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障学生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为了充分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基于对智障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设计富有梯度的数学教学游戏活动,因人而异地实施数学活动游戏,让每一个智障学生能大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于活动中学习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从而使智障学生逐渐融入社会,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让智障学生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智障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直是教学的重心。数学这门学科对智障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适应复杂社会的必需,也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据此,业界人士提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贴切生活。在此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何在?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在关注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和社会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学生学习主要依靠的内在驱动力,那就是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们把改革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改传统教学为愉快教学,使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愉快教育,具体作法如下:一、把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生性就喜欢游戏,我们把游戏引入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在游戏中培养了听、说能力。游戏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游戏:1、猜一猜游戏猜人:Thereisaboyinourclass…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科知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在正常学习理解中都会感觉到困难,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则会显得难度更高。而通过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寓教于乐,进而让智障学生获得更加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思考能力。文章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游戏教学法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 融入游戏。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起智障儿童的感 官体验,还能让这些学生在动手动脑做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 地接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认知能力。本文针对游戏教学法 在培智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展开了探讨,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锻炼其智力,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轻松 自在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智障学生,因为其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课堂上使用游戏教学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方法。游戏教学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通过竞争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教学中,选择适合智障学生身体特点的游戏,使智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在课堂中运用"游戏式"教学,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变乏味为有趣,使学习与游戏达到和谐统一.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游戏?  相似文献   

8.
薛庆兰 《小学生》2013,(3):63-63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需要我们把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入课堂,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会英语、学好英语。一、引入游戏教学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处于兴奋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传统的数学教学就是课堂以教师的讲为主,就是所谓的"满堂灌",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一种娱乐性活动,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更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如果将游戏活动有机的融进教学之中,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在学习上没有压力。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充分显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种游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海霞 《考试周刊》2013,(42):187-187
<正>幼儿正处在成长阶段,对待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把游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让数学游戏为数学教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让游戏活动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游戏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以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游戏活动设计特点,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整合游戏活动的教学方向和内容,以此优化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而适当巧用游戏,将知识寓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本文以低年级数学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导入课堂、分解教学的重难点和巩固课堂新知的教学中如何巧妙安排各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笔者认为:爱是第一需要。想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先要学生喜爱学习。怎样才能让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对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尝试把律动、活动、游戏有机地引入小学低数课堂,使教材在趋于活泼、富有趣味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材编入了一些游戏活动,旨在通过“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并不能简单以为学生想玩,活动中就一定能玩得出效果来。事实上,想玩只是个前提,游戏活动中还要让学生能玩,直至会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游戏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好地“玩”呢?,下面试结合“玩跳棋”的游戏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游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游戏活动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学生只需要参与游戏,就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增加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精彩而生动;创设活动情境,让课堂轻松而有趣;创设游戏情境,让课堂自主而快乐。有趣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蒋磊 《教书育人》2014,(9):30-30
喜爱游戏,喜欢具体直观的形象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巧设游戏活动,一定能改善课堂的质态,激发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意识,使学生更能关注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有效学习成为一种使然。游戏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创新求异意识的增强,进而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真正走在探索研究的最前列,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色彩,使数学学习更加灵动多姿。  相似文献   

20.
数学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数学游戏是一种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数学游戏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把众多的数学爱好者引入到数学殿堂.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提供一些具体、生动、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的双手动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