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彭洁  王浪 《职教通讯》2023,(3):81-87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社会地位给予了保障,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高质量职教教师队伍夯实了法治基础。结合新职教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发现目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岗位设置与评聘制度亟待改善以及职教吸引力有待增强等掣肘。提出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完善教师评聘制度;营造教师发展有利环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充实职教师资队伍等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地方职业教育条例是依据上位法《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律,结合地方实际对国家法律未作规定的事项作出“突破性”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更具丰富性、创新性、针对性。基于现行有效的11部《条例》比较分析发现,《条例》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利益主体参与、办学支持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后,《条例》部分内容体现出滞后性,其中“可以”和“应该”的规定难以解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总结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内容,分别从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对推动建设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优化资金管理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修订或确立地方职业教育条例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法治是指通过法律机制的完善和制度创新而形成促进和保障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其中,法制的完善至关重要。甘肃区域法治在立法模式上,省级立法尤其是“政府推动型”立法更具实效性。在立法内容上,甘肃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国家立法的支持,更需要地方在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法律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法制建设是保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欧美四国职业教育立法:路径·机制·模式》(荣艳红著)一书立足于民族国家,从现象和历史视角展现了德、法、英、美四国职业教育立法“是什么”“从哪里来”,从文化和制度层面揭示了四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发展动力和运行逻辑,从共同特征和差异比较中归纳了四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规律和镜鉴启示。该书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制度比较和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单靠中央政府发发文件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积极性.慈溪市的做法证明,地方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是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6.
各地职教立法有其内在的动因,各地通过职教立法加快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探索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对象和范围空前扩大;二是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三是建立新的办学体制;四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五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六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七是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八是改革招生制度。地方职教法规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新成果,积累了新经验。但是地方职教立法存在受限于上位法、探索呈现碎片化、各地立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地方职教立法应变"被动"立法为"主动"立法、变碎片化为系统性、变滞后性为适度超前性、变模糊性为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理阐释和政策释义,引发职业教育现象级的新热点,达成新法站位高、立意深、观念新、内涵广等跨界共识。但仍有研究偏重实践维度的阐释,理论框架嵌入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理论,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剖析解构与理性思辨,并对其价值取向和法律逻辑等进行再认识。据此提出,虽然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是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善治良法,但在实施层面,仍需借助地方立法、非均衡赋权政策试验等,重点完善省级层面职业教育中观政策生产供给,消除法律留白和政策叠加,使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20,(2):49-54
法律权威的状态是决定能否全面实现法的功能、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律权威在现实中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裂隙,法律权威的树立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运作与改革密切相关。当前人大法制工作面临着地方立法主体扩容后的立法质量保障、党务部门成为法律责任主体、合宪性审查创新、地方司法体制改革等新情况,应当进行应对性的改革。建议设置第三方审查机制,完善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保证设区的市人大的立法质量;明确协调性公共管理原则,规范党务部门公共管理职责范围与行使方式;引入听证程序,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与备案审查制度;变革地方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层级,回应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今年下半年.河北省将从七个方面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据了解.当前河北省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进入克难攻坚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式和任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课题.职业教育面临着更新人才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健全办学机制、完善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是职业教育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重庆永川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城市发展本身有机结合起来.以城推文,以文化城,以"城校互动"的职教发展模式推动了地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十四五”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而发展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要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聚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教师发展模式、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籓篱,彰显类型特征,构建跨界融合的生态系统,整体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增值”,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有利于转变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同时能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上缺乏上位立法明确支持,组织上缺乏资源整合渠道,评价上缺乏权威专业的监督体系。困境破解的关键在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校企合作范围和边界的确定以及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具体的建构路径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职业教育法》;基于平等地位建立多元协商机制破解利益争议难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校企合作评价的专业化、权威性,保障校企合作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业教育立法在百年历程中进行过数次的制度构建。清末实业教育立法为民国职业教育立法奠定基础,在效法他国模式、学习其先进经验的进程中进行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成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单纯照搬苏联模式,全盘否定旧中国的立法体系,加上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和干扰,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法制建设大起大落。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职业教育立法才逐步走上正轨,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百年历程,每一个时期都有其自身鲜明特点,需要我们认真归纳、总结和反思其中成败得失,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政策创新与法律体系构建是建设上海自贸区的必备基础。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包括:创新自贸区的监管模式;创新自贸区的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创新合理优化的投资环境;创新金融业务与外汇政策措施;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创新行政法规改革运行。上海自贸区的法律保障应当遵循:坚持立法自由原则;坚持立法突破原则;坚持立法统一性与差异性原则;坚持立法的国际化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主体准入规章制度;构建税收优惠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构建合理的投资与融资法律体系;构建区内外人员跨境自由流通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取向和地方高校面临就业压力日渐严峻的大背景下,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借鉴、超越高职,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材料类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新体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三证”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主要立足点,是材料类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法律是促进职业教育有序发展、保障公民接受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规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职业教育法治化的重要保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具有内容比较全面、主体相对明确、技术较为规范等特点,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不仅构成了近代教育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而且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法治建设中职业教育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可操作性、适时修法、确保统一性、完善体系、强化执法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和经济双重属性决定了跨界性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发展规律,使校企合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合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合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探索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共同发展机制,以创立高等职业院校品牌。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我国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推动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政府主体在高职教育外部治理过程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让中央"放管服"精神落地,公布地方政府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服务清单和资格清单,完善高职教育法制和监督机制;通过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制改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调动市场组织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此外,还要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对高职教育的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厘清外部治理三方主体的责任,可以促进各方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办学主体、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式及外部环境制度支持,也涵盖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横、纵向发展问题。所谓的横向发展指的是职业教育在兴办、教育、服务方面的办学模式探索,而纵向的发展则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发展前景究竟是什么。借鉴中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一个瓶颈即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之机,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中央立法机关要和地方加强沟通协商,确保配套法规的出台和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