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为了研究空芯光纤中氩气的放电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 COMSOL Mutiphysics 基于流体模型对长为50mm 空芯光纤中的气体放电过程进行仿真,得到氩气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的主要参数分布,如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势、空间电荷密度、电场强度等。同时分析了气压对放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压对气体放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子密度与阴极侧的电场强度上,随着气压的逐渐增大,阴极侧的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加,阴极侧电子密度则保持不变,但在空芯光纤中央区域,电子密度的增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储氢合金是影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可有效提高镍氢电池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储氢合金表面进行镍磷合金修饰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及EDX能谱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分析,测定了处理前后镍氢电池在1.5C和2C下的大电流放电性能,通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曲线对处理后电极进行了评价。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电化学修饰镍磷合金,储氢合金电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有所提高,电化学阻抗减小,循环寿命增长,有效提高了镍氢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单调下降,直到额定的最低保护电压.运用1st Opt对铅酸电池20A100A之间任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放电曲线的三维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用MRE评估了模型的精度,用表格和图形给出电流强度为55A时的放电曲线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除颤能量发生器释放能量的准确性、可溯性和可比性,并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和各级医疗设备检测机构开展注册检验、计量溯源等提供可靠的仪器,采用信号处理的时域分析方法研究除颤能量发生器的电路关键参数。首先分析除颤器电路并简化放电回路模型,采用Matlab仿真RC、RLC放电回路,探究除颤器的电感、电容和电压参数。其次选择医用除颤仪的电路关键参数同仿真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定量评价,最后对外部阻抗的改变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进行实验测定。结果表明:除颤能量发生器电路关键参数的研究符合理论分析与客观实际情况,为医用除颤仪器的设计和电路特性的匹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降至保护电压.首先,根据测试数据用MATLAB拟合出放电曲线模型为:u(t)=ae~(bt)+ce~(bt),计算出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并根据模型计算30 A~70 A不同电流强度下,新电池放电得到9.8 V时的剩余放电时间.其次,根据九种电流强度下放电曲线模型的系数,拟合出系数a、b、c、d随电流I变化的函数,得模型:u(I,t)=a(I)e~(b(I)t)+c(I)e~(d(I)t),并绘出电流强度为55 A时的放电曲线图形;最后,根据三种衰减状态下电压与时间的测试数据,绘出时间随电压变化的散点图,根据新电池状态放电时间与衰减状态3放电时间的倍数关系,预测出衰减状态3的剩余时间为194.6 min.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压电源、多用电表、真空钟罩以及真空泵等仪器探究了气体放电过程与气压、电压和极间距3个因素的关系。作者通过仪器展现了各种气体放电现象,并着重研究了辉光放电的伏安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无功补偿器对电力线通信的影响,提出一种建立无功补偿器端口网络高频模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无功补偿器高频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计算和系统仿真,方便分析无功补偿器对电力线通信信道阻抗、噪声、衰减等方面的影响。本方法把无功补偿器的每一相等效成一个无源一端口网络,通过实验测量无功补偿器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幅度与阻抗角,借助1st Opt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网络的阻抗函数,从而建立无功补偿器的高频模型。此方法避免了复杂的理论分析推导,模型计算值与测量值比较吻合,说明建立的无功补偿器高频模型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气及计算机工程系开发的Power World电力系统仿真可视化软件包。Power World能可直观形象地显示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用户可以建立、更改各种电力系统模型及参数,用鼠标点击图标或菜单在仿真器中进行各种操作,从而对模型进行潮流分析、故障分析、及经济运行分析等。在继电保护实验教学中运用Power World中以已有的IEEE14母线模型建立电力系统仿真实例,测量输电线路故障阻抗,计算出故障发生点,通过测量出的故障阻抗曲线与已知的阻抗值比较,阐明距离保护的概念,从而证实Power World算例模型的准确性以及软件在继电保护实验教学方面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充电模式、放电模式、温度对镍氢(三圈霸道)电池和镍镉(天球360)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标准充电模式时综合性能最佳;相同充放电模式下,镍氢电池的放电容量约为镍镉电池的2倍;放电电流从100mA升高到1 000 mA时,循环性能下降,对镍隔电池的影响尤为明显;镍氢电池对高温较为敏感,在50℃时的循环性能大幅度下降,而镍镉电池对低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基于SystemVue仿真平台,建立了多进制QAM在AWGN信道中的发送和接收过程的仿真系统,采用BER_IS模型实现了误码率的快速有效和准确可靠的测量,仿真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简化的脉冲电压信号函数模型,并结合电场高斯定理,建立了脉冲电压作用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中电场分布模型.电场分布规律表明:在一个脉冲电压周期内很可能出现两次放电,包括电压上升过程中的一次正向放电和下降过程中的一次反向放电.通过测量脉冲放电时的电压电流波形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实测电流波形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的电流峰.对电场模型的分析得出:通过适当提高脉冲占空比、脉冲电压峰值、介质介电常数或减小介质厚度等措施可提高放电间隙内的电场强度,使放电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荫罩式等离子显示器试验平台测试了高Xe混合气体条件下对向放电的帕邢曲线,并使用本地场近似的流体模型计算了10%~80%Xe浓度下放电过程中产生的Ne~+和Xe~+的数量.着火电压的实验值和计算得到混合气体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均随Xe浓度的增加呈饱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Ne-Xe混合气体条件下Xe~+的二次电子发射主导整个二次电子发射过程,MgO薄膜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与纯Xe工作气体下的发射系数近似相等.  相似文献   

13.
本教具由于采用了高亮度、大直径、高灵敏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器件,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为实验元件,使电容器在充、放电实验过程中,充电、放电时间超过40秒以上。且充电、放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可由发光二极管亮度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来,放电时还有音乐片发出随电流强度变化的声音,从而可光声并茂,形象直观的反映电容器在电路中充电、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气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生成、分解过程的科研项目为背景,将含水合物介质电参数测量系统部分研究内容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有限元数值法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电参数测量仿真实验。基于反应釜及复电阻率测量装置建立数值模型;采用全波有限元方法对模型中的电磁场进行仿真计算并获得空间电磁分量分布;通过设置不同尺寸的水合物,结合仿真结果后处理,得到不同水合物分布对应的视电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管理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池水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尽可能高的膜的水合程度,降低膜的阻抗。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目标,文中建立了电池水传输模型,基于模型利用工程逼近分析方法,分析了阴阳极湿度、反应气体流量对膜的水含量和阴阳极水分压的影响。仿真结果通过与其他模型相比较,取得了一致的结果,因此也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和实用性。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为建立简化的膜水含量控制模型和实现水管理的控制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伏安法测量原理的便携式阻抗测量装置,并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中耦合线圈结构阻抗测量电路的设计原理,通过单片机系统控制AD5933阻抗转换器测量待测谐振耦合结构的阻抗,利用串口通讯协议实现LabVIEW软件和单片机系统的相互通讯。实验结果表明,耦合线圈工作在谐振态下,阻抗测量值与理论阻抗值相对误差为2%,成本较低,便于携带,能够满足大部分耦合线圈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直流电动机带负载条件下,研究直流电动机参数及其模型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馈结构的直流电动机参数与模型的测量方法;给出该结构下直流电动机参数及模型参数的测量原理、方法和步骤;通过仿真实验与分析,验证了该测量结构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操作,且测试精度较高,适合在工况条件下对直流电动参数及模型进行实地测量与建模.  相似文献   

18.
通过PIC-MCC离子模拟方法,使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了氦气介质阻挡放电数学模型中的泊松方程,并计算了电场、离子密度、电子密度等内部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模拟表明,外加电压至着火电压时,空间就形成电场,发生电子雪崩效应,产生等离子体放电过程,离子数呈现出指数增长;放电结束后,稳定在固定值范围并在介质板上聚集。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子达到一个峰值后迅速减少逐步趋于零。并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微观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产热机理复杂、热分析建模参数多等问题,引入集总模型思想,建立单体方形电池少参化产热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辩识电池热物性参数,获得基于真实物理参数的热行为仿真集总模型。对比单体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温度场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发现:在0.2、0.5、1 C恒流放电工况下,集总模型对电池表面温度的预测误差均低于0.55℃,误差率小于1.94%,达到实际工程预测精度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热行为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的6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示波器图像重合法、放电时间测量法、等效阻抗法、电桥法、LC振荡法,50Hz法,分析部分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室仪器和Mulitisim仿真软件的验证,得出了相对准确、便捷地测出电容和电感的方法是50Hz法。对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测量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电子领域里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