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松时刻     
左右分开老师出了一道题:8 2=?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皮皮回答:“等于0!”老师说:“怎么会呢?”皮皮解释:“上下分开!”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老师:“哦?”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相似文献   

2.
邵红 《四川教育》2004,(1):44-45
【案例一】出示句子: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师:“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小手举了起来,有的嘴里还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生1:老师,我知道焰火是五颜六色的。生2:五颜六色就是很美丽。……(老师的表情显得很着急,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说“五颜六色就是指颜色很多”。显然,学生的回答老师并不满意,最后老师自己把“答案”说了出来)【案例二】生1:老师,我不知道“秋色宜人”是什么意思?(有几个小朋友举起了手)生2:老师,我知道秋色就是秋天的景色,宜人就是很吸引人。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秋天的景色很吸引人。(…  相似文献   

3.
爆笑校园     
区别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张三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分担痛苦老师问学生:“怎么解释‘与人分担痛苦,会使痛苦减半’呢?”小伦回答说:“如果我爸爸揍我,我就揍他的猫!”长相老师布置了一道题:请用四个字概括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本教案着重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引入新课。出示两个饼的图片,问:“这里有几个饼?”添上一个饼的图片,问:“现在是几个饼?”把图片全部取下,问:“这里还剩几个饼?”学生答后,教师小结:像0、1、2、……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整数。例如,把8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饼,这个“4”就是整数。如果把1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饼呢?(稍停)它既不是1个饼,也不是0个饼,也就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饼)想吃吗?生:想吃。师:很遗憾,虽然老师今天不能发给大家饼,但是老师可以教给大家烙饼的方法,学会了烙饼方法,要吃饼就容易多了,想学吗?生:想。二、诠释思想,体验“优化”1.烙1张、2张饼,感知简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有这样一道试题:甲数是6,比乙数多1/6,乙数是多少?老师的本意是想通过这道题考一考学生的分数知识和运算能力,然而学生的答案却有两种:一是乙数等于6÷(1+(1/6));一是乙数等于6-(1/6)。这两个  相似文献   

7.
盛伟华 《师道》2003,(12):26-26
今天学生学习的是分数乘法。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节学习新内容的课。上课伊始,我放弃了课本上的例题,在黑板写上与自己生活经历有关的一道习题:老师昨晚去华润超市买了六盒光明酸奶,已知每盒酸奶标价5/4元,请问盛老师买酸奶共付出多少元?学生看了题目都兴趣大增,感觉自己似乎就是那超市售货员。思考了一会儿,学生顾说:“这道题就是求六个5/4元是多少,只要用乘法,即5/4×6就可以了。”学生斌紧接着说:“也可以列式成6×5/4。”这时,副班长帆眨着狡黠的眼神回答说:“也可以这样列式,5/4 5/4 5/4 5/4 5/4 5/4。”并解释说这种方法最简单,是不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讨论课     
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例三个人平均分一包糖,每人吃6块以后,三人剩下的总块数与每人开始分得的一样多,这包糖原来有多少块?梁老师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过了一会儿,甲同学说:“既然三人剩下的总块数与每人开始分得的一样多,那么三人吃去的总块数就等于两人开始分得的总块数。已知每人吃6块,只要用三人吃的总数除以2即是每人开始分得的块数,再乘以3得到总块数。列式6×3÷2×3=27(块)。”乙说:“如果把每人分得的看作单位‘1’,那么每人剩下的便是13,每人吃去的6块占他分得块数的23。这样6÷2=3(块),就是他开始分得的13,…  相似文献   

9.
一次去农村的中心小学进行督导检查,其中听了两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现特就此进行如下的介绍和评析。案例一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妈妈买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三兄弟吃。猴妈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大兄弟灵灵其中的1块。二兄弟聪聪却吵着要吃2块,猴妈妈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巧设妙引,揭示优化课件出示:1.如果每个小朋友吃3块饼干(见下表),共吃多少块饼干?2.做一张饼,两面都要烙,每烙熟一面用时1分钟(见下表),共需多少时间?(学生很快抢答完以上两题,情绪非常高涨。)3.一个平底锅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每张饼两面都要烙,每烙熟一面用时1分钟,分别烙1、2、3……张饼,至少用时多少?请填表。(学生在前面两题定势思维的影响下,不假思索很快答出。)师:请大家观察比较第2、3小题,第3题多了什么条件?生:多了“一个平底锅,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生:2张饼可以一齐烙,所以烙2张饼至少用时2分钟。生:烙4张饼至少用时4…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叫“一加一不等于二”。上课了,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1=()?”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1+1=2。”老师听了,微笑着说:“其实,有的时候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说着,老师拿来3个烧杯和两支同样大小的玻璃试管。一个烧杯是空的,一个烧杯里装的是水,还有一个烧杯里装的是酒精。老师首先把水倒入一支试管,把酒精倒入另一支试管,倒得很满,都快溢出来了。然后,老师把两支试管里装的水和酒精都放入空的烧杯里,混合了一下,又把水和酒精的混合液分别倒回原来那两支试管中,烧杯里的混合液都倒完了,而两支试…  相似文献   

12.
结束无聊     
从前有一个老牧师,很喜欢吃一种饼,所以他常预备一些在他家里,但是他很自私又贪婪,除了他自己以外,他不准任何人吃这种饼。这牧师有一个儿子,牧师为了在外出的时候,不让儿子拿饼吃,就告诉他说:“饼里含有一种危险的毒物,如果吃了,就会死去。”一天,牧师外出了,儿子找到抽屉里的饼,拿出来全吃光了。牧师回家,发现饼没了,就对儿子怒骂道:“我外出的时候,你为什么吃了那些饼呢?”儿子回答说:“我很抱歉,但是你外出的时候,我觉得很寂寞又不快乐,于是把它吃光了想自杀的。”结束无聊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上,老师给小约翰出了一道分数题:“约翰,假设你妈妈为你们全家做了最喜欢吃的桃子馅饼,坐在饭桌旁的有10个人,你妈妈,你爸爸,还有8个孩子,那么,你能得到其中几分之几的馅饼呢?”“九分之一,老师。”约翰立刻回答道。“不对,约翰,专心点。”老师说道,“你们总共有10个人  相似文献   

14.
在简易方程教学中,有这祥一道题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判断“X=10”这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对于这个简得不能再简的式子,学生却感到为难了,自然也免不了一番争议,有的说:“这哪算什么方程,X等于多少不早就知道了吗?”有的说,这是方程,但总感到不踏实,说不清原因。学生们都把信任的目光投向老师,急切地希望得到老师的回答。我从方程的概念出发,设了三个问题:①什么叫方程?②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③X=10具备不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这样,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通过比较、思考,学生就能很清晰地得到结论。X=10是  相似文献   

15.
岸上的青蛙     
岸上有5只青蛙,它们面对的池塘很美、很诱人,绿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飘香的莲子。这时,其中有4只青蛙准备跳进池塘美美地畅游一番。请问,岸上还有几只青蛙?这是我读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出的一道题。“1只。”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是1只吗?”老师问。“1只!”我们再次肯定地  相似文献   

16.
快乐100分     
解释奇迹 老师在解释“奇迹”一词时,举了一例:一人失足从八楼跌下,竟毫发未损。他希望学生说出“奇迹”两个字。 甲同学回答:“这是他幸运。” 老师很失望,于是又说:“此人爬上八楼后,不小心又跌下来,还是没受伤,这是什么原因呢?” 乙同学回答:“这是偶然。” 老师心里十分窝火,只得又说:  相似文献   

17.
幽默     
进餐午饭,爸爸给儿子一块大鱼籽曰:“孩子,你吃了这块鱼籽等于吃了一船鱼。”晚餐,儿子给爸爸盛了一碗米饭说:"爸爸,你吃了这碗米饭等于吃了一垛干草。逛公园老师带小朋友逛公园,红红跑到前面:"老师,我给小朋友带路。" "为什么?"老师问。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鼓励猜想1.故事引入。教师讲“猴王分饼”的故事。犤猴山上的小猴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小猴乙两块  相似文献   

19.
解趣题     
龚扬 《小朋友》2004,(10):2004
今天,上数学兴趣班时,李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25,要求在方框里填上连续的自然数,使算式成立。同学们看后,都在认真地思考。我很快就想到了解题的办法,马上举手回答说:“如果先把1、2、3、4、5这五个连续的自然数填上去,和是15,再用25—15=10,再将10除以以5等于2,然后将以上5个自然数分别加上2,则这五个自然数就变成文3、4、5、6、7,这五个自然数的和就是25了。”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断片断一故事导入:猴妈妈买了三个同样大的饼分给3只小猴吃。猴妈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给了第一只小猴其中的1块。第二只小猴看到了却吵着要吃2块,猴妈妈就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第二只小猴其中的2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吃,非要吃4块不可。猴妈妈就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第三只小猴其中的4块。师:故事听到这儿,有个问题考考大家:三只小猴中,谁分到的饼最多呢?生1:第一只小猴多。生2:第二只小猴多。生3:三只小猴分到的饼一样多。师:到底谁分到的饼最多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学具去寻找答案。(学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