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云 《教师》2013,(36):89-89
借“文化”法,以“文化物理”入主物理,从而优化智力,激励求学、提高素质,追求“全人”教育,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为人们能够过一种实现自我和负责任的生活做准备(《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必要性——美国科学促进会”),使教育步入生态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张璇 《宁夏教育》2003,(6):51-52
20世纪末期,为适应经济竞争的需要,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新改革时期。1989年2月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的《2061计划》的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普及科学》,报告面向全体美国人,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这13年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作了全面的描述,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阐释了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事业的性质并对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确定了目标和方法。为了将改革推向深入,为了使这些目标不至于落空,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协会于1996年制定了规范改革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此…  相似文献   

3.
1 调查研究背景 "科学素质"与"科学素养",均译自英文Science Literacy,目前学术界对两者使用并没有明确的区别.那么,科学素养是指什么呢? 对此,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教授认为,科学素养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③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关系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美国理科教育注重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并把它作为人终生追求的目标,在三次科学教育改革浪潮中都对科学素养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我国应借鉴美国理科教育中注重科学素养培养的理念,加强我国年青一代的科学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北京科技促进会透露:北京市正在制定青少年科学素质标准。去年,北京科技促进会曾向四个区的中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教育现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整体科学素质偏低,郊区学生和城区学生差距较大,而普通校与名校的差距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2008,(5):14-16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科学教育就被许多国家所重视,并被列为国家核心课程,美国"2061计划"甚至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也日益丰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对"科学素养"的界定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魏冰 《教育学报》2001,(1):46-49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是当代科学教育的核心概念.本文以美国科学教育改革为背景,介绍了美国化学会开发的旨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文章重点分析了"社会中的化学"(ChemCom)中的科学素养要素,最后对科学素养与课程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教育改革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设计将来的美国学生应该学习的关于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了《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一改以前"读、划、背"的陈旧模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即实践、探究、体验的活动。积极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真经历每一个科学探究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正在制定青少年科学素质标准,年内,高中生科学素质评价标准将出台。去年,北京科技促进会曾向东城、西城、朝阳和顺义四个区的中小学发放了2000份问卷,调查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1.
王昕 《中国教师》2013,(18):33-34
一、对"科学素养"的理解"科学素养"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二是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比"科学素质"和"修养内涵"意义更广、层次更深,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国际     
<正>冷劲松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日前,世界知名学术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在第6418期Science杂志上公布了416位入选2018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ellow of AAAS)的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冷劲松由于在智能复合材  相似文献   

13.
林静 《教育科学》2014,(1):79-83
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以"实践"作为首要维度,提议让K-12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围绕科学大概念而组织的实践来提升科学素养。这一实践转向,不是对科学探究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拓展:从作为知识的科学转向作为实践的科学,加入社会与文化的维度以回归科学作为人类实践的本质属性。对此,我们要变革科学观,吸收美国科学教育实践内涵,学习其整合和学习进阶的实施理念和途径,培养我国学生优质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培养小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只有亲历实验过程,学生才能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激趣引导,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一改以前"读、划、背"的陈旧模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即实践、探究、体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袁晶晶 《幼儿教育》2012,(Z4):44-45
设计意图: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核心经验包括观察、比较、分类、交流、测量、推断、预测等。其中观察、比较、交流、分类被美国科学促进会认为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益。能否在一个活动中涵盖上述过程性科学探索活动的要素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活动"盒子里有什么"。这个活动包含了上述科学探索关键经验的大部分内容,凸显了本活动  相似文献   

17.
美国“2061计划”教材评价工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科学促进会的"2061计划"设计了针对中学数学和科学教材的评价工具,从内容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维度对目前美国学校中使用的教材进行了评估。这一工具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评价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是在"做科学"中逐步养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来指导生活、认识事物、决策发展,来不断探求真理,发现未知,揭示规律,更好地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持久发展。那么,儿童的科学素养是怎样养成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十分重视科学教育。为迎接新世纪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 ,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科技的领先地位 ,1995年12月6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以这一标准为指导来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人才。美国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八部分 ,这些内容不仅突出自然科学及技术学科的地位 ,还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 ,了解科学的历史与本质 ,从而形成科学意识和观念。以引导美国人创建一个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国度[1],她将代表21世…  相似文献   

20.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呢?美国学者认为,科学素养可以分为“实用科学素养”(prac—tical scientific literacy)、“文化科学素养”(cultural scientific lit—eracy)和“公众科学素养”(civic scientifie literacy)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