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0,(1):60-61
<正>平衡能力是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是做出各种身体动作的基础,是人体依靠其位觉、视觉及本体感觉等多种器官相互协调配合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存在于各项运动中又影响着运动效果。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完成基本动作及技能学习至关重要。对于运动学习而言,学习的过程实际是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在对抗性项目中,集体对抗的本质是破坏对方平衡,  相似文献   

2.
郭少山 《健与美》2020,(4):35-37
你能单脚跳跃、走在很窄的平面上身体不摇晃、坐在球面上而不翻倒吗?虽然这些练习听起来像是孩子们的游戏,但这种复杂而又精密的动作实际上能改善身体的平衡功能,这是成年后必不可少的技能。经常进行平衡功能练习能增强大脑与肌肉之间的连接功能,使你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保持身体稳定,减少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动作,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平衡动作。如,"立正"动作是靠双脚支撑的平衡动作,坐在椅子上看电视、看书等则是以臀部接触椅子,而椅子用4条腿支撑身体的平衡动作,坐车时双脚站在车上,手抓住车上方的横杆或者环形的车把防止摔倒,这样的手脚并用是保持平衡的动作。运动中,这类动作更是不胜枚举。如,所有项目的开始动作,诸如田径中短跑的  相似文献   

4.
平衡能力是平衡木项目的特有属性,是由器械特点所决定的,平衡木上的任何动作都必须保持身体重心的投影在规定的支撑面上。一切动作的变化都要有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和为保证这种配合与平衡而必须的肌紧张。为此平衡木的训练首先必须从掌握重心的位置及其移动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5.
11.单一燕式平衡动作的练习 持久性的燕式平衡动作要重点综,燕式平衡动作虽然简单,但它又是整个套路中必不可少的,如不将燕式平衡动作练习熟练、掌握牢固,在整套动作的练习中要想做的纹丝不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单一的平衡动作一定要狠抓苦练,如可在训练时采用在晃板上做平衡动作或在做平衡动作时支撑脚下放一根小木棍(或小木块),使身体能在不稳定的条件 下,克服不稳定因素,调节 身体重心,维持身体的平 衡,以提高运动员的平 衡能力。 2.复杂 平衡动作 的统习 所谓复 .杂平衡动作 是指几个 单个的 平衡动作的组合或各种套…  相似文献   

6.
1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在做转弯滑行动作时,必须掌握反方向力平衡的倾斜技术,以保持身体重量落在支撑脚上,保证身体平衡不使身体摔倒在冰面上。特别是在快速转弯时,如果不能很好的保持身体另一侧的反方向力的平衡,那么,整个身体就会向一侧倾斜而滑倒。相反则很容易地投入到冰球运动中去,既使在比赛中被冲撞,也不易失去身体重心而跌倒。特别是在比赛快速切入时,如果身体的反向平衡力掌握不好,就会造成跌倒,从而影响技战术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平衡从“头”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球运动中控制身体平衡是技术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前提。在运动中身体总是在寻求平衡来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而头部姿势的改变往往是新的平衡的开始。 根据运动生理学状态反射的原理可知,一旦人体头的位置发生改变,相关的肌群张力会反射性地发生变化,使身体保持平衡,并且便于人体向着头部转动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可见,头部的正确方位对完成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在大脑皮质作用和调节下,对状态反射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有效地控制头部移动是创造良好平衡的先导。另外,必须明确的是头部的移动幅度和快慢是为了配合身体其他部  相似文献   

8.
刘晨 《精武》2014,(4):20-21
跆拳道运动专顶平衡能力是指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为了提高击打效果,在即使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仍能迅速、准确、协调的控制身体姿势并完成击打动作或躲闪防守动作的能力。它是发展和完善运动技术,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比赛成绩的基础能力。本论文通过对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训练手段的研究,希望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重视平衡能力的训练,同时对有效指导教练员科学的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国华 《精武》2012,(20):14-15
目前我国仍有很多从事游泳运动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对身体平衡能力与自由泳成绩的关系还没有足够的了解。身体平衡能力是保证运动员水中良好的身体位置、合理顺畅的动作及稳定的动作节奏的前提,而这些正是决定自由泳成绩好坏的关键要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进行实验对比等方法证明身体平衡能力对自由泳成绩确实有积极影响,从而能够通过身体平衡能力的提高为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人的运动基本是在维持身体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尤其是大肌肉的活动,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能力才能胜任。如,在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项目中,学生经常出现身体失去平衡而丧失球权的情况;在操控器械的运动项目中(如,自行车、滑冰、轮滑竞速)也经常出现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的现象。中小学作为打基础的运动学习阶段,掌握丰富的平衡类动作,获得较好的平衡能力是学生进入运动项目学习的重要保障之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员在运动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受到自身身体稳度的影响。保持身体平衡和有意识冲破平衡都是为了达到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和有效战术目的。本文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人体重心与稳度关系变化对足球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人体在运动时,配合呼吸的形式、速率、深度以及节奏等的控制与调整,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如维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稳定性、增强爆发力、保持动作节奏等,这里把其称为"呼吸技巧"。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呼吸技巧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伸展肢体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20,(2):63-64
<正>本期研讨围绕"用身体的部位平衡"主题对"平衡与支撑"类动作课时设计进行探讨。教学设计中选取扭转平衡、燕式平衡、肩肘倒立3个典型的平衡动作作为课的教学内容。在探讨中,一些教师对课堂安排内容多、难度大等有疑问。笔者结合美国体育与运动协会(NASPE)2004年制定出版的《走向未来:国家身体教育标准》和George G、Shirley A、Melissa P 2011年出版的《活动的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对不同阶段平衡类动作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东月 《乒乓世界》2000,(6):36-36
反手:站位贴近球台,因为对方拉过来的球虽然力量不大,但旋转很强。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这样便于她将肩膀完全侧过来。作引拍动作时,拍头朝上,举到与头部一般高,肘关节弯曲,有利于向下发力。身体的重心交换虽然很重要,但是,这个球由于对方拉过来的球旋转很强,她的身体不能太靠后,同时要保持重心的平衡。所以,在完成削球动作后,她的身体几乎贴近球台,便于下一板的进攻。她充分运用手腕的力量加转,削球动作几乎在球台的下面,使对方看不清旋转,造成判断失误。 正手:何千红手使用正胶胶皮。削球前,身体的站位以及膝关节的弯…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德 《少年体育训练》2007,(1):48-48,F0003
一、速度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羽毛球运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比赛双方如果处在相持阶段时,必须是保持着某种空间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实质是时间的平衡。如果有一方不断地加快速度,而另一方保持原来的速度,那么保持原来速度的一方,只好被迫跟上对方,如果速度仍然被对方压住,那么回球的动作就不可能完成得很好,击球的速度和力量势必减弱,整个击球节奏也会受到破坏,因而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16.
核心力量是完成艺术体操技术的基础,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是评价艺术体操学生成绩优异的标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身体难度动作方面探讨核心力量对艺术体操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理论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围绕“难度”为突破口,以不断提高难度分值、难度数量和难度级别为主,通过加强的核心肌群可以更好并更精确地保持有序的舒缩活动,更有力量和耐力支撑骨,维持姿势、动作和保持平衡,从而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平衡能力是人体维持身体稳定、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在因素的身体能力。平衡能力,其机制是人体神经系统依据获得的身体动态信息,即时作出反应,支配身体做出各种动作以维持身体平衡的生理、心理过程。平衡能力是人体最基本的一项运动能力。婴幼儿时期的平衡能力未发育完全,正常的行走都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总会出现跌倒、摔跤的情况。当儿童青少年的平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发  相似文献   

18.
1 头在中国式摔跤中的作用1.1 导向作用  头在摔跤中的变化可直接影响躯干、双臂、双腿的运动。例如 :用转体“挑勾子”摔对方时 ,由于有“甩头”、“变脸”动作 ,使头部发生侧倾和扭转 ,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必然也向头部运动方向扭转 ,这样就会使左腿弹力大增 ,再加上其他技术环节配合 ,就能很顺利地将对手摔倒。相反 ,如果头部不变化就会影响两把手的作用及腿的有效发力 ;如果头处在低下或回转看着被摔对手的位置时 ,会造成自己首先失去平衡或挡住了对方被摔的路线 ,从而摔不倒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讲 ,头的变化关系到保持身体平衡及直接攻…  相似文献   

19.
<正>一、平衡动作在教学中的价值在教学中的平衡是身体在特定空间环境下保持稳定姿态的一种能力。如,篮球变向运球突破是力量与速度支配下、身体重心快速移动下平衡与控制身体变化的能力,运球起跳投篮需要空中滞空时身体控制平衡的能力,足球传球或射门都是单脚支撑下身体瞬间平衡控制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通过多种练习手段建立学生身体与技术动作之间的平衡是为学生技  相似文献   

20.
白冰 《冰雪运动》2015,(6):19-24
运用表面肌电和摄影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对我国不同运动等级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平衡训练及肌肉的肌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平衡训练中对身体姿态的有效调整与控制,有赖于竖脊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贡献率和协调有序的工作。虽然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平衡动作控制模式和肌肉工作顺序上有所差异,但主要工作肌群趋于相同。健将级运动员之所以能对身体姿态实现高效调整与控制,不仅在于工作肌群的贡献度较高、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肌肉控制中,还在于双侧肌肉群的协调发力。而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由于还缺乏更好地控制肌肉的能力,致使在运动中出现了肌肉有效电活动过高或不足的状况,不仅平衡感和稳定性差、对身体平衡姿态控制不足,而且也缺乏对失衡动作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