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韬奋热心宣传职业教育始于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1922年韬奋经黄炎培介绍入社并被聘为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编译《职业教育丛书》,后又兼任中华职业学校教育主任,从事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韬奋在推动职业教育的活动中,做了两件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生活》周刊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杰出代表邹韬奋踏入新闻界的第一站。一九二六年十月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后,即着手内容和编排形式的不断改革。随着他的思想的演变,这个刊物从原来每期发行两千多份,发展到十五万五千份,开创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从宣传职业教育、人生修养,转为宣传抗日救亡,成为时代前列的一面大旗,一个号角。韬奋自己在不断探索、追求,和读者的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中,从一个具有朴素爱国主义思想的民主战士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他那极有宣传鼓动力量的抗日言论,激起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同时,却遭到反动当局的忌恨,压迫接踵而来。韬奋被迫出国,《生活》周刊被查封。一九三五年八月韬奋从国外归来,立场更坚定,思想更明确,不变初衷,继续办刊物,办报纸,大声疾呼,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批评抗日阵营内部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办刊物,几乎遭到《生活》周刊同样的厄运。现将韬奋著作中提到《生活》周刊的文字,沿着产生、发展、以及遭到查封的过程,整理、摘编成文,供读者了解韬奋这个时期的思想演变,和《生活》周刊的历史。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的新闻出版生涯究竟何时开始,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一来因为邹韬奋的活动时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二来又有大量的文字及实物资料留下。但是,有关论著对此仍有模糊认识,如《韬奋文集》之前所附《韬奋年谱》称: 1926年“十月间,韬奋接编‘生活’周刊,这是他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开始”。 [1]因为《韬奋文集》是国内第一部邹韬奋的文选,所以这一观点的影响颇大且深,许多相关论著都采用了此说。 [2]我们认为,这一说法与事实不符,大有澄清的必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邹韬奋新闻出版活动与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广泛发展促进了《生活》周刊的诞生。《生活》周刊最初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发表了大量有关青年职业教育和职业修养的文章。从为就业做准备、从业后如何面对失业等方面指导青年求职与就业,它所倡导的一些见解对于今天的职业指导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广泛发展促进了《生活》周刊的诞生。《生活》周刊最初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发表了大量有关青年职业教育和职业修养的文章,从为就业做准备、从业后如何面对失业等方面指导青年求职与就业,它所倡导的一些见解对于今天的职业指导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2013,(3):138-142
“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第三届《大学生》杯动漫大赛”是为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丰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践行北京精神、参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1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为了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文化精神.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系列主题文化创意赛事。  相似文献   

7.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工作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80周年同志们:在我们正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9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今天,中华职业教育社迎来了她八十岁的生日,这是一件非...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故居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韬奋是他后来主编《生活》周刊时所用的笔名。由  相似文献   

9.
邹韬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生于福建永安,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出版家。他的代表作《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通讯集,是我国早期报告文学的佳作。韬奋、1921年大学文科毕业后,担任过教师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1926年接编《生活》  相似文献   

10.
邹韬奋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热爱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至今感动着千千万万群众。但是,人们对他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长历程或许并不十分了解,而正是在这些年月里,韬奋正式踏上了新闻出版的道路并开始了一生思想的重大转折。中华职业教育社与黄炎培等是韬奋成长为一个伟大爱国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扶持者。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教育社团,出版过许多教育刊物,如最早于1909年出刊的《教育杂志》、1912年出版的《中华教育界》,以后著名的有中国科学社出版的《科学》、《科学季刊》,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的《教育与职业》,新教育共进社后改名为新教育改进社出版的《新教育》,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的《农民旬报》,中华儿童教育社出版的《儿童教育》、《活教育月刊》、生活教育社出版的《生活教育》、《民主教育》等等。据1999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十卷)所载,共有教育社团240多个,出版刊物460多种,其中除…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连续文明发展史的古老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我们的先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堪称精神文化经典产品的古代小说名著,便正是中国古代璀璨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借鉴与启示,挖掘古代小说名著之于当今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无论对中华学术文化的弘扬,还是对新世纪新生活的创建,都具有现实意义。笔者不揣简陋,现仅以《三国演义》和《金瓶梅》二书为例,略作个案剖析,权当引玉之砖,并期望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入。 一、“《三国》精神”与…  相似文献   

13.
段家次 《学子》2004,(10):25-25
2004年4月初,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巍巍华夏,悠悠中华,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不朽的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实施德育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更应注重弘扬民族精神.这也是培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学校和智残学生的具体实际.我们作了强化生活技能学习训练.促进智残学生自强不息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学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当代美学研究要实现从知识和学问向精神和智慧的提升,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必由之路。中华美学是世界上最重视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美学形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文艺美学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兴"是中华古典文艺美学中最重要最具民族特色的基元性范畴,"兴"论美学是中华古典艺术和美学的文化原型,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集中体现,"兴"论美学研究对于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文艺美学研究角度,以中华古典兴论美学为例,探讨如何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实现兴论美学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国学》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发出版的收录《论语》《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它是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学校层面到班级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阅读《国学》的活动。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让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一行为悄然改变着学生的气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一、巧用国学,激活其德育价值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我巧  相似文献   

17.
《狂人日记》和《山上的小屋》都是寓言性的小说,注重从潜意识层面去开掘人的生存本相,对人性进行了无情的解剖.《狂人日记》体现了鲁迅的启蒙思想和生存体验,《山上的小屋》以极端化的方式表现了人类生存的荒诞体验和绝望感,这表明了鲁迅和残雪对生活的不同思考.而他们致力于对人类精神的探索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该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儿童"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因此,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修订后特别凸显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关注亲情、集体归属感、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在原有活动中补充相关内容、新增加活动等方式,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以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呈现。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2014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人。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然而,韬奋1922—1926年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经历却鲜为人知。他曾经倾注了大量心血开拓职业教育、职业指导的事业,他负责编撰过“职业教育丛刊”六种及其他译著三种,编辑过《教育与职业》月刊,发表过众多职业教育的论文,此外每年还要编写一册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英文小册子,寄往各国教育机关作宣传之用。总之,韬奋当时紧紧响应黄炎培号召的职业教育运动,用纸和笔宣传、推广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上产生过广泛…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是《文化生活》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设置这一重点内容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