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基于语言学界的专家徐通锵先生提出的"字本位"理论,对其进行解析,而后结合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字本位"理论视角的教学建议,打破传统的"词本位"教学方法,期望对促进新疆民族汉语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字本位"理论是在"词本位"理论对汉语语法理论解释力不从心的时候,汉语语法研究者所做出的突破。它指出了汉语和印欧语的重要区别,摆脱了印欧语的眼光。虽然"字本位"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汉字成为汉语教学的附庸,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在汉语学习中应有的作用。"字本位"理论的问世试图使汉语语法研究和汉语教学摆脱"印欧语的眼光",走一条真正属于汉语自己的教学研究路子。本文在简要介绍字本位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汉语社团的思维方式;在字的学习方面如何兼顾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怎样帮助学生学会认清汉字的理据三个方面,对在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怎样应用"字本位"理论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语到底应该把"词"当做基本单位还是应该把"字"当做基本单位?这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自从废除文言文的将近100年以来,学者们展开了拉锯式的思考。虽然词本位在《现代汉语词典》等领域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字本位仍然有相当的生存空间。目前就"词本位"和"字本位"问题专家们仍存在较大争议。这里发表的是2009年末第一届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就该问题讨论情况的详细综述,是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教授根据会务记录进行的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炼了字本位的语法理念,总结了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字本位理论中的语法理念,初步分析解决了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错乱问题。最后提出字本位教学法的概念,并提出应结合字本位教学理念来梳理汉语语法教学的错乱现象,确定教学语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汉字在传统语文学研究和现代汉语研究中都具有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在梳理汉语研究中各种本位观的基础上,论述了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的创建、发展及贡献,进而讨论字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把"字句是汉族教学的一个突出难点。之所以难,一方面是因为"把"字句的结构复杂,学生很难把握,另一方面是语境、语义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把"字句容易出错的情况,并探讨"把"字句的语义特征,以期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本位”说接连出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字本位”的提出者,企图换一种眼光,结合汉语特点,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8):153-154
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汉语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在新疆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降低了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水平,阻碍了学生发展。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本文就详细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教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对汉语教学也高度重视,就目前来说,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汉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汉语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在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本文详细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汉语言的学习而获得汉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庄子》成语的分析,认为其内涵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生动形象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此研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依赖观念的实证研究,对象为广西环江县壮族和毛南族中学生。研究发现:(1)少数民族学生中广泛存在民族语单母语、汉语单母语、民汉双母语等不同情形的母语现象;(2)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依赖观念普遍存在,且程度较高,其中以英语作文时的母语依赖程度最高,母语依赖成为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3)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绝大多数希望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对民族语的期待极低,同时没有学生期待全英语教学,即对母语尤其是汉语的依赖与期待远远高于对民族语的依赖与期待。这些发现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Minority languag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for any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China sticks to the policy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use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riting systems. In education,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is being implemented by insisting on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ethnic languages; when the mastery of their own languages has been achieved, bilingual teaching will be employe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eaching in their own languages, with Mandarin Chinese added; teaching in Mandarin Chinese, with minority languages added; teaching both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n minority languages. The bigges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are the editing of language textbook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the training of ethnic minority teachers.  相似文献   

14.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得体地运用汉语的能力,其汉语修辞能力.当前,汉语教学在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修辞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重视等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修辞能力的培养应加强正确认识,多接触汉语,选好教材,注重文化背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eaching Chinese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s a challenge for pre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 so effec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An Integrative Mode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which incorporates thre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i.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meaningful and pleasurable learning, and effectiv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designed to equip preschool teachers with knowledge, skills, and awareness in teaching Chinese to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Throug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15 in-service preschool teachers who joined the Programme,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changes in three theoretical areas of teaching Chinese to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were explored. Particularly, teachers increased their awareness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s, developed empathy with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gained knowledge of implement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nd meaningful and pleasurable learning of Chinese. The role of teacher sharing in effec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课外阅读个别辅导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感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而新疆的汉语教学忽略了阅读与语感的关系。本对汉语课外阅读辅导做分析、探讨,试图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实验的结果。并提出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大量阅读,强化语言信息输入的建议,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捷径。  相似文献   

17.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学习不仅是技能性工具性意义,更有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通过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群体汉语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方法有待改进。具体改进策略上,要从重视教学环节、提交教师素质、创设语言环境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汉能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汉族教师对民专业汉语授课,首先要在教与学二之间架设一座情感桥梁,做到三个切忌,形成三种氛围。思想教育应当从牢固树立“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观念入手,真正铸造一颗“中国心”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开阔眼界,培养多向思维和科学方法上,即学生接受知识的开放心态。民专用汉语讲部分专业课,有助于提高民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民汉教学互补层次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论词汇教学     
章针对当前新疆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词汇教学与其它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提出了词汇教学的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汉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估,展开合作教学,加强文化背景的导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