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校的心灵治愈功能是学校在社会演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派生功能,主旨是学生心理世界的修复与满足、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升华.学校心灵治愈功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工具理性思想影响,学校心灵治愈功能呈现逐渐消退的趋势,学校成为学生心灵创伤的高发地、精神世界的戈壁滩.心灵教练模式的引进、课程超市模式的建构以及让学生置身...  相似文献   

2.
杨兰 《河南教育》2023,(7):66-67
音乐是一种心灵互动和情感互通的艺术,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音乐教育通过以情触动心灵、以美感化心灵、以善引导心灵,在心性教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通过将思政元素贯穿作品的选择、作品的分析、情感的表达及教师自我提升等教学环节,能够在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同时,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到育人育才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之为教育,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体现。教育的基础功能就是要传授知识,核心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智能,终极功能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为传统文化的植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古诗文教学"立德、启智、怡情"的教化功能,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以此来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凸显道德教育,以增强学生心灵世界的厚度;以传统文化启智,开掘学生心灵世界的深度;以传统文化怡情,拓展学生心灵世界的广度,从而引领学生去鉴赏传统文化瑰宝,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心灵世界,让他们诗意地栖息在这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余妍霞 《文教资料》2011,(13):161-162
仪式是一种能够使参与者产生震撼心灵的影响力的特定规范性活动,在当前的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扩大教育影响、触及学生心灵、赋予角色规范及促进形成心理导向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肖玉凤 《考试周刊》2012,(37):104-104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情景化的互动活动,设计多元化的情景能使学生的心灵与心灵进行对话和撞击,寓教于乐,活学活用,提高语言交际功能,开创情感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8.
曾扬明 《青年教师》2006,(12):31-32
“文章应该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支玉恒)。在执教《匆匆》一课时,他抓住“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这条主线,尽情地展示朗读的功能,让学生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达到了阅读中的一种美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但反观当前的教育生态,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灵距离。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人文关怀,那我们的教育行将摒弃固有的社会责任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苏霞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美育在学生个人塑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就如同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状态,美育则是通往学生心灵的小径.本文分析了发挥语文美育的审美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论述了提高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学生塑造人格的方法和途径,指出了高中语文教育中美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因此,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是升华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声,以一颗理解宽容之心,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孩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读学生的心灵,以心灵感受心灵,让学生充满自信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着传播文明和塑造心灵的双重责任。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教师呢?只有爱!教师的爱如果能像阳光一样洒满孩子的心田,就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塑造美好的心灵。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只有以爱为基石,才能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抓住教育的契机,更好地实施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汤亮 《考试周刊》2011,(78):36-37
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对学生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健全素质的特殊功能。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塑造形象、净化心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知识结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因而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才更具开放性、接受性。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力等。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写作的过程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作应该是绽放在学生自己心灵的智慧花朵,是学生诗意心灵话语的自由表白,是欢笑、叹息、忧伤合奏的交响曲,是学生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无比宽阔的心灵空间,是学生创新花朵怒放的美好田园,是学生想象之鸟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是学生与生活、本、大师、自己的心灵真诚和平等对话的自由平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陶本一先生如是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水平,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载体。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心灵、调节活动等四个方  相似文献   

18.
想像是现实世界中人类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心理功能之一,在当代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功能既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又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实践性想像能够确立学生理性观念和务实精神、精神性想像可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艺术性想像则赋予学生心灵的自由和才能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像心理功能,是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雍进成 《宁夏教育》2003,(12):19-20
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一种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同时也是达到“以美引善,以美养德”的重要途径,在整个德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及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美育的独特价值则在于侧重以美塑造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中将他们引入一个崭新的人生境界,以使他们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一、美育的本质,是指美育这种教育的本体存在及其特殊性质的规定性,即它的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方式、属性、规律和功能。第一,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诱导作用。美育…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高校校报是高校党政的机关报,是高校师生获悉校情的主要媒介之一,是高校正确舆论的引导者,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阵地.除了这些功能外,高校校报独特的育人功能却常受到忽视.用正能量塑造学生品质、用真情感温暖学生心灵、用真招数锻造学生能力,无疑是高校校报发挥育人功能的生动体现.高校校报在育人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