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高教探索》2006,(2):32-35,39
现代意义上的校训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motto),随后中文“校训”从日本侍入,才使得校训概念和内容达到了名实统一。“校训”名称的引进,表面上是新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新教育观念的诞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影射,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而最能展现大学精神的是学校不同时期确立的校训和校风。“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我国近代名大学的校风,常体现于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研究历史上名大学的校训,可以重拾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相似文献   

3.
站在广义的书院文化这一视角,审视书院文化在古代日本的传承与演绎,一可以梳理出作为官立的大学寮;二可以提示出作为私立的大学曹司。日本不仅承袭了中国的汉字文化、科举文化、儒学文化,更承袭了来自中国的书院文化。不过,在经历了大学寮的“消逝”之后,日本教育逐渐呈现一种“本土化”的转向,也就是以“往来物”“有职故实”为教育内容,标志着日本书院文化的转型,亦为后来江户时代“书院文化”的勃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大学教育近代化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既直接采借西方近代大学教育模式,又深受中国传统书院教育荫泽,并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形成。但在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两个方面的成败得失,值得深思和反省。一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是在改造传统书院的基础上启动,却在近代化改造过程中摒弃了传统书院的许多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是在采借西方大学模式的努力中形成,却在中国化过程中剪裁了西方大学的诸多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舶来品属性、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社会使命感、古代书院教育留下的文化学财富,共同造就了中国大学独具不断追寻“大学精神”的本土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学习借鉴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产物,现代大学的书院制更是如此。中国大学书院制主要在教育理念、组织管理方式、硬件设施、活动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借鉴了西方的住宿学院制。在生成与嬗变过程中,中国书院制发展呈现出发展政策化、功能思政化、类型多样化的内生特质;同时,亦产生“血型不配”现象,存在“精神内核”缺失、“学生中心”飘移、“通专教育”割裂三大瓶颈。我国大学书院制从模仿借鉴走向中国式自主创新发展仍任重道远,应当共谋更加融合、贯通和开放的变革愿景:赋能书院中国化、个性化、校本化“精神内核”;赋权学生书院参与和管理的主体性地位;赋兴书院、学院、研究院“三院一体”的“通专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是高等教育学专家、南京大学王运来教授的近著,该书列入了由著名史学家章开沅和余子侠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金陵大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会大学,由“汇文书院”、“基督书院”、“益智书院”三所学校于1910年合并而成。当时,金陵大学无论在办学规模还是社会影响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陈裕光执掌校政时期,金陵大学更是以其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学风和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雄踞南国、饮誉世界”的著名学府。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  相似文献   

8.
盛宣怀,作为举办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率先探索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学制体系,催生了近代教育最早的办学章程,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最早的校歌与校训,设立译书院并确立了引进西方书籍的宗旨与原则。  相似文献   

9.
宋代书院在我国古代教育享有盛名,但在封建统治下书院发展的书院及其创办者追求只能是"形式自由",书院自治是一种"朴素的自治",因而失去了在发展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核心条件。所以,现代大学应从中获得启示:大学发展过程中,政治诉求与学术自由应在冲突中融合,学术自由需要学术主体的内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应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训往往是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对学校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燕京大学是旧中国最负盛名的一所教会大学,其校训“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反映了“注重学术”和“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对今天燕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台州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办学底蕴的百年老校,通过几年的酝酿徵集,确定了"澡身浴德修业及时"的新校训,并以"五个一"(一志、一片、一展、一线、一课)文化工程为载体,打造校训文化体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弘扬校训文化精神,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今后,校训文化应从深化学术、丰富内容、扩大交流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高校的校训对培育校园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等有着特殊意义。对校训的来源进行阐述,结合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校训进行新的定义,并且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实际情况,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训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高职院校能够重视以校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校训是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的积淀,以蕴意深刻的几字词语浓缩学校特色,既是师生的精神引领和行为规范,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文章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两个方面阐释校训的德育功能,分析校训的实际育人效果受到自身、学校和师生的影响,存在宣传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认识不全面等问题。为了传承校训精神,校训育人实践的优化应聚焦加大宣传、找准特色、丰富形式、借力技术、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14.
校训最本质的内容是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思考,它在形成大学精神、促进大学发展、铸造师生灵魂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高校在构建校训时,在遵循近代校训理念追求的原则基础上还应该对教育有更深的体悟,对传统有更深的了解,对时代有更深的领会,对自身有更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是学校为了发挥社会功能和完成价值使命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上,它主要起导向和激励功能。校训的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和行为准则导向功能。各高校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要领悟校训内涵的精髓,充分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功能,使大学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学校精神的表征,是凝聚师生员工精神意志、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影响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正则、修能、追远"校训蕴含着"公正平等的民本思想、修德储能的理想追求、继往开来的高远志向"等丰富内涵,关乎为人、为道、为学,凝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职教特质、办学追求和理想,呈现出植根本土文化、彰显职教特质、透视终极性价值观等三个鲜明特色。学校应从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等三个方面加强校训的建设和践行。  相似文献   

17.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大学校训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并且还没有形成更广泛的研究群体和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形成时间、来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中外大学校训在句式、内容、大学的性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的大学校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校训确定的原则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办学理念、道德准则、价值追求和个性特色,是学校育人理念的凝结和升华。临沂大学的校训“明义、锐思、弘毅、致远”不仅是每一位临沂大学人应该谨记和践行的教诲,而且也是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与导航仪。是临沂大学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的标签,也是所有临沂大学人的品牌。这个品牌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惟此,才能真正赢得社会对临沂大学品牌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9.
傅蕾 《天津电大学报》2013,(4):28-31,55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是立校兴学的有效途径,许多大学也都因此制定了个性鲜明的校训。远程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样需要制定特色十足的校训。统计与分析显示,全国电大系统的校训建设虽然体现出了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乐学致远的治学风气等特色,但也普遍存在普及和重视不够、特色彰显不足、表征陈旧等现象。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各校应更加重视校训价值、突出校训特色、发挥校训功能,以此构建文化底蕴浓厚、校园氛围清新的新型开放大学。  相似文献   

20.
校训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校训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出发,通过对校训的德育功能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校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