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理科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是指在中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综合科学等)各学科中结合具体SSI内容而开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认识与实践过程。SSI教学作为SSI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具有促进学生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非形式推理与决策的能力等价值。开展SSI教学对中学理科教师提出了两个最大的挑战即:形成SSI课程理解;建构社会性科学议题PCK。为促进教师形成SSI课程理解,应在构建SSI课程生态文化的同时,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性学习。教师应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行动跟进三者整合起来进行不断循环,以建构自身的社会性科学议题PCK。  相似文献   

2.
教师通过社会性科学议题(Soeio—scientificissues,SSI)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科学过程及应用中的生物学伦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对SSI的生物学道德判断水平,同时也能够加深生物学教师对SSI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近年来在西方科学教育中受到广泛重视,它被认为是解决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参与社会决策能力以及道德伦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不同地域和国家SSI教学实践的开展情况、阶段模式以及操作上的特点,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社会性科学议题(SSI)的内涵及SSI教育的发展脉络,从科学本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课程改革4个层面阐述于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SSI教育的必要性。详细介绍图尔敏论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学生物学SSI教育的基本框架,从预备、选题、过程、评价4个阶段就中学生物学教师开展SSI教育给出实施建议,为中学生物课堂实施SSI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是近年来以STS教育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素养教育方式,在西方科学教育中受到广泛重视.它被认为是解决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参与社会决策能力以及道德伦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是SSI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之一,将SSI纳入中学科学课程,对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及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道德观念、价值判断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围绕中心议题"克隆技术"开展SSI教学,通过资料搜集,科学史和克隆技术利弊的讨论,是否有必要进行人类克隆的辩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推理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项目的教学以“你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为例,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图尔敏论证模型,建构SSI-TAP教学框架,创新生物学论证教学,开展多维度评价,有效开展SSI教学以提升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学材再建构”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三条规则之一,主张教师要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总结科学使用教材的方法,实施单元教学。将该理念迁移到古诗词教学,即按照教材的单元目标和助学材料,对古诗词进行整体分析,通过锚定教学目标、合理组合教学内容、统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SSI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情境教学三部曲的实际应用,以“转基因技术”SSI教学设计为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构建新概念;反向背景引发学生深入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激发情感引导知识迁移,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的形成,以期达成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我国已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理念融入到最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中“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渗透STSE教育思想,采用讨论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能量守恒、转移、耗散等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能源发展引发的社会效应,以求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国外“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及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社会性科学议题(SSI)课程近年来在西方科学教育中受到广泛重视,它被认为是解决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参与社会决策能力以及道德伦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SSI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课程结构和实施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探讨是SSI教学的内在要求,能帮助学生从多个领域深层次、全面地思考问题,做出合理的社会决策,提升社会责任。现从学生切身感受出发,引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让学生形成危机意识,进而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碳循环模型,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形成绿色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是指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社会性科学议题复杂、开放且充满争议,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开放性与伦理性的特征[1]。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辨析议题、作出决策难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多个活动逐步完成。如果活动规划不够合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议题学习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为例,运用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通过核心议题形成、科学证据收集、知识体系构建、学习成果整合、教学评价实施等阶段,围绕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四部分展开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并构建多元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新课程改革指向了对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的需求,欧洲一些国家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研究性学习(SSIBL)模型,可为我国生物学教育工作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てくださぃ」是二外日语语法项目中较早接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法点.笔者通过对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08初级教育(1)班和(2)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二外日语教学中「·てくださぃ」的教学及习得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你会选择佩戴眼镜还是激光手术来矫正视力》为背景,分析议题实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SSI课堂组织的研究变化,在实践中提炼SSI课堂组织的基本要素和对学生的层级要求.通过具体课堂实例和流程展示,阐述SSI课堂和常态课堂的组织差异,以一线课堂的角度剖析SSI课堂组织,形成SSI课堂组织的总体目标,并对同类研...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史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宝贵资源,利用科学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是科学科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研究过程,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的;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和科学探索精神。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9期刊发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童海云的《美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读》,摘编如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有一段精细的描述,"要使可以利用的科学设备、学习材料、视听媒体和教学技术为学生所用。有效的科学教学取决于学习材料、科学设备、视听媒体以及  相似文献   

20.
快速正确阅读产品仪器说明书,科学使用产品仪器,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质检(电器)类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快速正确阅读仪器说明书科学使用仪器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注重仪器说明书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合理、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