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平移、旋转、翻折是图形全等变换的三种基本变换,因为一种图形经过其中的一种变换后,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具有形状、大小不变的重要特征,所以图形变换的问题常与正方形、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特殊的多边形综合命题,考查学生用运动变换的思想解决有关几何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思维(逻辑、逆向、发散)能力.关于“点在特殊多边形内”一类问题,往往需要将原来静止的图形,经过某种变换,构成新的图形,寻求解题途经.但学生在运用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变换图形.下面笔就谈谈在教学中对此类问题的一些思考,以发散学生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数学例题、习题教学中,通过变换问题的方法,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发展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情景变换的三种主要方式,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简要介绍了在高中物理复习中怎样利用情景变换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邹文 《广东教育》2005,(11):45-45
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不断变换教学手法,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我在地理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尝试,将说、唱、弹、逗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中,折叠问题将图形的变换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紧密联系起来.这类问题一般都要经历操作、观察、比较、概括、交流、猜想、推理等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形变换一般有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图形变换是一种灵活的解题方法。将图形变换方法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形变换特点,避免教学时死记硬背、脱离实际需要等相关问题,有效运用图形变换,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强化训练与转换思维,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转换与解题能力,也提高学生思维灵活度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图形变换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考复习课的目的不是将课程内容知识进行简单的再现,而是期望通过变换方式、变换角度让学生理解高考复习中应该采取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让学生自我理顺“要求与应对”的方法,总结知识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横向拓宽,纵向挖掘,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复习教学环节中应坚持以下两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种重要函数,因其公式较多,用法灵活,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难度.但若熟练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熟悉各公式在恒等变换中的作用,掌握一些常见的三角变换方法,就能在解决三角化简、求值、证明等问题时,合理灵活地选择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介绍三角恒等变换中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章节中出现的图形变换主要有平移变换、对称变换、伸缩变换。不少教师也为此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笔者认为,用求轨迹的方法,统一处理《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章节中出现的图形变换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变换的实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数学建模培训时必须重视将数学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值计算、图形变换、数据信息分析处理以及信息检索的能力,教会其使用多种数学应用软件.对学生建模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制定全面、系统、有效的实施方案,将枯燥的数学研究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提高参赛成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