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思政"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一种全新育人格局: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之中,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目标同向、教育效果相辅相成等特点,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逐步深入,各学科纷纷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交叉点,挖掘其中隐藏的思政教育资源.音乐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将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大学生爱国情怀的提升、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确立、良好个人品德的养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当前社会也带入到微时代,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微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针对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微思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适用性以及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他们融入内地高校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从而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以提高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效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234名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课程思政视域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2)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心理健康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双目标.  相似文献   

6.
尹娜 《现代职业教育》2022,(18):165-167
当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紧随时代步伐,完善高效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开辟搭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格局.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引领作用,提出优化提升策略,以期高校思政育人效果的最优化实现.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十分重要,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民族进步的根本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助于充分实现大学生专业价值,促进文化繁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由此,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出发,以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为...  相似文献   

8.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跨民族文化交流,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当代高校苦思的问题.文化适应问题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而教学模式的是否合理,也对教学效果产生关键性作用.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及思政教学模式定义现状入手,找出它们之间潜在的关联性,并推敲出基于两者关系下的思政教学问题,科学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期望以此增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教学工作,实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教育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思政课担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要求强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在六个"为什么"进思政课的试点工作中,"问题-解析"模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注意提炼学生的问题并在教学反馈中解决问题.这一模式也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强化问题意识,并将其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扩大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和规模,进一步总结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实现了从"四个认同"向"五个认同"的进一步纵深与延展。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问题,既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不断增强教育管理针对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吕聪 《现代职业教育》2022,(15):148-150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思政教育模式,特别是要大力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向纵深发展.尽管大多数高校都立足于构建"互联网+"格局,积极探索多元化、系统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但"互联网+"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简要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过于突出"管理"的思维,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弱,本文从交往理论中得到启发,强化从交往的角度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内地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缺乏感恩思想、学习成绩较差、生活习惯差异大、心理问题突出等问题,鉴于此,应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学业修养、尊重民俗习惯、关注学生个人情况,以提高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质量,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内地高校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4.
黄建中 《教书育人》2021,(2):99-101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趋于成熟,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接触比较广泛的群体,其价值观十分容易受到冲击,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结合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方针,需要持续培养港澳青年爱国者,开展适合港澳青年特点的思政教育。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籍大学生群体具备独特的培养优势,但也面临该群体思政教育基础薄弱,在内地难以适应相关教学课程,教育方法有待拓展和创新。内地高校会同政府部门实践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基本理论的架构下,构建适合港澳籍大学生国情教育的精准供给平台,为培养青年爱国者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运用的丰富资源,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了重大作用."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建设"微平台"、开设"微...  相似文献   

17.
黄子云 《科教导刊》2021,(1):101-102
在"中外建设史"课程中融入思政政治教育是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探索"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设计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方案,找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融入点和结合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以史铸魂育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我管理的新观念正是试图营造、创设一种民主环境,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离开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存在的价值.鉴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就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提出了一些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王雪芹 《科教导刊》2021,(2):155-156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高等级教育系统中开展,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成为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详细阐释了可以与本门课程有机结合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同时列举教学实例,对如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道理,实现思政育人功能做了探索性尝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对"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产生多方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工作理念跟方法、网络舆情监测以及网络危机公关处理等方面.本文探讨了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加强"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机制,改进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等几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