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课程的"座上宾"。笔者近来研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下面简称为美国课标)中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美国史"时代8:"大萧条与二战","世界史"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①有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在课程标准"大萧条与二战"的前言部分,美国课标研制者阐述了他们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归纳起来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一般都视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对应,将罗斯福新政视为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他的政府为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和,即罗斯福新政为经济新政。现在看来,这种观点虽有其道理,但存在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缺陷。实际上,无论是大萧条,还是“新政”,都远比我们以往说的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3.
岳麓版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涉及美国农民,很多学生对美国农民一词产生疑惑。他们以为美国农民和中国农民是同一概念,因此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政策理解有误。要想明确区分美国农民和中国农民二者之间的不同,给一个恰当的界定标准是必要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此土地的所有权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既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变革,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罗斯福新政归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对其认识只限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宪政文明的发展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宪政框架内实行的改革,是宪政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5.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入主白宫。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和法西斯战争的威胁,执政初期,罗斯福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美国历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多年来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汗牛充栋,毁誉褒贬,众说纷纭,在美国和西方史学界,有的颂扬新政是一次“和平革命”,“在哲学上是民主的,在手段上却是革命的”,是可以和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并列的美国“第三次革命”。它“开始了一个影响美国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深刻的和彻底民主改革的时代”,有的则认为“新政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保守的,是二十年代的延续”。有的认为新  相似文献   

6.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罗斯福“新政”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历的发展阶段及产生的后果等等,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一简要的剖析,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例1】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请回答:(1)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2)这种变化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罗斯福新政是高中课本《世界历史》下册新增加的内容(试用本教材中没有)。它是美国历史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对罗斯福新政的研究、讨论已广泛开展起来,下面结合学术界讨论的一些情况,谈谈我对罗斯福新政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以前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时,一直都这么准备课:按照常规,先翻阅《教学大纲》,了解关于本课的基本要求,然后结合教材,理出本课的基本框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表现、特点及产生的影响,由此引出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讲清新政的内容、特点、作用,最后让学生谈谈对该政策的评价。如今想来,这样上课,可能基本的知识点都交代清楚了,但完整的史实被人为地分解得零散不堪,  相似文献   

10.
无所畏惧     
赵炜 《河南教育》2010,(1):39-39
【美】亚当·科恩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这是亚当·科恩在金融危机后为美国领导人量身定做的危机解决读本,被誉为“奥巴马的枕边书”。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大萧条震动了全世界,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几近崩溃的时刻实施新政,开创了现代美国。  相似文献   

11.
在罗斯福“新政”前数年间,美国出现了颇具声势的水土保持宣传。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农业部以本内特为首的土壤调查专家意识到土壤侵蚀问题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土壤侵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1928年农业部印发的《土壤侵蚀:国家威胁》这一报告中,本内特指出了严重土壤侵蚀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破坏美国自由、和平与安全的基础,甚至会威胁美国文明的存续。本内特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倡导联邦政府承担水土保持的职责。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促进了美国民众的觉醒,并促使联邦政府在保护土壤方面开始承担责任,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大规模水土保持运动的前奏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农业调整政策与美国农业萧条空前严重、自由放任主义主导下反农业危机政策的失败,以及农业利益集团与农民斗争的大力推动都有密切关系。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调整政策是以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及其相关修订立法为基础展开的。依据这些法律及其所确定的农业调整手段的不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调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生产控制成为农业调整的主要应急手段。在第二、第三阶段,土壤保护从农业调整的临时措施转变成常规手段。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调整政策有效地缓解了美国的农业危机,开创了生态补贴的先例,对推动进步主义时期的资源保护运动走向战后环保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指导意见》以及人民版必修二教科书的编排看,三者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处理是一致的。它们均强调、突出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节机制上的创新——实现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转变。教学实践中,“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操作流程一般是以一定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新政的政策内容,再归纳出其特点(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经济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危机。在1929-1933年大萧条的社会背景下,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不仅帮助美国走出了经济的低谷,而且通过推出了《联邦紧急救济法》、《紧急救济拨款法》、《社会保障法》等社会保障政策,避免了大的社会危机。当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蔓延的时候,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解读罗斯福新政的"救世"经验,对于在确保经济安全的同时,如何确保社会安全,也许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的阴霾笼罩美国,政治风云诡谲,各种社会矛盾纷陈。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入主白宫,力主改革,实行“新政”。在劳资关系上,罗斯福对劳联等保守工会实行绥抚政策.始则有“全国产业选举法”,继则有“全国劳工关系法”,允许工人有组织工会和进行集体议价的权利,藉此把美国工会运动纳入美国立法轨道,并以此打击和摒绝美国共产主义运动及其影响下的激进工人运动。罗斯福苦心孤诣的劳工政策得到长期奉行工联主义的劳联等保守工会的自愿投效。劳联自19世纪80年代成立始即实行行业工会主义,只组织行业技术工人,而闭门不纳盈千累万的非技术工人、移民工人和黑人工人。在劳联内部一些主张产业工会主义的领袖洞察劳联的行业工会主义的局限性,深知在工会组织工作中,行  相似文献   

16.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说:“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头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开始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后来却发现.这是当时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学生很容易会产生疑问:既然当时美国经济如此萧条,这么多人等待救济。为什么政府不把这些剩余的产品无偿分给有需要的民众?  相似文献   

17.
以前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时,一直都这么准备课:按照常规,先翻阅《教学大纲》,了解关于本课的基本要求,然后结合教材,理出本课的基本框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表现、特点及产生的影响,由此引出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18.
我校历史系刘达永副教授所著《走出经济困境》一书,最近已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一本较为全面研究罗斯福“新政”的专著。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至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职时,全国仍然处于一片混乱、惊恐与绝望之中。罗斯福上任后,推出了有名的“新政”。罗斯福“新政”并非一些学者所说只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是就美国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总体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介绍了罗斯福在经济、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课堂是关系到高中历史教学成败的重中之重[1]。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保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途径[2]。本文以鲁教版"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以及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联系等内容进行具象化展示,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他在任时推行新政,带领美国克服了经济大萧条危机并赢得二战。罗斯福和蔼可亲,对白宫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关心,日子久了,大家都主动与总统打招呼。艾摩斯夫妇是在白宫做勤杂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