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后进生一般反应非常冷漠。准确探究后进生答问心理,采取积极措施启发诱导,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后进生答问归纳起来存在四种心理。  相似文献   

2.
一、提问教学的特点1.问题具有启发性提问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就要有问的价值。在教学中,我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避免一启即发的浅问题和启而不发的难问题,充分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提问具有全体性在提问教学中,我树立公平、公正形象,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注意“关照”后进生,并注意提问性别的比例。我认为偏爱集中提问先进生而回避后进生的不良做法,久而久之,这些后进生就会产生被“遗弃”的心理,然后消极地对待学业,把自己当作“局外…  相似文献   

3.
一、创造表现的机会,培养学习的兴趣   后进生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表现欲望及参与意识差,课堂上很少开口,这对学习极为不利。因此,我把后进生编成 4个小组,每节新授课前给出 2~ 3分钟时间,让他们中的一名同学讲一讲个人的一些打算,班里近期的活动、趣事,简单地复述学过的课文等。讲授新课、课堂提问时,尽可能让后进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机会均等,甚至还适当增加后进生的答问机会。为使后进生答问成功的机会大,我一般提问他们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他们的答问、造句、复述、朗读等,只要能积极参与,我就予以肯定,凡是正确的,都给…  相似文献   

4.
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我们知道,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是很多的,然而,如果从提问、听答、评答这样三个方面来看,那么合理分配答问对象、善于提探究性问题、给学生答问以等待和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这四大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 ,问是开启思路 ,答是问的延伸 ,是思维成果的展示。课堂上不仅要问得妙 ,更要答得好 ,这才是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训练 ,这样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活跃课堂。因此 ,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答问。一、设计好答问中的问答问从提问开始 ,问题能不能答 ,好不好答 ,答成什么样子 ,提问大有讲究 ,必须充分设计好。有时候 ,提问过于直白 ,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答了 ,久而久之 ,会遏止思维的活跃性 ,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 ;有时候 ,提问过于深奥 ,学生如坠云雾 ,不知西东 ,导致课堂教学计划难以完成 ,还会使学生对答问产生畏惧心理。因此 ,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提问。有问就会有答,有答则应有评。因为答问有对、有错、有不完整、不严密、不充分等不同情况,所以评价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答案的预定性和答问内容的不可预测性,答问评价有时便成了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时甚至是整体素质的自然而真实的展现。本文以斯霞老师《我们爱老师》(小学一年级)一课中“祖国”一词的教学为例,分析一下其中所包含的答问评价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人都是有缺点的。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的缺点往往容易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的教育,而先进学生的行为、心理缺陷却常常被忽视。我认为,许多先进学生在成绩优秀等光环的笼罩下,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迥异于“后进生”的毛病。总体说来,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1.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灵气不久前,一个外校老师在我校一个班上公开课,面对陌生老师的频频提问,主动发言者有30余人次,但其中成绩较好的仅占16%。课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说,应该答得出,只是老师的提问跳出了常规语文课的圈子,没有100%的把握。而那些积极发言的平时成绩不怎么…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学习方法。老师根据学生的答问能够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提问把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只要老师提问,同学们就立刻收敛自己,生怕老师点名,更不用说举手发言了,为什么对答问这么愁,那么怕?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这既是同学们学生能力的问题,也是学习习惯和答问心态的问题。我们要明白:在课堂上回答提问,不仅是在检验听课情况,也是在检验一个人的素质。答问不仅仅要有良好知识基础,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提问,揭示教学主要矛盾,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的情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真理;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锻炼了思维,培养了智能。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影响,老师提问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答问的质量,又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认真研究影响学生答问的因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很有必要的。一、问而不明,不能激发学生答问的动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引起的,学生的答问也不例外。答问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答问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答问上的自觉性,即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教学理念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提问是师生间面对面的答问活动,通过它可以及  相似文献   

12.
质疑答问是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要形式,“人人参与学,人人主动学”是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标志。上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有一个明确目标使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问”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价值至少有三点:一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王欢 《教书育人》2008,(9):12-12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依靠提问来支撑的。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分析。更甚者,教师过细的提问,或者“是不是”“可以吗”等这样的发问语,使得学生脱离文本而去猜测教师设置的答案。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物理课堂中学生的答问心理,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设疑提问,学生的思考解答是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中适时恰当的质疑提问,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调节课堂节奏,深化教学内容。物理课堂答问过程包括教师的设问、学生的思考回答、师生的总结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情绪及心理表现:有积极向上的,有消极萎靡的。如何调整好学生心态,变消极为积极,让学生乐于思考,认真答问,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各种心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个曾经“差等生”的心路历程》(《班主任》杂志2006年5期),文章从一个后进生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曾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的学生沦为后进生及其心理变化和奋斗的过程。看后我深受其感染,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那些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一直想把课堂教学搞活跃起来,因此在提问方面花了不少精力,但是总收不到满意的效果。请问课堂提问究竟容易产生哪些失误?请给予答复。———福建李老师答: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有同感,下面就课堂提问的失误谈点个人的浅见。一、提问顺序颠倒,减弱提问效果不少教师的提问顺序是这样的:下面我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此时学生心理紧张、注意力集中,老师将某个同学叫起来,然后说出提问的问题,例如教学“比例尺”时,一位教师这样提问:李明同学起来回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其他同学此…  相似文献   

17.
在运用“提问法”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设计好课堂提问,对实现教学目标只走完了一半路程;从提问到答问的过程中,教师若不循循善诱,常使学生畏难却步。那么,如何诱导学生答问呢?我的主要做法是:(1)引向纵深。如笔者在讲《孔乙己》时,问学生:“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不同的含义。其中有些人是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提问中,影响学生答问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疑惧心理 学生的疑惧心理是影响他们课堂答问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具有疑惧心理的学生,他们往往惧怕教师提问他们,而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老师的提问肢解着,提问和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  相似文献   

20.
一、课堂答问的瓶颈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不可或缺,但却鲜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答问声,甚至声音低得可怜,更有甚者,答问时连头也不敢抬起来。教师这么可怕吗?难道是有皇上的权威?错!笔者认为学生不是怕老师,而是怕表达,更怕当众表达。那语塞的样子,那蚊虫般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