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5):88-9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已发展为网络虚拟展览与教育。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建设现状,发现在展品展示形式上依然以简短的介绍性图文为主,教育模块与全景漫游模块相互独立。基于此,文章运用Pano2VR,设计了博物馆全景漫游微课系统的架构,并以新型简约多媒体化的微课为教育媒介,以全景漫游系统为交互平台,探索未来博物馆网上教育与展览相结合的可操作、可推广、可持续的虚拟展览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景摄影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全景摄影为基础的全景漫游制作为文化遗产地的虚拟展示提供了新型的研究平台。本文叙述了敦煌研究院相关工作的现状和工作流程,并对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移动化的信息时代正悄然改变着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博物馆应运而生。构建体验式在线漫游虚拟博物馆对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延伸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采用虚拟技术开发在线漫游仿真博物馆的经验,在简述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博物馆相关理论基础上,阐述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博物馆网络科普仿真展示的设计思路与关键技术,总结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在线漫游虚拟博物馆的意义与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逼真地再现真实环境,通过交互式操作,用户可以获得与真实环境相似的感受和体验,其中全景漫游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分析虚拟校园建设需求和全景视频技术,利用PTGui,Krpano等软件工具开发设计虚拟校园全景漫游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展现丰富的校园环境,而且支持流畅的用户交互式漫游,达到了虚拟校园建设的要求,完美地展示了校园风貌。  相似文献   

5.
虚拟科技馆具有公共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重要特征,是有效解决当前实体科技馆数量少、规模小、城乡分布不均、开放性不足等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将在科普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和具身认知理论,对VR虚拟科技馆进行模块设计、场景设计和交互设计;然后,进行虚拟科技馆的场景设计、动画制作和交互功能的实现;最后,邀请学习者对该系统进行了试用评价。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360度全景漫游技术大多存在特定插件支持、封闭性、平台支持度有限等问题,目前出现的若干基于HTML5的全景漫游解决方案大多发展的又不太成熟。考虑到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一些Web开发技术,在HTML5框架上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全景漫游系统,系统解决了插件支持的技术瓶颈,还创新性引入很多令人惊奇的HTML5新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支持各种主流的浏览器,不依赖插件和特定的播放格式便可实现360度全景漫  相似文献   

7.
王瑜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7):199-201
虚拟漫游系统是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创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场景是实现虚拟漫游系统的基础,场景构建离不开三维建模,模型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在设计开发基于Virtools的虚拟小区漫游系统时,采用3DSMAX对场景中各物品进行建模,在探讨模型构建及优化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三维场景中物品建模的实现方法,并对模型的导入与整合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虚拟科技馆作为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科技馆中自由浏览,体验或操控虚拟展示的科学技术和产品,弥补实体科技馆的局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文章阐述了建设中小学三维立体虚拟科技馆的步骤、虚拟科技馆的数据采集与教学设计、虚拟科技馆建筑与展品的建模与烘培方法以及利用VR-Platform构建虚拟场景、实现虚拟交互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720°全景图制作过程。采用普通手机拍摄60-150幅甚至更多来自同一个场景有重叠的图像,使用PanoramaStudio 2 Pro软件将这些图像拼接成一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360°视角的高分辨率图像,并利用PS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最后生成球面全景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VRML技术建立的扬州职业大学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探讨了构建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为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educators and museum administrators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better support visitors to be more engaged while visiting exhibits and improve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performance is still missing. Context-aware technologie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fostering learning interest and providing real time feedback. Previ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5E Learning Cycle in science learning. To address the problem,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mobile label assisted system using the 5E Learning Cycle approach based on iBeacon technology in a science museum. A total of 43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Participants from different majors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in an effort to make the groups relatively equivalent in terms of student majors. One group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obile label assisted visiting mode, n = 21), and the other one was the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visiting mode, n = 22). From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stay-time, behavioral pattern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bile label assisted system can effectively guide visitors to interact with exhibits, conduct thoughtful learning, and prolong the visiting stay-time. Visitors are willing to visit the science museum with it. This was one of the very few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iBeacon to design mobile label system in a science museum. It turned out that iBeacon technology has hug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science museum.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数字化、可视化、虚拟化的演变进程中,虚拟现实技术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演变开阔了全新的视野.文章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国内外现状,界定了虚拟现实图书馆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以图书馆虚拟漫游系统为例,介绍了使用UDK(Unreal Development Kit)引擎和3ds max开发虚拟图书馆漫游系统的过程和技术问题,提出了一套开发高真实、高交互的3D虚拟图书馆漫游系统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a mobile game app on science museum visitors’ level of engagement with exhibit content, compared to a non...  相似文献   

14.
教育传承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承之道,需要研究如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移动技术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突破课堂限制、在博物馆等实地情境中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基于IPAD移动设备,通过博物馆实地探访的场馆教育形式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应从知识学习和态度提升等方面开展。设计相关数字内容与活动任务,搭建移动学习环境,并且实施教学实验来评价此方法。结果显示,基于移动设备的场馆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与态度,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从构建虚拟公园漫游系统的一般步骤出发,阐述了构建虚拟漫游动画的一般技术,包括绘制平面图、建模、材质、灯光、摄影机的添加及制作动画关键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泉州西湖公园效果图,结合动画技术的表达,三维动态浏览,展示泉州西湖公园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以合肥科技馆为实证案例地,调查了科技馆游客的满意度,通过IPA(重要性-表现性差异)方法分析游客对于科技馆满意度的指标的预期和实际感受的差异,结果显示:游客对于科技馆的展品展项、展项展示形式、场馆的可进入性是比较满意的,科技馆的展品展项较好的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展品切合实际;但在管理及服务、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解说系统等方面相对游客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得出科技馆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科技馆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虚拟漫游系统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特征,所以虚拟漫游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出于学院工作和宣传的需要,对基于VR—Platform平台的虚拟校园漫游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且借助3DSMax建模软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桌面型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它的建立为校园规划建设、参观导航、学校对外宣传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