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析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心理量表测评、体质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体育为主线,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满足大学生进行强身健体的需求.在对165名大学生进行体育卫生知识的调研中,分析广大读者影响健康体育的因素,并提出体育卫生的自我监督指标,以达到健康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状况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的调查研究,阐述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心台阶试验作为有氧耐力素质指标的有效性,对35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最大吸氧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最大吸氧量与台阶试验测试值和台阶试验得分无显著线性相关(r=0.015,P>0.0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台阶试验不能作为评价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和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有效指标;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分别为46.53和47.30,男女生的台阶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女大学生平均最大吸氧量分别为50.85 ml/kg.min和35.03 ml/kg.min,男女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差异显著(P<0.01);大学生最大吸氧量与其肺活量指数之间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其原因的,以及心理障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探讨了克服和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以期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状况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的调查研究,阐述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是一项具有实际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它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意志、陶冶心理,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羽毛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女大学生喜爱。笔者通过实验、问卷调查,进一步论证羽毛球教学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羽毛球俱乐部教学。  相似文献   

8.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心境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能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广东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主观抽样的原则,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籍大学生14149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籍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有所提高,身体机能与除女生柔韧性素质以外的运动素质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差距.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的体育形式。它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被人们关注。通过实验证明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今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中度正相关;生活方式中饮食习惯、锻炼体能、酒精药物、应激控制、安全、吸烟等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性影响;饮食习惯、锻炼体能、酒精药物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较佳预测指标;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生活方式对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要比对男生的影响大。建议重视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并将生生活方式作为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他们的体质健康如何,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和民族的盛衰,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及相关理念,研究他们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和相关理念的调查分析,结果为:1)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程上升趋势。2)肺活量程下降趋势。2003年下降幅度最大。3)身体素质总体指标下降,特别是耐力项目出现了持续性的负增长。4)大学生价值观念、健康理念较以往有了变化。对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强身健体的功能与意义认识趋同。在体育消费方面由过去的时尚型、追星型向实用型、理性化发展。选择锻炼的内容上呈多元化,影响体育活动的因素是运动场地不足、学习负担重、无时间等。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将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经调查,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鉴于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运用实验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对健美操、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选项课程大学女生的六项体质健康标准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检验五项运动课程对促进大学女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的差异,为选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五项体育课程对促进大学女生爆发力素质具有显著性差异,排球比乒乓球、篮球、武术课程更能发展学生爆发力素质、比乒乓球课程更能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健美操、排球课程比武术课程更能发展学生呼吸系统的机能;对其它素质和机能、形态的促进与发展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对发展学生体质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项目课程引起注意,并对其差异性原因和内在规律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研究体育课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学生的自尊自信、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增加大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次数,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三方面分别对天津市部分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国人相应年龄段对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高其健康素质,提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剑  常波  田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0-1632
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六盘水师专2498名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处于合格水平,除男子1000m外其它形态、机能、素质多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同年龄组男女生;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使太极拳在大学校园更加普及,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前后的心理素质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与比赛能明显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