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等值释义是双语词典的核心工作,而实现文化固有词汇的等值释义无疑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指出:在汉英词典中做到此类词汇的等值释义应在微观和宏观结构中分别以提供注解、加注词类和附加含义标签、建立参见系统以及利用插页和附录等方式来实现,同时避免详释和误解错解,力求达到词汇等值释义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释义是词典的核心,完善释义是提高词典质量的关键。《学汉语用例词典》的释义考虑到了词典用户——外国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其查询母语释义的需求,但对于外向型半双解汉英词典的特点把握仍有不足。本文基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从用户的释义解码出发回归到编者的编码.力求改善外向型半双解汉英词典的释义.使得释义交际能够在编者与用户之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词汇作为文化内涵的载体,对英语学习者有着重大的意义。《汉英词典》作为综合性双语词典,除了具有信息功能外,还有交际和社会文化功能。以汉语文化内涵词的定义规则为例,探讨对译释义,解说释义以及语境释义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并以一些错谬为例,指出《汉英词典》释义的一些局限性,旨在向汉英词典编纂者提出一些实用性建议,以便更好地为英语学习者排除语言与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4.
提供翻译对等词是外汉双语词典中常见的释义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各大词典中一对多等值词释义方式存在的信息冗余、准确性不足、词类不一致等五个问题,并提出了双语同义释义方式要解决存在问题需注意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邱亲仁  于兰 《文教资料》2006,(29):158-159
随着汉语学习热升温,有关外向型双语词典的研究也开展起来。外向型汉英词典例证翻译不同于内向型汉英词典有其特有的功能及特点。本文探讨了外向型汉英词典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释义的功能,以及其翻译的特点:整体性、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汉英词典的词目翻译,解释造成非等值现象的原因。为寻求双语间的等值关系,运用意义驱动翻译模式,讨论几种翻译方法,为词典编纂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双语词典释义的实质是提供词目词在目的语中的对等词,对等词通常是以近义词的形式呈现,因此有必要对对等词进行辨析,帮助词典使用者选择合适的词语。在研究对等词表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内向型汉英词典对等词辨析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汉英词典是沟通中外语言与文化的桥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汉英词典的编纂中,词语的编写与释义是其核心内容,也是一个最大的难点。看一本双语词典质量高不高,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对应词是否贴切、传神。汉英词典中的对应词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对等词,即指称意义、使用范围、内涵完全对应;二是部分对应词;三是没有对应词,即词语缺失。  相似文献   

9.
双语词典词目释义离不开翻译。这种语言符号间的对应物直接影响到词典的质量。研究汉英语文词典释义方式有助于提高词典编纂水平,为词典评论提供依据。汉英语文词典词目翻译有自己的特点,词目翻译也有相应的规律。以现有的大型汉英词典词目对应词为例子,归纳出词目翻译的一些常用方法,并提出词目翻译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词典记录且传达某一特定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输出与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考察《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中能代表中国文化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50个文化符号的微观结构信息——释义与例证,发现词典未能主动地塑造和构建中国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符号释义方式不一致、语词文化意义缺失、例证标识性文化内容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文化符号释义手法统一采用音译加直译并以括注解释文化信息,例证配置注重典型性和传播性,以及适当配图辅助释义。这将更有助于提升汉英词典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史氏》是一部填补国内汉英翻译词典空白的大型词典,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汉英翻译词典,是一部符合双语词典要求的汉英翻译词典,是一部释义全面而精当的汉英翻译词典。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常用词收量不足,字词无词类标注,且缺乏参见系统和英汉索引。  相似文献   

12.
名物词语在《尔雅》所收词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尔雅》中有关名物词语的释义的内容、释义的方法、释义的句型及其语法特征,对今天的词典编纂仍然起着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类篇》是一部以"《说文》为本"的字书,它体现了对《说文》的继承和发展,《类篇》所收《说文》新附字与大徐本之间在释义内容上有同有异,异大于同,这种差异又有"小异"和"迥异"之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徐本《说文》和《类篇》的释义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不仅是由于各自编纂体例的不同而造成的,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与当时的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双语词典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起重要桥梁作用的一种工具书.<现代汉英词典>就是一部可以满足广大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读者需要的中型词典.本文从词条、释义、例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简要说明其特点及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作为大型语文辞书,字形、释义及书证的正确性极其重要。然而,无论是它所收字的字形、释义,还是书证,都存在明显错误或可商榷之处。本文对其中的十处错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修订意见,以供编纂者和修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字通》是明代张自烈编纂的一部大型字书,其主旨在于补正明代梅膺祚编纂的《字汇》。《正字通》对《字汇》的增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增补字头,在收字数量上有所增加。第二,增补义项。第三,为义项增补书证。《正字通》对《字汇》的匡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字汇》编排方法的匡正。第二,对《字汇》字头及其笔画数、异体字性质判定的匡正。第三,对《字汇》注音的匡正。第四,对《字汇》释义的匡正。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公车上书"事件中"公车"一词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解释,《辞海》和《辞源》在解释该词条时出现明显失误。"公车"来源于汉代的"公车司马"。"至公车上书"与"公车上书"之间存在一个由官职和机构名称到参加科举再到专指举人的演变过程。而"安车蒲轮"是造成《辞海》和《辞源》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汉语大词典》的严重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大词典》是国内最大的汉语词典,历来好评如潮。实际上,它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是释义的严重错误;二是部分立目的随意与荒唐,三是常见词目令人不解的疏漏。如果不及时对这部词典进行修订.它将会对读者继续产生一定的误导,并会使世人对当代国人研究汉语词汇的水平和能力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一)一年级词汇中双音节复合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研究发现双音节复合名词的释义模式主要是运用了定义式释义,而同义词释义模式和偏词释义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从而得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