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大众文化的视角切入,对20世纪中国武术的变迁做了剖析.研究认为:清末民初,武术以悲情面孔出现,作为救亡图存的药方以唤起大众身体和精神的觉醒,使武术具备了“大众”的基础;建国初期,武术作为政治需要成为大众增强体质的体育活动;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文化的崛起带来了武术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众文化审美泛化和机械复制的弊端;因此,必须审慎地对待武术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引导大众文化“陕感美学”的审美幻觉,创新武术发展的当代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逻辑分析法等,从体育审美价值的多元重叠、大众审美趣味的自然选择、崇高隐退的主体性回归、身体维度的平面化隐忧和精神维度的理想式超越五个维度,研究大众文化对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现代体育在审美泛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必须对现代体育与人的生存活动强化美学介入,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防止可能产生的物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21,(1):61-66
5G时代数字传播与虚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体育文化传播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数字以及虚拟审美也对原有的体育审美认识造成了重大冲击。本研究认为:5G时代媒介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体育文化呈现数字审美转向,主要表现为"权力"美学的淡化及"大众"美学的渐兴、"静穆"审美式微下的"沉浸"审美发展、"统一"审美向个性化"定制"审美转变。在享受由5G智能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时,我们还应注意因审美距离的缩短而导致体育文化的深刻意蕴消解、审美聚焦的转变将体育文化拆分、资本运作下审美风潮后的体育文化落寞的现代性反思。"身体审美"观念转向、情感体验提升、人文情怀回归,构成了体育文化在5G智能时代数字审美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时代竞技体育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竞技体育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一些价值原则和意识观念成为大众共同的追求,成为一种文化生存样式和范式.随着时代的演进,竞技体育精神、价值观念也逐渐演变.技术理性、意识形态、消费欲望等等文化力量正在从不同角度消解着竞技体育固有的文化内涵.在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中,有必要对大众文化时代的竞技体育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批判,扬弃各种对竞技体育不断异化的文化因素,从而建立起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为宏旨的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沈莹  金龙飞 《体育科技》2012,33(3):102-104
通过对我国大众文化时代性、普及性、商业性、娱乐消遣性与兼容性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及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阶段研究,指出大众文化引领着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发现对于大众文化的这些特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大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特征的变化,更加清晰地认识大众文化对大众体育的引领性作用,从而加强对大众体育发展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近7年来,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等的连续触媒,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催生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感召力,吸引着大众观看体育赛事、参与体育,继而通过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文化影响社会大众意识,改变社会观念。文章主要于三个层面阐述:①城市文化层面:让宁波拥有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和硬资源,丰富城市文化旅游的内涵。②大众社会层面:娱乐大众、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激励社会大众积极向上,扩大社会就业。③城市经济层面:加速商业活动、吸引投资,催生产业链形成,加快产业空间集聚,进而推动城市产业调整、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与当代体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体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作用,人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但从文化的角度讲,我们的认识尚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反思的深刻性。本文试图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对当代体育的文化特征,对体育的文化阐释的多样性,以及当代体育的文化走向等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以促成对当代体育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的文化思考。一、何谓“大众文化”“大众文化”(massculture)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它是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场民文化。较为系统的大众文化理论也是…  相似文献   

8.
试论健身文化的几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出,这是我国大众体育事业进入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的新开端,也是大众体育发展的一个实质性进展,毕竟具有指导性纲领和指标性的发展步骤,使大众体育纳入社会文化管理范围,为此而成为自觉性的行为。 “全民健身计划”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人体美、社会美、艺术美。在体育教学中灵活运用体育美学进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把“极限”这个自然的象征符号转换成文化的符号,不但是体育的本性,也是体育美学的内涵表现。体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竞争的感性象征形式,还是人的主体性的审美实践形式。体育美学作为一种对超越生命现象进行的文化哲学阐释主要体现为体育的悲壮美和崇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