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花果山原型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一样,《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原型是小说家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就地理地望的属性而言,花果山在“东方”“海外”,地近东海和淮水,云台山与这一属性没有抵牾;就《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祖籍和诞生地而言,云台山是“淮海浪士”家乡的一座名山;就吴承恩的亲朋故旧而言,云台山地域有他的舅舅、老师、挚友,尤其是云台山有一支与淮安吴氏同宗相知的吴氏家族的聚居地,甚至有与报处机栖真地长真庵相邻的吴家花园;就云台山的风物而言,水帘洞、花果山、傲来国、玉女峰、尉迟公塔、定海神针、平顶山乃至诸多的唐王遗迹,皆在西游故事中有着清晰的投影,其中花果山几次大战的古战场至今还依稀可觅。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成书以来,版本纷繁,其作者扑朔迷离,鲁迅、胡适先生根据淮安府志提供的线索及淮安方言推断《西游记》的作者为淮安人昊承恩.根据这一论断,近二、三十年来发掘了许多与吴承恩有关联的资料,但这些资料仍显不足,疑点仍然很多.文章就方志、石刻、语言、民间传说等方面资料,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应当是生活在云台山区的明代长春庵真人邱楚基,而元代的长春真人邱处机乃属以讹传讹,其主要原因是《西游记》的产生过程属历史事实、民间传说及再加工再创作的糅合,因此,就决定了它的作者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引言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 这似乎是不值一提的问题,在学界却是多年未了的公案。现存《西游记》最早版本: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本上,就只署有“华阳洞天主人校”,而无有“吴承恩”字样。尔后万历三十一年(1603)闽建书林扬闽斋本,天启年间“李卓吾”先生批评本也都如此。说明《西游记》问世之初,其作者名氏就被隐去,而留待后人考察。清初有汪象旭评本(《西游记证道书》),“始冠以虞集序,以为(此书)为邱长春作”,以后所刻诸本人云亦云,致使《西游记》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4.
回眸《西游记》作者研究及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所有的《西游记》明代繁本刊本 ,均未注明作者姓名 ,清代所有刊本均说明为“长春真人邱处机”著。经鲁迅等人考证 ,确定《西游记》为吴承恩著。章培恒等人怀疑吴承恩的著作权 ,而苏兴等人则坚持吴承恩说。我们认为 ,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小说《西游记》 ,系照抄吴承恩的好友陈文烛所撰《淮安府志》。吴承恩的《对酒》诗透出的信息 ,可看作吴承恩写作小说《西游记》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5.
地处江苏东北部的连云港市有一处名胜叫云台山。明代的吴承恩从这里找到花果山、水帘洞的灵感,演绎出脍炙人口的《西游记》。“西游”显示了古人的开放意识。而今,随着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的正式开通,作为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为吴承恩一说,虽由来已久,但这是错误的。明代刊本的《西游记》有“华阳洞天主人校”的三个本子,均未注明作者姓名。《淮安府志》中可以见到吴承恩著述《西游记》之名,但仅仅记载着“西游记”三个字,关于内容,版本等一概缺漏。到了近代,人们只知道《西游记》小说的清刊本,有些学者们便含糊地认定清刊繁本为吴承恩本,使人们陷入了一种《西游记》小说本来就署有吴承恩姓名的错觉之中。  相似文献   

7.
根据《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只是文章《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根据刘知几《史通》,可知吴承思所著杂剧数种并不是小说;根据吴承恩《禹鼎志序》,可知所他喜爱的只是文言志怪短篇,而不是长篇小说;从方言角度来说,《西游记》所使用的方言并不仅仅限于吴承思的家乡。  相似文献   

8.
读了《许昌师专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发表的靳今同志的《吴承思曾当过河阴知县——河南荥阳县发现吴承恩撰写的碑文》,心中确实欣喜了一阵。这块立于嘉靖二十八年、署名“吴承恩撰”的《重修卢医庙记》,容易令人联想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靳今同志还进一步找出碑文作者吴承恩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之间,存在着“姓名一致”、“活动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学术研究爆出新话题: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西游记》学术研究最近又有新说法。《山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刊登的李安纲文章指出,吴承恩并非是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文章说,据有关史料记载可知,吴承恩是一位儒生,郁郁不得志,尽管能诗文,善杂记,...  相似文献   

10.
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应是《西游记》的衍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掖大佛寺的取经壁画被有关方面宣布是元代作品,早于吴承恩《西游记》200多年,是《西游记》的创作原型。这个结论值得怀疑。取经故事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征可寻。从壁画内容看,其中的一些故事相当晚出,应是吴承恩《西游记》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普教育旅游观赏价值,其开发利用已走在我国前列,今后如何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深层次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加强地质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加强资源保护,促进地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地质景观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地质公园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地质公园策划典型案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的云台山通过地质公园的成功策划,抢得先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攀升,一举成为世界名山;王屋山与洛阳黛眉山通过联姻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使名不见经传的黛眉山成为地质公园的新宠;郑州黄河将黄土、黄河、黄淮平原、黄河文化通过地质公园这个载体予以体现,并利用独具地方特色的窑洞式博物馆进行了成功展示,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科学内涵;将地质公园的申报与建设作为新时期的援藏项目进行成功策划和实施的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是对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一项创举.事实证明,建设一个好的地质公园,其经济效益绝不亚于发现一个特大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我们以河南云台山为例,以游客的实际感知和地接导游的服务质量为基础,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结合期望—不一致模型对地接导游服务质量对游客旅游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SERVQUA模型的五个尺度基础上对服务进一步细分。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事件。在其悠久的流传过程中,无数民间艺人与文人参与创作,"西游"故事被不断地改变情节,丰富内涵,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出现。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西游"故事的定型,其对后世的小说与戏曲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滦州影戏剧本《火焰山》根据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五十九至六十一回改编而成。文章通过对二者的情节、表达方式及道德教化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关联。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游客感知的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的内容被提取为四个因素,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表现被提取为两个因素,与理论部分一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因素、环境因素、支撑因素、品牌因素与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重购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重购意向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三个方程式。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美学形态主要是自然美和社会美两大类,其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山海呼应,体现开阔与雄伟相结合的美;自然山水与文学名著的结合,体现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美;历史遗存与现代港景的结合,体现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美。进一步开发该区旅游资源,应以花果山、海滨为建设重点,开发自然山水旅游;以海州景区为龙头,开发古迹文化旅游;以《西游记》文化和海洋文化为内涵,增加独特的文化主题景点,在游览中深化美感。  相似文献   

17.
《郧台志》原不同于《郧阳府志》,《郧台志》孤本仅存台北图书馆,中国大陆不存《郧台志》,由此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先生们把《郧台志》误认为是《郧阳府志》。本先从训诂方面立论,后引台湾朋友提供的确证,说明二志实有区别,不可混同。  相似文献   

18.
西汉帝王与帝王之学及经学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汉经走向朝廷与帝王重视儒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初承袭秦法,执行“以吏为师”的思想路线。到汉武帝时,儒学战胜于朝廷,开始显露出“以师为吏”的政治端倪。经学是汉代的帝王之学,以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为分界线,经学显示朝廷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帝王从经师受业自惠帝开始,武帝以后,经学成为官学,经师与帝王的关系空前密切。是时,经师任太子太傅或太子少傅为常职,昭帝时蔡义以人主师拜相,开西汉人主师为相的先例,此后,人主师为相遂成惯例。尊重经师,以经治国是西汉武帝以后政治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焦作云台山景区发展对岸上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的发展不仅要依靠丰富的资源条件,同时也要依赖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景区的发展会对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从长远看,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文章以焦作云台山景区为例,分析了景区发展对岸上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