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有教学设计都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你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的设置);如何到达那里?——(教学策略的选择);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到达那里?(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在这三个问题中,设置教学目标是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认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分析学习者起始状态、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  相似文献   

3.
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认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分析学习者起始状态、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会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把学生带到什么地方?第二,如何把学生带到预期的目的地?第三,怎样知道我把学生带到了预期的目的地?显然,第一个问题涉及教学目标的分类与设定,第二个问题涉及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第三个问题涉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为了更好地引导小学数学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5.
所有教学设计都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你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的设置);如何到达那里?——(教学策略的选择);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到达那里?(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在这三个问题中,设置教学目标是核心和关键.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它是外在  相似文献   

6.
经常碰到语文教师问:怎样才能教学生写好作文?这当然是一个很大、也很难回答的话题,因为问题太笼统.要求太大。解决的途径无非是把整体目标分解为一组具体的目标.再通过教学去实现它。由此.我们得到开发作文教学内容与设计作文教学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7.
丁季丹 《考试周刊》2010,(46):172-173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生源相对薄弱一些。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记笔记不认真、作业拖拉甚至不交等现象,导致教学成绩不突出。这一切让我感觉迷茫困惑,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去解决。区教研室一直提倡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忽然感觉到有了答案,自己还是应该努力在有效教学上下功夫。那么什么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其他优秀教师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正>技能实训是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学习不可忽视的环节,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与教学实践总结,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对技能实训教学的设计策略进行探析。研究认为,在教学设计上重点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在在哪里的问题,实现学生学情、需求与教材要求的统一;二是要去哪里,主要是教学目标的有效制订;三是如何去那里,主要是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的优选;四是怎么判断是否到达了那里,重点是多元教学评价的把握和设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虽然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有教学目标的设定,但在实际授课中,执教者并没有完全奔着这个目标去,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是脱节的。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我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阅读量很大,阅读面很广,但作文总是写不好,分数上不去。这种阅读与写作脱节的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普遍,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虽然阅读了许多文章,但很难回答这三个问题:你读了些什么?你是怎么读的?读后是如何做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很茫然,这也正是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刘天晴 《教学月刊》2023,(Z1):36-40
大单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目标引领、评价先行,可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UbD理论注重逆向思维,要求从预期学习效果着手去思考教学,以此为依据,可更好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教师可围绕“学生学习要到哪里去”“怎么验证学生到了那里”“学生如何到那里”三个核心问题,依据Ub D理论强调的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阶段,设计贯通大单元的三个环节,以终为始,站在学生的立场,提升教与学的效度。  相似文献   

12.
黄安 《语文天地》2019,(1):31-32
有效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发挥出主体性,并且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和领悟。那么,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设定精确的目标,确定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目标主要是对教学和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目标的设定让教学过程具有指向性,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标准和依据。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上,应该定位为全面地...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确定正确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它是将教学各个要素有序地、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美国教育设计专家马杰认为,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我要去那里,即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我怎样判断达到了那里,即通过信息反馈,对目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站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达那里?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参加了无锡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教学目标制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记忆众多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同时又要能够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习得正确的历史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往往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去完成这些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迫使我们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一个准确而全面的目标设定将极大地有助于完成这一使命。《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一书明确指出:“教学目标是让我们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寒芳 《考试周刊》2009,(1):225-226
如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探索、研究的首要任务。何谓“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现就自己十三年的历史教学谈一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以期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7.
判断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业、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和谐发展。从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来看,笔者认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即引领学生到哪里去?如何引领学生到达目的地?是否将学生引领到了那里?也就是说。目标(任务)、策略(活动、方法、媒体等)与评估是否保持一致。要达到这三者的一致,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金惠华 《考试周刊》2009,(34):71-72
一、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 1.了解“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的观点。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的阐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既要比较详细,又要有一定的概括性.以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归宿。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 教学目标设计和达成的有效性成为当下研究数学教学的重要 方向。本文将结合《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实例,从“学生现在在 哪里” “学生要到哪里去里” “引领学生要怎么去里” “学生到了 没有”“学生没到怎么办”等方面来深入研究“学情五问”中研究 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路径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努力使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位一体。二是紧扣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序地向学生呈现知识,帮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去接受和理解新学习的知识,从而头脑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三是精心设计变式练习,使历史知识转化为办事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习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