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本文从"美女"称谓语的流行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特点的探究,说明"美女"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由此引发对社会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中有:[美女]美丽的女子.《墨子·公孟》:"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1]可见,"美女"一般指容貌美丽的年轻女子,它的适用范围也应仅局限于一部分人,但是目前在实际运用中"美女"称谓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义和语法角度对当下流行语"美女"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女"在使用中已经发生了泛化和虚化现象,其语义特点、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对近年来论文中出现的与其相关的语法结构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美女"的组合能力很强.本文还从语用角度对"美女"的表达功能做了分析,并对其使用语境做了归纳,以期为人们在交际中得体用词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称呼日益流行起来并走向泛化。本文主要从"美女"称呼语泛化的表现,泛化的原因以及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美女神话"盛行的外部原因是男权社会的影响和消费社会里的广告效应.从女性自身来看,它体现了女性自身对自我的关注.而结合消费社会的逻辑,我们却发现了更深刻的内涵女性已被符号化,这标志着"美女神话"的幻灭.即便如此,消费社会里的女性正以明知是个错依然坚持的无畏在不懈生存.  相似文献   

6.
吴莉 《文教资料》2014,(31):114-116
当今社会女性称呼语“美女”一词流行,甚至有泛化趋势。本文从语言内部结构、现代女性称呼语发展、社会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美女”一词流行泛化的原因、发展脉络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姐"称呼语使用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的特点,说明"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交称呼语.  相似文献   

8.
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饭圈女孩"作为一个亚文化团体,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形成自己的小众圈子,他们用圈内的"帮行隐语"进行交流,在社区内形成群体的社会方言.方言在进入普通话的过程中许多会发生泛化现象;以"饭圈女孩"用语为例分析社会方言词语的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老板"称谓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板"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词语自身的特征、称谓的困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四个方面的原因使"老板"称谓得以"泛化","老板"称谓语由最初的广泛通行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指称范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王海平 《现代语文》2006,(12):114-114
最近社会上流行着一个称呼--"美女",称呼的对象,毋庸置疑,指的是女性.据互联网上调查资料显示,很多女性,不论年长、年幼,不论熟悉、陌生,不论身份、地位,都曾遭遇"美女"称呼."美女,需要帮忙吗?""美女,论文写完了吗?""美女,试试这件衣服怎么样?""美女,最近心情如何,去香港犒劳一下自己吧!""美女老妈,今天吃啥?"……根据传统观念,"美女"用来称呼年轻女性尚可,但若用来称呼长辈女性显然不太恭敬,而且有时会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1.
五岁时,我看到电视上有许多打造美女的节目.看到那些相貌平平的人被打造成帅哥美女,我心里不禁想:"难道我自己不能把自己打造成美女吗?"  相似文献   

12.
小议"炮灰"     
"炮灰"作为当代人广泛使用的一个流行词语,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炮灰"一词的起源入手,追溯了这个流行词语语义演化的整个过程,探究了各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注意到词语功能在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隐喻机制在促进词义泛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析"绿色"新词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绿色环境运动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中国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含有"绿色"的词语日渐流行, "绿色"的词义得以引申并逐渐泛化,部分"绿色"词族已被吸收为新词新语.本文从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绿色"新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用法和语义范围变化情况,指出了这类词族流行过程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拜金主义的盛行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不断泛化,导致"逐利"成为比较普遍的大众心理和广泛的社会价值取向,是造成拜金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终结拜金主义必须消除"经济人"人性假设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为此,必须不断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巩固从根本上终结拜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妹"之"静女",有的学者训作"美女".本文认为,"静"通"靖","靖"含"善"、"淑"义,因此,"静女"即"善女"、"淑女",而非"美女".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板书,可以看成是知识王国的地图,是课文的骨架,是信息的集成块.但如果我们把一堂优质语文课看成美女,那么语文课板书就应该是美女的"动人明眸".  相似文献   

17.
古有"夸父逐日",今有"美女逐炬". "美女逐炬"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从奥运圣火回到祖国的那一刻起,有个叫米亮的女孩,她决定要一路追随火炬传递的路线,沿途收集各地群众祝福奥运的声音和签名,并为支持奥运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万人同唱一首歌.她沿着圣火的脚步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中国版女阿甘".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科研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认识和泛化现象,本文分析了教育科研的泛化现象及认识根源,阐述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性质与规范,并结合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指出教育科研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中小学教师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参与和胜任"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9.
刘燕楠 《文教资料》2008,(13):127-130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它需要对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进行积极的改革和调整.教育制度的变迁促使高等教育规模向"泛化"(大众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与正面导向相悖的负面效应.因此,打破高等教育制度的"单一性"、对高等教育实施"泛化"的结构调整、以广泛的渠道和多元的模式来推动教育发展和制度变迁是高等教育摆脱困境的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海大,不闭塞,也不激奋.菁菁的校园,古典的美,仿佛梦中寻觅千百回的童话城堡.为了梦想已久的校门,我不惜千里,来看一看海大.海大没有让我失望,不追求名利,只讲究特色,正如内秀美女,亭亭玉立于东海岸,静静凝望,引得众多瞩目.美女不骄、不嗔,正如我梦中的爱人,让我苦苦思念……"刚到海大的时候,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