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新的学生学业评价系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绍兴县实验小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以教学内容、学科特点为依据,以教育目标为准绳,在实践中尝试建构学生学业评价系列,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一、改革学业成绩测评记录形式实行“等级十评语”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创设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使学生真正从分数的桂桔中解脱出来,成为知识和学习的主人。我校自1997年秋起,在原来各学科动口动手能力测评采用等级制的基础上,取消百分制,全方位实施等级制,即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来检查和评定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正>主诗人语众所周知,工具研发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核心环节。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 or table of specifications)是一个将知识细目维度和技能细目维度有机组合而成的列联表,是中小学进行学业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测量工具。将双向细目表作为学业测评的工具,极好地体现了学业测评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迥异于应试教育下的终结性评价。因为学业测评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在学业测评中自主发现、找到、研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学业测评是衡量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发展和教学活动具有重大影响。论坛嘉宾围绕如何构建科学的测评理论和使用适切的测评技术,相互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促进教学的大规模学业测评体系就大规模学业测评如何促进教学的问题,论坛上交流了4C评价体系、绿色指标评价体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系统和SBAC评价体系的研究与进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业进步测评是将静态的成绩分数转化为动态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数据驱动学习困难群体精准帮扶的基本前提。美国中小学形成了5种学生学业进步测评方式:以与学段同龄人比较为增长依据的成长百分数测评,以学生预期增长为考量核心的增值测评,以检验学生学业标准差距为基础的成长标准测评,以考查学生成绩分数变化为手段的增益分数测评和以划分学生学业水平等级为特征的价值表测评。基于政策倡导、技术支持、多元协同、教师问责,美国中小学实现了学生学业进步测评的运行保障。美国中小学生学业进步测评创新改革扩展了学业评价的传统功能,优化了教学决策的调整机制,强化了家校协同的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业测评是教育质量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业质量测评以数学、科学、阅读为主要领域,强调对素养的考查,测评框架包括内容维度和认知过程,测试题目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并初步实现计算机化测试。区域学业质量测评工具的设计借鉴国际经验,从内容维度和认知过程考查学生的数学和阅读素养,测试题目覆盖所有的维度,实现了年度间结果的可比较。未来区域教育质量评估学业工具的研发,应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逐步采用计算机化测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过程性学习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着概念理解、价值认识、方法使用等方面的误区。不能科学准确地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含义是这些误区产生的症结所在。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关键是要有科学的评价思想,核心是要保证学生基础素质全面合格,途径是要降低纸笔测试难度、强化综合素质测评。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要求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学业负担五个维度,综合评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品德内涵的复杂性,有关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测评问题一直是德育研究领域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短板,测评技术与方法的探索也相对较少。因此,研究中小学品德发展水平的测评方法,开展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测评实践,对于丰富品德测评技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呼唤全新的教育评价机制,等级评价在这一背景下横空出世。常德市在2007年的中考学业考试成绩部分学科的呈现方式中就采用了等级制,即按百分制阅卷,等级制呈现,卷面分数不再与考生见面。初中学业考试等级呈现,淡化了片面追求分数的意识,转变了评价观念。作为一线教师,应思考如何适应评价制度的改革,更好地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等同题。逆行这样的改革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趋利避弊,使中考的评价方式日渐合理。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任务驱动式”学业测评?顾名思义,就是以“任务”为核心,将测评内容、测评情境、测评目标等整合为“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完成测评过程,测评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语言、行为、态度等表现,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等级评价,实现“任务驱动—情境参与—过程表现—教师评价”四个环节,以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学业评价是调控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对学习者的学业测评发展大致经历了"测量——描述——判断——协调"四个发展阶段.现阶段学习测评的价值取向已由甄别和选拔人才转向改进教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学业智能测评逐步得到重视与应用.学业智能测评主要包括学业测评数据采集、数据智能识别与评判、测评报告展示等环节.文章在分析我国的学业智能测评平台研发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学业智能测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推进学业智能测评应用,助力学业智能测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走进小学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评价也在发生变革,学业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测评的一个过程,同样,数学学业评价即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和掌握情况。探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的特点以及对学生和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考试成绩的分数制和等级制评定方式各有优劣,均有区分成绩的作用,但等级制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弱化学生分数竞争压力。部分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评定方式既有标准参照评定,也有相对位置评定。借鉴其经验,建议对我国高考新方案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适当细化,根据高校的层次特点及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合理设定各等级人数比例,构建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相结合的高考招生评价制度,增强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应城市实验小学从1997年开始进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即把学科成绩的“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并对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他们的作法是: 一、着眼全面发展,确定评价内容 确定评价内容是改革评价结构、完善评价功能的首要一环。应城市实验小学以加强教育科研为龙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学业测评能够精确诊断学生个体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聚类数据技术导出的数据,不仅可用于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命题质量的反馈与评价,而且可用于教师的教学评价,为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绩效比较和学生学业进步程度判断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面对培智学校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参与学业成就测评或在测评中无法展现自身真实学业水平这一问题,培智学校教师应在全面分析学生能力和需求的基础上,科学预估学生在学业成就测评中可能遭遇的阻碍,合理计划并采取适切的测评调整策略,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业成就测评中的参与度,使每个学生在测评中展现自身真实的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测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我国教育测评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类似地,美国教育部2010年提出了“共同标准”,旨在统一K12年级主要学科的课程教学,提升美国基础教育水平。基于此,智能平衡评价联盟(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SBAC)以“共同标准”为基础开发了SBAC学业评价体系,旨在为中小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等多主体提供更加科学可靠、准确合理的学业测评。美国SBAC学业评价体系是世界上较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业测评领域的测评系统,它将计算机技术与学业测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学业测评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测评系统也不断完善和升级,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其理念和操作愈加成熟。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实行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等级制的基础上,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构建学科成绩评定的模式,即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分项目选难度等级评价、强项评价、档案袋加展览评价、内差异评价、免试评价等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学科学业评价的激励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就是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评价依据,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技术,把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诸多相关因素中分解出来,考查学生在前后两次学业成就测评期间的进步幅度,以及学校、教师等对学生学业成就教育的“净”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缓解百分制评分法造成学生对分数和名次的竞争,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中小学正在进行取消百分制评分法、实施等级制评分法的改革。等级制评分法是国外中小学广泛采用的学生成绩评定  相似文献   

20.
郭俊 《湖南教育》2005,(4):38-38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对小学生的评价实施的是等级制评价法,取消了过去那种建立在一元价值观基础上的百分制评价法。这样的评价,缓解了百分制评价法造成的学生对分数和名次的竞争,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然而,等级制评价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定性评价的内容多,定量评价的内容缺乏;二是可操作性难度大,许多地方比较模糊,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有时很难把握尺度;三是评价缺乏经常性,一个学期只评价一次,其余时间评价手册就搁置在班主任老师手里,不利于激励学生进步;四是内容不全面,不能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现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