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处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天津教育》2005,(10):48-49
目前,一些学者开始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重视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两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如Gass、Ellis、Skehen等。他们都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复杂的认知过程,并明确地指出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习得过程的要素。但是,如果考察一下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英语教学,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对“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究竟在什么条件下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是有效的?何种语言输入与输出能促进语言习得?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关系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我们就无法真正创设外语教学中“语言习得”的环境。因此,了解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相关理论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习得系统主要是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选择输入材料,捕捉输入机会,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并积极创造轻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更有效地输出,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傲冬 《成人教育》2004,(12):61-62
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最有影响的两个理论,它们对成人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语言输入理论和输出假设的介绍入手,探讨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将对成人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语言输入与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二者的研究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及输出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认为在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过程中,二语学习者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再是被动消极地吸收语言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建构不同于以前的新的语言知识体系。二语学习者在二语输出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其主动建构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回顾总结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定义、操作模式的基础上,从二语习得理论出发,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环境、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及任务型教学法中的教师与学习同伴的作用等任务型教学法的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和学习者的情感因素.通过对语言输入理论的分析,指出该理论的特点,探讨其对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尤其是语言输入理论为基础,结合协作式学习模型,对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输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教师的语言输入与学生的语言输出不相符,或教师的语言信息输入过多,挤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也就引发不了学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达不到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课堂的效率就打折扣。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接受并吸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便达到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潘娜 《教学月刊》2003,(1):27-29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手段。课堂是学生接受教师语言输入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与教师的语言输入是密不可分的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英语学习或习得的成功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是紧密相连的。因此 ,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中正确把握英语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 ,充分促进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英语教师的语言输入应具有以下特征 ,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1.可理解性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因此 ,教师输入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85年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输入假设,提出加强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达到从根本上提高英语输出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成人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的学习特点。分析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语言输入论出发,探讨阅读输入和背诵输入在成人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帮助克服成人语言习得的不利因素,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3.
语言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中国语境下,由于英语学习缺少目标语的接触和实际使用,语言输入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可操作性。所以,必须正确看待“输入假说”,根据实际情况抓住语言输入机会,促进大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张伟琳 《海外英语》2014,(10):271-272,282
语言输入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不同理论流派对于语言输入是否影响二语习得以及如何影响二语习得有着不同的观点。该文试从输入材料、输入过程、输入结果三个方面对当前流行的理论流派中语言输入的有关观点进行对比,并通过对学习者的访谈调查探讨什么样的语言输入才是真正有效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对外语习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内外语言学家们所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中,克拉申(Krashen)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监控模式理论和"语言输入假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根据克拉申有关二语习得理论.探讨了第二外语学习中语言输入的意义和语言输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基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得出了语言习得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输入过滤→有效输入→输出过滤→输出。但在不同语境下,阶段性语言习得会呈现出两种基本模式:输入导向和输出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可以确定不同语境下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这对我国英语的教与学两方面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构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有助于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完善语言习得考核机制,为选择妥当的学习策略提供借鉴,最终提高学习者语言习得效率,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从语言输入理论着手,分析了语言课堂中语言输入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语言输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四大技能。其中听和读是语言输入活动,说和写是语言输出活动。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和外语教学界,坚持以输入活动为主还是以输出活动为主的两种观点一直此消彼长,相持不下;  相似文献   

20.
语言输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就不可能发生,因此语言输入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加工并转化为摄入,包括了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二是句子分析。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分析,将总结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入中的加工的原则,以期对外语教学与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