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竹简《引书》中健康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资料收集、文献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健康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括介绍,确定第2段内容是41式健康导引法。在考证健康导引法中的一些难字、难句的基础之上明确了41式名称,身体部位名词,动作术语的含义,为健康导引法的复原奠定了基础。在参照湖南省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期帛画《导引图》的动作基础上,将《引书》的41式健康导引法的文字史料转换为93图的动作复原的图像资料。为探究41式健康导引法的特征,把复原图与西汉帛画《导引图》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这两种史料是同一类导引法,但不是相同的导引动作,并明确了41式健康导引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这原是一卷两文、一图的帛书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以下简称《导引图》),是绘制在一幅长帛后段的导引图谱部分,而这实际上是一卷先文、后图的帛书。这幅长帛宽50厘米,长133厘米。全书自右至左依次为《却谷食气篇》、《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彩色绘制的《导引图》。其中两篇古佚文所占长度为33厘米,而《导引图》长约100厘米。《溯源》说:“《导引图》帛画长100、宽100、高50厘米。”想必系笔误或排印错讹所致,否则怎么会变成“立体图”呢?经查唐(艹二)《试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导引图》一文,证实该图  相似文献   

3.
1973-1984年,中国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2000年前的帛画<导引图>和竹简<引书>.通过资料查阅、文物资料复原、对比研究等方法,解明了帛画<导引图>和竹简<引书>中使用器械等术式治疗的疾病名称、术式名称、动作过程等问题,为正确解读汉代器械导引术,丰富古代医疗体操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73-1984年,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2 000年前的竹简《引书》《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帛画《导引图》。对于这些文物中的健康导引术的分类及命名思想的先行研究大多还不够深入。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于这些导引式名称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探明了西汉初期对导引式命名的哲学问题,找出了其特征及内在关系,同时也明确了汉代人创编健康导引术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对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使用器械等物治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观介绍,确定43式治疗导引法中有14式器械等物的治疗导引法。研究将这14式抽出研究,制成了53幅动作复原图。通过对复原图的分析,明确了该治疗法使用冷水、杖、壁、吊板、木柱、枕、木鞠、米饭8种器物,并确定了有徒手、他人帮助、按摩、呼吸的4种治疗动作。器械等物的导引法所治疗疾患可分2类,即6种疾病和8种症状,确定了该治疗法是以治疗慢性病为主。通过动作复原图和西汉马王堆的帛画《导引图》比较,明确了长期以来对木杖、木鞠的判断错误等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973—1984年,中国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两千年前的竹简《引书》、《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帛画《导引图》。对于这些文物中的健康导引术的分类及各式名称的先行研究大多还处于言及水平。运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对于这些导引式名称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探明了西汉初期对导引式命名的特征及内在关系,为丰富中国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文献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2 200年前的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徒手治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观介绍,确定43式治疗导引法中有29式徒手治疗导引法.将29式抽出研究,制成了93幅复原图.通过对复原图进行分析,明确了徒手治疗法由仰卧姿势、按摩手法、呼吸的意念、他人帮助等方法构成.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术式多规定了治疗动作的次数、强度、范围,而且已经开始了中医手段与导引动作的并用治疗法.徒手治疗导引法还重视疾病的预防.通过复原动作图和西汉马王推的帛画<导引图>比较来看,虽有同式名的动作,但动作不同,确定二者是同类导引法,但不是同一动作的导引法.  相似文献   

8.
韦公远 《武当》2008,(2):46-46
1973年,我国中部湖南省长沙出土了轰动世界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墓中有一件彩色帛画——《导引图》(长140厘米,宽100厘米,高50厘米),其上有44个各种人物在练不同的功法。这是中国古导引法的精华写实。  相似文献   

9.
张健 《集邮博览》2010,(2):51-53
在整个展场中,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可以称得上是最金贵的国宝了,因为它是整个展览中唯一禁止拍照的文物。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画幅成T形,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图10)。帛画描绘了秦汉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思想,构思独特,奇幻瑰丽。它的主题是:墓主西汉初年一位贵妇人(即我们所  相似文献   

10.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重视体育养生,中年以后坚持练习气功和自我按摩。他对祖国医学也有研究,后人曾把他与沈括所搜集的医方等合编为《苏沈良方》,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气功导引养生方。 在有关气功养生保健方面,苏轼所撰写的《养生诀》、《养生颂》等篇章,流传较广。他在青年时代所写的政论文章《策别·教战守》  相似文献   

11.
冯忠莲(1918-2001年)是新中国古画临摹复制和木版水印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她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西汉帛画》等作品均成为国家重要文物,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冯忠莲又是国画大师陈少梅先生的夫人和学生,辅仁大学美术系高才生,绘画功底深厚。她生前长期在荣宝斋、故宫工作,晚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她淡泊名利,甘当无名英雄,为传承祖国古老文化献出了艺术黄金时代以至终生。今年是冯忠莲女士诞辰九十周年,本刊特发表此文,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女画家、古画临摹专家。  相似文献   

12.
从导引图与养生功法的流变探研中国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方法探研导引图与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发现马王堆导引图功法涵盖后世所有养生功法类型;马王堆导引图功法为后世养生功法的原型,具有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这一中国养生体系所代表的共同健身本质就是调神、理气、正形。  相似文献   

13.
“五离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术,它内外兼练.体用兼备,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而创编的。据考证,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模仿鸟兽运动之形来健身治病。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内的帛画导引图有一些动作就是模仿动物的形冠和姿势的。后来,华佗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创编了《五禽戏》。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乐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  相似文献   

14.
马王堆汉墓帛画,既有现实生活的描绘,又有大量的神话故事。T136《马王堆汉墓帛画》小型张记录了它那精湛的艺术和内容丰富的古代神话资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关于体育史学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需要专家和学者们去研究探讨。如:“体育的概念”、“体育史的分期”、“人物的评价”以及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的认识均未统一,这对写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国体育史》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我相信,只要我们谨遵“双百”方针,不断地对上述诸问题进行认真而严肃的研究探讨,分歧的认识会逐一解决,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体育史》,也定然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为达上述目的,我想仅就近代体育史中有关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谈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导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一种自觉活动。秦汉时期,出现了(《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有关导引方面的专,可惜书早已失传。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导引图》,彩图中描绘了不同年岁的男女体操动作44个,旁边还附有简单的字说明。图上男女数量大致各半,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史料。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一部(《引书》为对导引术的解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内功图说》是清朝末年的一部养生著作。书中收录了“十二段锦”、“易筋经”、“分行外功诀”等导引术势。关于这本书的作者,体育史学界一般认为是清代人王祖源。如《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42页中写道:“……王祖源之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文史》杂志1992年第4期中刊载一篇《导引强身要籍——<赤风髓>》的文章。作者韩丹在文中概括地介绍了《赤风髓》的成书情况及其内容;并着重指出该书第二卷为其“精华之所在”读后受益匪浅。 我也是个古代养生方术的爱好者,也曾涉猎过一些养生古籍。但因才疏学浅,又缺乏气功锻炼的实践;对其中诸多功法,读之茫  相似文献   

19.
气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古典医书中都对气功作了精辟的论述。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导引图,对气功不仅做了文字说明,而且还有示范详图。自古至今,大量的治病、养生实践证明气功可以强身,而且被列为武术中的训练项目。那么,气功能否为举重训练服务呢?特别是在训练量及强度大大提高、比赛争夺更加激烈的今天,国际上已开展了“超觉静坐技术”和一些类似气功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20.
陈奎 《精武》2010,(8):13-13
健身气功是我国国粹,一种以强身健体为主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便发现有很多动作与今日的健身气功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