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困生”教育最容易引起教师、家长和社会的烦恼。“学困生”的种种心理障碍,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巨大阻力。通过多种渠道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是消除其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一、“学困生”心理障碍举例1.自卑心理。这类学生有的由于学习基础差,上进心受挫,不思进取;有的由于自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3.
曾辉 《教学月刊》2008,(12):18-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流畅,他们的认识则全面而深刻,思维敏捷而灵活,记忆准确而牢固,收效丰实而显著。反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失调或失衡、不畅或受阻,则他们的认识就模糊,思维就迟钝,学习效率就低下。在笔者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十几年中,存在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最后便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学困生。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分析学困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研究和探索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策略,对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大难题。心理辅导是前提,激发兴趣是关键,树立自信心是根本.系统的学习辅导是保证。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学困生从“怕学”到“想学”,从“能学”到“会学”。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学困生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后,教师还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看到有进步,就应加以表扬;看到学困生遇到困难,就应多加帮助、鼓励,加强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合适的学习方法,解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教学实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具有胆怯心理、压抑心理、惰性心理和逆反心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帮助学困生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的对策有: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定期作学法指导,开展一帮一活动,实施分层次指导和成功教育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的个别差异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是普遍现象,也是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直接关心的问题。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今天,更要求我们进行“扫盲”,使那些未来的“文盲”即不会学习的人走向会学,“学困生”不差,优生更优。提高“学困生”成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本文试图从学法指导的角度阐述如何转化“学困生”。一、“学困生”的类…  相似文献   

8.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原因。小学生因智力或发育不正常而成为“学困生”,如学生先天能力而造成观察能力较低,表达能力较差等,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变为“学困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性格比较孤僻。(二)学校教育的失误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少数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而且会使“学困生”向更坏的方面转变。(三)…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认知观念上的偏差.学习的原动力不足,造成学生个体学习的不平衡,致使对学习的兴趣逐步降低,有的学生甚至走进了“学困生”的行列,形成不良的心理归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困生”心理归属的需要的研究,转变他们的认知观念,构建其良好的心理归属,以提高“学困生”自我脱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在新课程环境下,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实施这一转变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极其重要。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了解学困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还要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心理和行为特点,再通过课上观察和课外交谈了解他们造成学习差距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对症下药,扫除他们“学习英语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才能完成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下面我浅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学困生”。对“学困生”的管理、教育、转化,是每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生源的特殊性,民办学校往往成为“学困生”的集散地,学校里的“学困生”比例可能更高。如何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探索“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方法,就成为了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参与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学困生通过参与学习,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困生这个群体缺乏关注,对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缺乏关注,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主要表现为信度逆反、禁果逆反等;具有抵触性、极端性等特点。处理不好,往往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困生”的健康成长都带来及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学困生”,通过“情、理、法”来调适“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转化,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然后提出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完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学习意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的存在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又均感棘手.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容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因此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针对错综复杂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转化就摆在一线教师面前.作为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们感触颇多,学困生中,又有一部分是数学学习困难,都统统归为“脑子笨”“基础”差吗?这种简单的看法显然有失偏颇,为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与有学习心理障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玉武 《时代教育》2010,(2):63-63,78
教学中,对大学生应注意一分为二地分析,避免智力方面、非智力方面的误区,区分“学困生”类型,找出“学困生”落后原因,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坚持因材施教,抓好分层教学,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树立学习自信,培养良好学习品质,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消除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期能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浅议"学困生"的产生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是“双差生”(即学困生和后进生)的一种,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暂时存在着一些困难或障碍、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如果“学困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或转化,极易向后进生转化,蜕变为“双差生”,甚至有可能走上社会胡作非为。同在一个班级的众多学生,他们思想各异、思维能力各异、想像能力各异、创造能力各异、分析推理能力各异、意志品质各异,其学习能力必有差异,因此,“学困生”的产生是必然的。下面就“学困生”的产生及其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心理准备影响程度不…  相似文献   

19.
胡久意 《湖北教育》2007,(10):47-48
参与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学困生通过参与学习,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困生这个群体缺乏关注,对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缺乏关注,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呢?  相似文献   

20.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困生”长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一直处于压抑之中。因此,在课改中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要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现将笔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做法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