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经济对人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要想培养出与知识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人,就必须有现代化的教育与之相匹配。知识经济的灵魂就是创新,与之相适应,教育创新也就成为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教育应在教育的体系、结构、方法、内容、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创新,加强对学生的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和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燕 《河北教育》2006,(10):43-43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将多媒体这股“活水”引进课堂,运用其独有的声画功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构建一个活泼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电教媒体不仅走进了中小学课堂,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优化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得到教师的青睐,受到学生的欢迎,它更成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块跳板。为此,我在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走进了我们的学校;走进了我们的家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科学、有创造性地、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会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得到真理和感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多媒体以它独特的直观性、交互性、可控性……架起了学生与语文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文章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教育为什么和片样面向现代化,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和造就现代人是教育的重要职责。教育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内容,它为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确切的保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的概念也得以不断延伸,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各类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很多。要破解这些教育难题,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需要我们弘扬"亮剑"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文章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三个途径,即"要有剑"、"敢亮剑"、"会亮剑"。  相似文献   

9.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如何作到以“人”为本改变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却是一个难题,我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了用“心”教好语文的模式.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了学生的心窗,走进了学生的心扉,感悟了学生的真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活动的润滑剂。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师生间的互动,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刻变迁,对现代人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变革契机,"适合的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与本质要求。"适合的教育"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契合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所指向的包容性、公平性和优质性三个维度。发展"适合的教育",关键在于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杨海月 《考试周刊》2012,(29):138-138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多媒体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媒体走进课堂显示了巨大的魅力,它能够实现视频、音频的结合,通过千变万化的画面,给学生大脑皮层以大量信息的"刺激—反应—强化",达到其他教学媒体难以达到的效果。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充分发挥其视听作用,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14.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15.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育研修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如何跳出传统研修思维定式,从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行政部门、研修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合作共治的新理念和新路径?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通过构建“融研修”体系,转型区域研修方式,从“大一统”“上行下效”的结果性研修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协调共生”“激活每一个”的过程性研修,以推进江干教育研修治理现代化,服务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 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是大学文学教授尝试进行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验报告。它指出当今语文教育存在遮蔽人文精神、遮蔽创造力、遮蔽能力、遮蔽文本、遮蔽母语等"五蔽"现象,提出了用现代民主与科学精神来进行"去蔽"和"立人"的观点。实践中,他走进中学课堂与中学生共同研读鲁迅,领会鲁迅精神,"与鲁迅相遇",为大中学现代文学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艳春 《云南教育》2009,(21):38-39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核心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着眼点是培养适应当代和引领未来的人,“三生教育”是教育核心功能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教育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更新,电化教育已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步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很好地完成了教育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与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为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三为主”教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的时代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思想现代化)。顺应时代的要求,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它既能展示事实、创设情景,又能提供示范、呈现过程。它以其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优势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加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恰当运用,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