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面对中国教育日趋大众化的新形势,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入手,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课程本身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表达等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与网络非常贴近的课程,随着当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延伸,当代文学史教学必须利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丰富的当代文学网络资源,建构起一个更为科学、现代和贴近学生的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增强当代文学的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这门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注意授之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的文学史观,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视野和文学性思考能力,从而建立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结构.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新时期诗歌朗诵及讨论会”,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选诗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诵诗中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在赏诗中培养学生的鉴赏水平,在论诗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困扰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学生不读文学作品的现象,要大胆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和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要坚守文学立场,回到文本自身,采取文本细读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方法革新的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使高校在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和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目前的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激发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致力于利用该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笔者将结合高校教育活动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的小学教育专业,在大专阶段,它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对象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有着自己的特色,教师要因材施教,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变革考试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然而该课程在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入手,做到经典性与人文性、审美性相结合,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其次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类重要的基础专业学科,涉及人文社科较多专业。当前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较多学科教学均面临着内容较为滞后、课时明显降低、课程体系不健全、注重知识阐述忽视能力培养的问题。我国在应用型人才教育方针引导下,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依据文学史呈现出的内部格局特征以及广大学生的爱好兴趣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调节整改。同时课程体系应凸显阶段性,把握实用性,具备针对性。再者,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锻炼培养。本文依据上述原则目标,对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如何优化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展开研究,对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开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应该区分开来,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广告学学科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具体到实践教学中,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在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的过程中突出文学的美育功能,达到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话语范型与女性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女性写作与主流话语之间呈现一种分享与受制的关系,既对时尚主流应合,又保持一份自觉的疏离,同时惜鉴其话语资源来拓展文学想象、文本叙事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自动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中,经验法是一种凑试折方法。它将需调节的各种参数按不同的对象照表中的经验数值适当的选取,再将系统闭合起来,一边施加人为的干扰(例如改变给定值),一边看调节曲线的形状,如曲线不够理想,则按某种程序将参数反复调整,并施加相同的干扰观察调节过程曲线,将这些调节过程曲线相互比较,“择优录取”,并确定最佳参数值。最后对复杂的系统经验法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面对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和学校所采用的考试模式表现出考核观念落后,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的反馈、调节、指挥棒功能弱化以及考试模式单一等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应及时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数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来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甫全  左璜 《教育学报》2012,8(1):40-48
行动研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复兴历程中,虽然遭遇了科学实证主义偏狭的质疑与压迫,但是却以文化发展的阔大胸怀报之以扬弃性的接纳与反哺。研究方法论发展史表明,行动研究在快速发展中已经出人意料地吸纳并融汇了被人视为异质性甚至对立面的思辨研究、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正在超越早先被定位为一种研究范式的限定,实现从保守观到自由观的转身,努力成长为研究方法论的一种当代整体主义形态。行动研究作为当代形态的研究方法论,一方面在历史生成中努力为自身建构逻辑合理性,它以现象学的多层世界观为本,以文化的多元认识论为根,以系统科学的分析—综合辩证法为茎,孕育起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统一的整体主义哲学原理;另一方面在现实开发中努力为应用彰显新颖的方法论构成,拓展了有结构和无结构并存而交织的复杂多变的情境问题对象,形成了开放与发展互促而累积的动态系统的具体方法工具,孕育了革新行动、生成知识与培养类主体的多元和谐的价值追求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球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走向深入,网球课程教学考试考核评价模式中暴露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比较而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网球教学考核模式主要着眼于技术掌握情况的达标和动作掌握规范性方面,考试难于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并相应地进行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评优评先是高校的常规总结性工作之一,是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奖励性的荣誉,它能够鼓励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双赢的良好效果.如何科学、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优工作,如何使评优依据科学化是学生事务工作过程中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笔者就量化考核对高校评优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试图手求一种较为科学的评优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学习是人们通过互联网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虚拟性和自主性。一方面,网络学习使学习在实践和交往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高的主体地位,它尊重个体的需要并予以满足,促进个体的认知和创造,丰富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又束缚了学习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强化了学习对技术的依赖,强化了学习对真实世界的疏离,弱化了学习的理性思考能力,弱化了学习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探索学、做、考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深化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学、做、考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围绕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基本思想是将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与考试融合于整个课程的学习全过程并有机地加以结合,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功能,探索将知识的传授转变成对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并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和考核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学堂在线平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资源,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丰富课堂上课形式,结合PPT教学、工程案例和Matlab信号处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在线平台资源及学生的课后时间,学生观看项目教学类视频,并结合课内实验进一步加强练习;同时期末考试采用机考形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形势下“居家养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一方面,家庭结构日益趋于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社会出现大量的空巢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另一方面,人们强化了社会养老服务的功能,提出了养老服务方式多样化的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人们都在积极探索既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又能满足老人的不同养老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与家庭、机构养老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还存在许多问题。正确认识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居家养老优势,必须确立以下三个基本点:一是居家养老在我国势在必行、可行;二是居家养老受多重因素制约;三是居家养老亟需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