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性和自然是哈代小说的主要构成。从性格与环境的相互和谐到抵牾、冲突进而对灵性、自我意识的极度张扬,她们与自然的张弛关系也反映了内心的灵魂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哈代的短篇小说秉承其长篇小说中一贯的主题:关注和审视女性的悲剧命运,并对她们的悲剧命运寄于深刻的同情。本文从哈代的短篇集《生活的小讽刺》、《威赛克斯故事》出发,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女性自身性格中的弱点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哈代短篇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哈代的女性观透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剖析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化心态是女性主义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章运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发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尽管哈代是一位女性的同情和道德的宽容,但由于他自身性别立场的限制,其作品中依然存在着传统的男权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及《无名的裘德》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小说均直接或间接以女性为主角,而且这些女性均个性鲜明,在西方文坛独树一帜。分析她们的形象,能够让我们准确探明作为男性作家——一代文豪托马斯·哈代是如何看待女性的,这对理解其作品精髓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的着眼点正是如此,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哈代和张爱玲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作家,虽然二者的国别、种族、生活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但都对女性的生存境遇极为关注,都把对女性的深切同情诉诸笔端,都借助其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从情爱意识、自主意识等方面表现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后半期,哈代以艺术的形式探讨了对传统基督教进行改造的问题,认为基督教应该别除对上帝的神秘主义阐释,重视理性在宗教信仰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上帝即爱,此与西方启蒙运动哲学中的自然宗教思想暗合。哈代的宗教观是一种倡导人性完美的哲学,体现了其作为理想主义者的社会进化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后半期,哈代以艺术的形式探讨了对传统基督教进行改造的问题,认为基督教应该别除对上帝的神秘主义阐释,重视理性在宗教信仰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上帝即爱,此与西方启蒙运动哲学中的自然宗教思想暗合。哈代的宗教观是一种倡导人性完美的哲学,体现了其作为理想主义者的社会进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小说创作。20世纪初,哈代以成熟的诗人身份出现于英国文坛,并为后人留下了918首诗作。哈代的诗歌既不是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也不像现代派诗人那样走极端,而是兼有这两种风格特征.可以说,哈代是从维多利亚时代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诗人,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本文拟就从哈代诗歌的形式,主题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作一粗浅分析,通过对哈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色彩的探讨,表明哈代作为诗人的现代性一面。  相似文献   

11.
哈代幽默     
幽默蕴涵于喜剧 ,但不同于喜剧。哈代的作品其喜剧色彩让人感到惧怕。他从心底里产生的幽默让人彻底地意识到被震摄和折服 ,他的那些令人不安的 ,难以预料的深刻尖锐的幽默 ,直接联系着他对世界的看法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张建刚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34-36,50
哈代的宗教观是极其复杂矛盾的,一方面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宣扬了博爱、原罪、救赎等基督教义,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极端叛逆的异教徒,深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进化向善论等异教思想的影响,猛烈地批判了基督宗教,塑造了一个个异教徒,通过他们的悲剧生活控诉了教会的陈腐和基督教思想对人性的压抑。  相似文献   

13.
关于她们关于她们,那群女孩,其实她们已经不小了,用女孩来称呼她们好像有点不恰当。但我找不到比这更接近的词语了,所以就凑合着用吧。关于她们,关于她们的青春,真的有许多感慨。每天晚上,她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谈论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比如爱情。某个时  相似文献   

14.
哈代既深受古西腊古罗马文化的侵润熏陶,又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叔本华意志论等思想学说的影响,从而具有了异教徒的叛逆思想。哈代的异教徒情结首先表现在对上帝的仁慈对正义提出了质疑,进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本质;其次表现在对古西腊古罗马文化的喜爱和肯定;最后,哈代作为一个进化向善论者,宣告了上帝之死。  相似文献   

15.
论哈代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玛斯·哈代高超地运用史诗结构 ,并把结构和表现形式紧密相连 ,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他的幻想小说充溢着悲观和幻想 ,拓宽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 ;作品中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是一个完整的悲剧系统 ,小说几乎把一切都带入到一个严酷悲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哈代主要小说的婚恋情节,可以发现哈代的婚恋观从对传统的威塞克斯爱情婚姻生活的赞美到对维多利亚时期婚姻观念的猛烈抨击经历了三个阶段性的变化。哈代婚恋观的这种阶段性变化与哈代的个人经历以及哈代所处时代的社会变革是紧密联系的。理解哈代婚恋观的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加深对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认识和对他的小说作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韩晓敏 《文教资料》2012,(10):18-19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托马斯.哈代的名作《无名的裘德》中淑.布里迪赫德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这些行为与心理变化折射出淑作为一个早期女性主义者的特征。而通过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索,也可以逐步推论出女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8.
海的故事     
她和她,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她们在海边相遇,她们把对方视为知己。她不知道她的出身,她也不知道她的家庭背景,但她们就是这样地成为了好友。她们都很喜欢蔚蓝的大海,经常相约到海边玩耍、聊天。涛声朗朗的大海,无边无际的大海见证了她们的友谊。但是,命运似乎就是那么爱捉弄人。让她们在海边相遇,又令她们因海而阴阳相隔。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1840—1928)在狄更斯即将走完创作道路的时候,继往开来,跨越并且连接了两个文化时代.把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如卢那察尔斯基说的那样:“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耸立着伟大英国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的忧郁形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托马斯··哈代生活的特殊历史时期及其创作的作品人物的分析,揭示了托马斯·哈代的悲剧宿命论.哈代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他同情弱者,但因其所处的时代及所受教育及宗教思想的影响,对社会的不公却又无能为力,不能从根本上去加以解决,故而使得其作品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把人的命运归结于冥冥之中某种特殊的偶然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