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阿来的写作发生于他精神与情感的“内宇宙”,同时也形成了他文学叙事中坚韧的空间自觉和特有的空间维度——外宇宙。《云中记》中阿来借用地震故事的外壳来形象地诠释自己对人类正视苦难、超越苦难而抵达云中无尘之境的理念,叙事的空间维度发生了从脚踏大地到云中漫步的转变与提升。他以阿巴对“鬼魂”的守护和安慰为叙事线索,利用“空间形式”截断叙事时间流,延宕叙事节奏,在“六根”打通中让人与鬼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构建了超越生死、善恶、恩怨的“云中生命共同体”,进入了通往民族、人类自我救赎的时空隧道,抵达了生命终极关怀的内在伦理至境。  相似文献   

2.
与李劼人等其他川籍作家对巴蜀文化精神的主动接受不同,在巴金的小说中,广阔的生存空间下徐徐展开的地域性生存样貌被激流奔进的时代话语所消解。在叙事策略上,巴金有意将具体的意象、空间化的叙述要素纳入到时间的进程之中,其小说表现出对时间的独特体验和空间场景描写时间化,使得文本叙事时间维度强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和消弭了以地域意识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维度。这是造成巴金作品地域色彩弱化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空间是承载教育生活的现实基础,教育叙事是展现教育生活的重要途径。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是指将教育故事的书写建立在空间面向的基础上,将教育叙事中线性的、静态的经验存在转变为关系性的、动态的存在。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是教育叙事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深描教育“现场”,凸显教育真实在社会画面中的“景深”,对人进行立体认知。因此,需要从空间成为教育叙事的观察角度、空间成为教育叙事的理解向度和空间成为教育叙事的表述维度促成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  相似文献   

4.
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偏重的都是时间维度,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可事实上,像一切完整的研究一样,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现在,随着各种问题的凸显和各种研究条件的成熟,叙事学已经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研究的时候了.因此,应该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力求建立一门空间叙事学.空间叙事学是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涉及的问题域非常宽广.  相似文献   

5.
对“都市”空间的想象与书写已成为网络都市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叙事维度,而作为“生存之地”的都市和作为“神话之境”的都市分别构成了这一叙事维度的两个极点。作为“生存之地”的网络都市小说叙事,与传统都市小说有着最为亲密的血缘关系,在小说的“遭遇”母题、形象的悲剧性和作为生存困厄之地的都市文化镜像营造等方面具有趋同性;而作为“神话之境”的网络都市小说叙事,由于神异因素的植入,形成了“奇迹”母题、形象的喜剧性和作为虚构之城的都市文化镜像。网络都市小说叙事维度的位移带来了小说文本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获得和身体性叙述的突显,在叙事学方面体现出重要的文学生态性。  相似文献   

6.
以往学界少有从时空哲学的视角解读卡夫卡的作品,似乎很难定义卡夫卡的小说里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正是卡夫卡匠心独运之处。卡夫卡独树一帜的时空哲学赋予了叙事时间和空间新的内涵与形式,作品的时空在如迷宫般交织后充满了叙事张力,使小说充满了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对时间和空间的特殊处理成为表现“卡夫卡式”书写的主要叙事手段,卡夫卡叙而不议,观而不语,让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将零星的碎片和静止的瞬间在头脑中重现,从而在看似随意和刻意疏忽的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中,体会到作家内心深处理性的梦魇,这种矛盾、荒诞、梦境般的叙事,进一步折射出世界的虚幻和人类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空间叙事理论突破传统叙事中的时间维度,凸显空间因素对叙事的影响。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空间叙事理论相关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和时间等参数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并基于图谱总结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热点、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空间叙事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细化并与国家发展及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和框架。空间叙事理论未来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空间与叙事的关系在“后经典叙事”的语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使用龙迪勇先生的《空间叙事学》中空间叙事角度去分析经典名著《雷雨》,我们会发现《雷雨》作品中故事空间与叙事的巧妙关系和故事空间与人物形象性格的呼应,也会发现《雷雨》打破了单一线性叙事而拥有了“一对多”与“多对一”的因果关系,创作出了非线性模式的分形叙事。总之,使用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可以为我们分析、鉴赏《雷雨》这部经典作品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叙事风格的多样化,叙事时空设置的新颖化是报告文学创作者突破传统叙事观念苑囿、追求诗意叙述效果的重要环节。叙述时间的安排和叙述空间的设置在其作品结构中常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地位。本文将探讨报告文学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由此了解时空转换的灵活运用对报告文学叙事和价值凸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艾萨克.辛格因其小说以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来展现犹太文化以及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入手,以辛格的短篇叙事故事《巴士》为例,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空间的设置及其他叙事技巧几个层面上来分析辛格的短篇小说,重点探讨辛格是如何通过有限、间断、淡化的时间序列来构建无限、立体和凸显的空间意象,从而达到时间序列叙事作品的图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弗朗西斯·培根是二战后欧洲最具个人色彩与时代特征的画家之一。文章从分析绘画的空间语言入手,把近现代欧洲的社会与文学传统中的“空间”作为切入点,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培根所独有的“禁闭空间”的原型,深入挖掘作品中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而解读培根的“禁闭空间”所隐喻的时代的暴力、孤独与疯狂。  相似文献   

12.
以"法"为核心论域、不同文体叙事作品叙事理论之间具有融通性是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两大特征,深明此点,以"法"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进行研究,以"部法"、"章法"、"笔法"三大范畴为纲,可以有效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叙事学。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小说中的叙事者常常在小说发展的过程中,对情节的发展进行主观化的阐释和干预,使小说呈现出奇妙的文学景观。纵观其自新时期到新移民的作品可以发现,这个"叙事者"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显形并慢慢成熟的,而这个成熟的过程正是严歌苓对中西方叙事思想不断选择、吸纳、发展的过程,是对叙事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家热奈特关于叙事作品的三分法,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流程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类节目通过多种媒介的同时参与,并采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同步叙述、不可靠叙述、伦理取位等概念形成了一种"多重声"版本的故事讲述方式。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有机巧妙地运用了新叙事学相关理论,不但让电视这一媒介的叙事方式更耐人寻味,而且促进了叙事研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5.
乡土大地历来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创作不息的源泉,在这些以理性精神观照乡土社会的作家中,笔者选取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王安忆的《小鲍庄》进行对照解读,以"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乡村书写、"乡土美"的诗画建构、童养媳的不同命运和生命亮色的恒与逝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力图从时间维度探寻乡村社会的恒与变,作家关注点的同与异等现实问题,以对具体文本的拆解分析探讨现、当代文学中乡土叙事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福柯认为我们对时间的过度关注掩盖了引发我们时代焦虑的一个根本性因素——空间,时代焦虑与空间的密切关联超过焦虑与时间的关系。空间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人文社会科学进行了"空间转向",这也打开了文学欣赏和评价的一扇新的窗户。通过空间叙事视角解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的意义将变得更加自由而多元。  相似文献   

17.
叙事批评在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发生发展历程.在西方,叙事学诞生之初,注重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叙述者的作用和叙事作品的构成体系.经典叙事学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纯形式研究;后经典叙事学则以阐释具体作品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具体作品的意义.自觉的叙事批评经过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将文本的叙事分析和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分析结合起来,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的叙事批评大致经历了文史不分的叙事批评、感悟式的文学叙事批评、有理论自觉的叙事批评三个阶段.叙事批评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运用叙事理论,对文本进行叙事批评;在叙事理论研究领域,拓展研究内容;叙事批评和其他批评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呈现出的根本矛盾是叙事模式的普遍性原则与文学创作与欣赏的特殊性境遇之间的矛盾。结构主义叙事学提供了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叙事成规,但当以叙事成规去解读具体文本的时候,则不断遭遇叙事作品特殊性的挑战。结构主义叙事学式微之后,后结构主义倾向于将每一种叙事模式都放置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语境之中予以探讨,比较多地照顾到叙事模式变化的特殊性。这意味着,当代叙事学已经从传统的诗学研究走向了与政治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上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具有怎样的空间概念,在《庄子.内篇》的一些篇章的描写中可以窥见。庄子的空间概念总体来看,共有本文概括的三类。庄子对空间的一些认识已超越了当时世界上自然哲学对空间的理解。庄子尤其善于运用符号意义来表现他对不同类别的空间的认识,且说理透彻而具体。对符号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组织运用,是庄子论著具有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的空间管理是指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借助特定时空的社会意义,实现对受教育对象控制与约束的管理活动。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诸多空间管理现象,该现象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