专业的历史渊源、当前状况以及发展前景。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实践教育环节进行了思考,旨在提高该专业的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楼洋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09-110
本文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该专业学习中课堂听课、专业实验、参与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等方法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环境生态视野、管理知识和技能会深入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因此,急需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为我国企业转型提供环境生态的保护。如何结合新形势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新工科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践,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积极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生态规划和管理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通过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PBL+双语多模式课程教育实施、强化新工科教育的实践课程设计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课程规划-多模式课程教育-企业协作新工科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达到了新工科人才综合素养的各项标准要求,并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期待的迫切要求;更是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要加快推进全面转型,努力形成生态文明与产业升级、城乡发展协调共进局面;要抓住重大工程建设,把握关键环节,努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层次,寻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突破;要切实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要积极弘扬绿色环保理念,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苏州要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率先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在阐述新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论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和公众参与三条路径来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又从思想确立、风气形成及实践推动三个层面来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3.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位置,进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城镇化影响中国发展前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摆脱以往城镇化造成的土地浪费、缺乏规划、城乡隔阂、资源环境破坏,使两者和谐统一。通过生态美好乡村在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阜阳特色农业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产业与城镇化一体布局,从粮食主产区变为江淮大厨房,为社会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食品,完成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从建筑工程污染现状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重点探讨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提出了加快生态道德建设步伐、提升生态道德建设水平的现实要求,因为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搞好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其基本进路是提高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生态道德意识,注重生态道德的实践,完善生态道德建设法律保障,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确立生态道德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不但互相包含,而且直接相通。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是: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良性互动原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学习生态智慧与发挥生态优势原理。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体现,并蕴涵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方法论。生态文明理论可以应用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去;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四维路径.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青海未来发展的目标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立足于特殊省情和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的发展时期,要谋求从更高层面应对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行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广东以破坏森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和当前环境污染严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和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整治环境、掀起生态文明运动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